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神婿韓三千蘇迎夏 > 第434章 蘇翰的核聚變設想
  穀順安道:“蘇總!其實我並不是反對您說的Q值超過五十的設想,但我認為以現在全球在核聚變領域的技術積累,隻怕短時間內,很難做到。

  核聚變從提出到現在一百年了,也不過達到現在的成績。想要有所提升,我認為已經不是技術上的問題了,應該是材料和底層構架的問題了。

  除非我們能在底層構架上有顛覆性的創新!

  不然隻怕很難超過現在的成績。”

  羅達道:“穀副工說的我也同意。我認為咱們應該在星龍六號裝置上繼續優化下去。如果咱們能在能耗或者熱轉換效率上有所提升,那麼達到二十以上Q值也不是不可能的。其實從核聚變的底層設計考慮,隻要生產出的能量,比消耗的要小,這就已經是成功的核聚變了。所以我也認為現在咱們應該更加務實一點!..

  不要糾結於Q值的大小。

  關鍵還是要看功率!

  如果我們能製作出更大的核聚變裝置,那麼未來就算在功率上挑戰三峽電站,也不是不可能的。大家說是吧!”

  “我同意!聚變發電關鍵還是發電。隻要聚變堆的提醒足夠大,Q值哪怕小一點,我認為也沒什麼問題。咱們現在應該製造一臺更大的星龍裝置才對。”

  “我也是這麼看的!”

  “還有我!”眾人聞言也是紛紛點頭支持。

  誰也不是傻瓜。

  核聚變現在已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體係。

  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全身。

  除非有全新的核聚變路線。

  不然很難有大的提升。

  更何況是提升到五十這種不可思議的高度。

  與其放在這種虛無縹緲的目標上。

  不如務實一點製造一臺足夠大,甚至可以挑戰ITER的聚變堆更為重要。

  蘇翰道:“你們說的我不反對!但你們的目標和我並不一樣。其實我從一開始涉足核聚變領域的時候就為自己製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必須完成Q值五十以上核聚變裝置。而且對於核聚變我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就是穩定輸出。

  現在絕大的多數的技術,包括我們的星龍裝置,是沒有辦法完成穩定輸出的。

  中子溢出造成內壁材料嬗變,位置幾乎是不可控的,有了問題就要停機檢查,更換內壁。

  就算機器人不怕內壁輻射,但替換下來的有輻射的材料又要怎麼解決呢!

  就算勉強建成了實驗堆。

  一年能有四分之一時間在工作已經是不錯了。

  扣去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燃料成本、材料成本。

  這種核聚變就真是我們想要的且成功的核聚變?”

  眾人聞言都沉默了下來!

  不得不說現在核聚變麵臨的問題還有一大堆。

  就算按照現有思路也製造出了聚變裝置。

  想要長期穩定運行。

  難度也是難比登天。

  起碼和有效穩定的聚變概念,還相去甚遠。

  蘇翰道:“按照現在的標準。一個500MWh的聚變堆,能年產十億度電就頂天了。這還不包括維護其係統,付出的海量人力物力。去掉了這些維護成本,所謂的成功的核聚變,最後甚至都能夠倒貼錢!

  這種水平的核聚變怎麼可能叫成功的核聚變呢?

  在我看來成功的核聚變,應該是那種用極低的人力成本和原物料成本,且可以長時間穩態運行的核聚變。

  不能長時間穩定運行的核聚變技術,都不叫成功的核聚變技術。

  如果我們現在停下了研發的腳步,止步不前,那麼之前我們積累的經驗和創新動力,很快會付諸東流。

  我們現在所謂的成功,依舊是建立在以前陳舊,僵化的核聚變技術基礎之上的。

  這種所謂的進步也好意思叫進步?

  既然我們已經在六種核聚變路線上都有了不錯的成績!為什麼就不能嚐試第七條?第八條?最後走出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技術路線呢?

  改變是一個時代的前提是改變,而不是墨守成規。”

  眾人聞言互相看了看都沉默了下來。

  雖然眾人也承認蘇翰說的對。

  但問題是這種事情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關鍵是沒有研發方向才是真格的。

  畢竟能夠測試的路線,他們已經都測試過了。

  穀順安道:“蘇總!您在核聚變領域的天分,比我們都要高的多,不知道您對核聚變下一階段的發展,有沒有什麼設想沒有?”

  其實眾人這會都知道了。

  蘇翰在核聚變領域內的水平要遠超他們。

  因為星龍六號裝置就是蘇翰親自帶隊設計的。

  既然蘇翰現在還堅持完成全新的聚變裝置。

  那就是說蘇翰應該有了自己的想法才對。

  不然也不可能這麼執著於想要達到更新的聚變裝置。

  蘇翰道:“我當然有我的設想了。我設想的可控核聚變!第一,是能夠長時間穩態運行。起碼每年檢修的時間,應該不超過運行時間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少。”

  眾人聽到這都是心頭一驚!

  這豈不是代表運行十一個月。

  檢修一個多月嗎!

  如果能達到這個標準。

  一年下來的有效發電時間絕對是驚人的。

  但問題這不可能吧!

  因為氘氚聚變是有中子逸出的。

  而且這種逸出是完全不可控的。

  隻要內壁嬗變就要更換檢修,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長期穩態運行的聚變裝置。

  蘇翰道:“第二、這個裝置聚變的時候,應該是綠色無汙染,並且不會引起內壁包層嬗變。裝置內壁能夠維持穩定運行,無維護,無輻射。相信不用說你們也知道了。這個聚變裝置起碼應該能夠引發氘和氦三聚變水平。”

  羅達聞言急忙道:“可氘和氦三聚變需要很高的溫度吧!可能要十幾億,甚至二十幾億度。”

  眾人聞言也是紛紛點頭。

  誰都知道氘和氦三聚變更加綠色無汙染。

  但問題是引發氘和氦三聚變反應截麵更小。

  所以溫度門檻更高。

  眼下唯一能做到這種高溫的就是球形裝置。

  但問題是球形裝置控製力低下,穩定性太差,根本不適合作為可控核聚變的發展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