熱血小說網 > 霸王! > 第六十一章吳郡太守
  驟然聽聞陳寶所言,張纮大喜,說道:“吳郡都尉乃是君侯故吏,其起兵驅逐吳郡太守,許貢棄城而走,整個吳郡北部將盡為將軍所有!”

  陳寶連連點頭,說道:“是阿,是啊。聽聞姊夫起兵,吳郡都尉便將姊夫母親和妻子、幼弟都從曲阿接到了錢唐庇護,以免被劉繇加害。待姊夫攻入曲阿,其便斷言姊夫必能奮寡擊眾,大獲全勝。果斷起兵相助,向吳郡進攻。”

  “在擊敗許貢之后,更是直趨郡治,代行太守事,幫姊夫穩定吳郡。”

  孫策淡笑著點了點頭,這也是為什么孫策要自領會稽太守——因為丹陽太守、吳郡太守都有人了啊!

  朱治既是孫家故吏,又對孫家有大恩,更直接以吳郡郡尉身份起兵,擊敗了吳郡太守許貢,幫孫策平定江東。

  這么多恩德和功績累積起來,論功行賞,給朱治吳郡太守之職,怎么也不算過分。

  這是可以直接拉攏進自己麾下的勢力,孫策再怎么蠢,也不會跟朱治自相殘殺。

  不過朱治的這個吳郡太守跟周尚那個丹陽太守,雖然地位相當,但性質卻完全不同。

  主要是因為孫策勢力已然轉盛,大軍云集,氣吞萬里如虎。兵入吳郡,所有勢力都要或降或死。

  朱治作為吳郡太守,也要面臨相同的抉擇,是要臣服于孫策,還是對抗到底?

  在這種局勢下,他一旅孤軍,只能向孫策臣服。

  當然了,這只是最冰冷殘酷的規則。事實上,雙方之間有太多的恩情和關系,不可能用這么赤裸的利益直面彼此。

  就比如,孫策會非常尊重他這位吳郡太守,甚至為了安其心,連他的軍隊都不會染指。

  而朱治作為孫家故吏,亦會尊孫策為主,幫其站穩江東,按孫策一切命令開展政務。

  雙方會完全按照君臣一般相處,孫策為江東之主,他是孫策手下一名普通太守,幫孫策治理一郡,推行孫策的政治理念。甚至縣令的任免權都如朝廷一般,決于中央,而非由郡守任命。

  孫策心胸很廣,自己將來不可能只有吳郡、會稽兩地,會有江東六郡,甚至淮南十余郡,只要把朱治當作自己部下一名治郡一方的太守,雙方會非常融洽。

  而朱治的這支部隊,正是孫策此前曾經說過的,自己進軍吳郡,不只會遭遇抵抗,亦會有強軍相助。

  如今自己在吳郡郡尉的支持下,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吳郡,擺在眼前的就是如何穩定吳郡,籠絡人心了。

  所以孫策對張纮說道:“君此前曾經建策,發布檄文,安穩人心。如今收效甚佳,豪強皆停留鄉里,尚未聚兵進入城池,與我對抗。此時吳郡都尉進入郡治,代行太守事,可謂舉郡而入我麾下。我打算趁此良機率軍直趨吳縣,在局勢驚變之中,豪強尚未決斷之時,召集眾人,布告統治,安穩人心。”

  張纮面色凝重,說道:“如今時危勢亂,將軍奮神武天資,趨兵兼進,的確能收快刀斬亂麻之效。只是將軍想好了該如何收人之心?”

  孫策自信的點頭,劉表單騎入荊州尚且能穩固下整個荊襄九郡。自己親提上萬大軍直入吳郡,難道還能弱于劉表?

  收人之心,最關鍵不過的就是政治治理了。而關于治理江東的手段,孫策已經有了完整構思。

  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理念有別于漢室,孫策甚至沒有跟任何人談過。

  為了展示自己決心,孫策對陳寶說道:“小寶,我交付給你一個重任。”

  陳寶立即開心的笑著拍了拍自己胸脯:“姊夫,你放心吧,我保證不負重托。”

  孫策笑著激勵道:“好,有雄心壯志,將來能為我獨當一面。你現在就先獨擋大任,率部南下,去將我母親和妻子、幼弟全接到吳縣。”

  陳寶瞪大眼睛,問道:“姊夫,直接接到吳縣?”

  孫策鄭重點頭:“直接去吳縣。以重任行危途,必須言行相顧,豈能患得患失。我將家眷接到吳縣,才能昭示我必穩據江東之志,讓豪強不生二心,安穩生產。”

  孫策已然堅定決心,所有人便只能聽令而行。

  在其意志下,三軍皆雷厲風行的付諸行動,足足上萬步騎舍棄一切輜重,倍道兼進,直驅吳郡。

  步兵主力由徐琨、吳景分別統帥,南下沿太湖一路向東南進軍。而孫策則親自統帥上千名鐵騎,輕裝疾行,采道毗陵、無錫,只用了兩天時間便直接進入吳縣。

  孫策之所以行動這么迅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打豪強一個措手不及,在他們還沒有理清形勢之前,穩住他們。

  吳郡雖然是孫策家鄉,但以最樂觀的估計,支持他和抵抗他的豪強也有一半對一半的比例。

  僅是史上有名的宗帥就有王晟、嚴白虎、許昭、鄒他、錢銅等一系列豪杰,各聚眾萬馀或數千,據險守要,割據一方。

  整個吳郡才多少人?他們拉走這么多叛軍,孫策還怎么發展生產。

  所以孫策必須在他們決定起兵對抗之前,先穩住一部分人。

  這一千騎兵,基本上就是孫策能在江南地區找到的絕大部分戰馬了,再往南就算掃平了所有割據諸侯估計也難再獲幾百匹馬。

  這一次孫策把所有家底都押上,效果可謂十分驚艷。

  上千鐵騎如神兵天降,驟然出現在了吳縣境內,整個郡府從長吏到豪杰都大吃一驚。

  蔣欽跟在孫策身旁,駐兵在吳縣城池前,看著一片混亂的城防,面帶欣喜,問道:“將軍,守軍猝不及防,我們不趁勢奪城嗎?”

  孫策淡笑著說道:“為什么要奪?你沒看見守軍正慌張失措,不知道該不該關城門?”

  蔣欽臉上笑意更盛,這的確是一件喜事啊。說明吳郡守軍都心向孫郎,不用長吏吩咐,他們內心亦認同應該迎孫郎入城。

  而隨著孫策鐵騎列陣城外,巍然不動,很快城墻前的守軍也逐漸心安下來,非但城門沒有關閉,守軍還在安撫百姓,恢復城門前的出入秩序。

  只有一名名游俠,匆匆忙忙跑向各處宅院,向各豪門大戶匯報訊息去了。

  而很快行吳郡太守事的朱治便率領著城內數十名長吏出城三里,親自抵達孫策面前,迎孫策入城。

  朱治是孫堅故吏,年紀比程普還要大一些,如今已經三十九歲,在這個三十歲就能自稱老夫的年代,他已經可以算是有長者之風。

  他穿著黑色袍服,腰間佩戴著極其尊貴的青綬銀印,有一種高貴儒雅之風。但對孫策他卻極為禮重,見到孫策之后率先拱手,以示孫策之尊位。

  “治拜見將軍,代吳郡父老,恭迎將軍王師。”

  孫策立即扶起朱治,說道:“朱公行太守事,深得人望。我平定吳郡,還需朱公代為治理,助我穩定江東。”

  朱治起身,看向雄姿英發的孫策,由衷嘆道:“君侯后繼有人啊!將軍以孤童子,敝兵千馀渡江轉斗,一舉而遂收江東,為霸業之基。實在是少年英萬,勇銳無前,一時豪杰之士!”

  孫策笑著說道:“能馬上打天下,可不能馬上治天下。我治江東還需仰仗朱公鼎力相助。”

  朱治亦笑了起來,孫策總是有種天生的爽朗魅力,能將彼此之間關系迅速拉近。于是朱治笑著說道:“敢不從命?不知老夫能于何處為將軍效力?”

  孫策立即對身后陳武一揮手,說道:“你帶兵駐扎在城外。我只帶芮公、蔣欽等數十人入城,還請朱公以名望擔保,為我設宴邀請城內諸位豪杰。”

  朱治這幾年一直擔任吳郡都尉,在吳郡境內是頗有威望的,他入吳縣行太守事,地方豪強都并沒有太畏懼,更不擔憂他會大開殺戒。

  所以孫策沒有帶大軍入城的情況下,朱治邀請他們赴宴的情況下,他們會給朱治面子。

  畢竟,要是拒絕前來,直接惡了關系,那可就真的要面對孫策在城外這一千鐵騎了。

  孫策大軍來的太快,豪強們大多猝不及防,部曲都沒有征召,他們哪怕是為了拖延時間,也不會直接交惡的。

  而為了緩和雙方關系,孫策還帶了前任的吳郡太守芮祉。

  兩任吳郡太守,在吳郡都所在有聲,他們以名望相召,豪強不會太驚懼。

  吳縣是郡治所在之地,有縣衙也有郡府。進入城池之后,朱治便領孫策等人進入郡府,并力請孫策上座于主位之上,他自己坐在右下席案首位,以示君臣之份。

  入座之后,朱治開口贊道:“將軍孤身親赴縣城,而非在軍營之中設宴,召集吳郡豪杰。此舉必然大安吳郡士人之心,將得人擁護,使豪杰云集而至。”

  孫策已經脫下了甲胄,只身穿一襲素色錦袍,更顯得英氣高貴,他從容淡笑,說道:“這皆是朱公得人望之故。”

  對孫策而言,在朱治營中還是在自己營中沒有任何區別。他相信朱治忠誠,就像信任程普、黃蓋等人。難道孫策帶著數十名親衛到程普營中還會擔驚受怕?

  他從容不迫,侃侃而談,令朱治更加贊嘆。

  兩人交談不久,便有豪杰率先抵達。

  但讓朱治驚訝的是,來的竟然是一個孩子,吳縣大族陸氏的嫡子陸績!

  這是與孫策有世仇的家族!

  廬江之戰,陸康率領百余名陸氏族人抵抗孫策進攻,超過半數死在了孫策大軍刀鋒之下。

  雙方血海深仇,陸氏居然第一個派出族人前來赴宴。

  而孫策則沒有朱治這么小瞧眼前這個孩子,因為他可是知道就是這個小家伙,在歷史上語驚四座,對著自己狠刷了一波聲望。

  當時孫策在吳設宴,將張昭、張纮、秦松奉為上賓,共論當今亂世,四海未泰,須當用武治而平之。

  當時陸績因年少,所以坐在最后面,于是他遙為大聲說:“當年管夷吾在齊桓公麾下任相,九次聚合諸侯,一統天下,不用兵車。孔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如今宴會上高坐諸君不務道德懷取之術,而惟尚武,我陸績雖是年幼無知的蒙童,但也不能安心啊。”

  這番話語驚四座,滿堂諸卿,無不對其驚異不已。

  而且陸績雖小,但才學十分豐富。歷史上與顧邵齊名,被譽為才干遠超陸遜。東吳老臣虞翻、荊襄名士龐統雖然年紀都比他大許多,但皆與他關系友善。

  所以孫策對陸績也十分看重,沒有因為他是個孩子便輕視他,而是將他當作成年之人交談,平輩相交。

  在他行禮之后,問道:“我與你們陸氏有舊怨,你為何反倒率先而至,前來赴宴?”

  陸績拱手,鄭重的答道:“我陸氏與將軍昔日為公戰,不為私仇。鯀治水無狀,舜殺其父而用其子,繼續以鯀之子禹治水,乃平水患。”

  “章邯昔日襲殺項梁,霸王項籍尚且能封其為王,遂入關滅秦。”

  “如今圣王不作,諸侯放恣,正是將軍治亂濟難之時。將軍有霸王之名,我陸氏率先而來,豈不更顯坦蕩,顯著一方?如此,有我陸氏在,則郡中豪強,則無憂矣。”

  朱治驚詫不已的看著眼前滴水不漏的陸績,有些不敢相信這一切居然出自蒙童之口。

  而孫策也笑了起來,沒想到啊,自己已經很重視他了,還是被他借機立了一波名聲。

  這大概也是陸氏的智慧,把自己樹成一個典型標志。

  孫氏與陸氏越是有舊怨,他們越要率先而來,站在孫策面前。

  如果孫策連陸氏都不為難,就更不會侵擾其他豪強大族了。

  這個標榜一旦立起來,孫策還真就不太好殺戮他們陸氏了。

  而很顯然,陸氏也不想與孫策為敵,畢竟廬江之戰,陸氏孫氏慘重,族內人丁凋零,只剩下了寥寥幾十人。

  這些人聚集在鄉里之中,還湊不齊一里八十戶。怎么跟孫策麾下上萬大軍對抗?

  如今孫策占據了吳郡,他們寥寥幾十名族人,只想休養生息,并不想再臨刀兵。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