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 > 第二百一十九章 找上門的發財機會
  對王滿銀而言,野鴨蛋只是意外之喜。

  查看過后,他又進入蝎子池忙乎。

  剛走兩步,就驚起不少蚱蜢幼蟲。在黃土高原野外自然環境下,蚱蜢一年可以繁殖兩次。

  不過它們在空間里顯然不是這樣,一年最少三次,正好給空間里蝎子們提供充足的食物。

  當然,那些野雞土雞也受益不少,畢竟蝗蟲長翅膀會到處飛的。

  等走到石頭堆旁,王滿銀揭開一塊條石,就看到下方有幾只蝎子張牙舞爪的逃竄著。

  他眼疾手快,轉瞬用細木棍夾起一只,順利放入罐頭瓶內。

  接著,開始捉第二只……

  隨著石塊不斷被揭開,罐子里的蝎子迅速增多。

  差不多半個小時功夫,王滿銀輕松捉兩百多只。這些已經足夠……現在蝎子剛從土縫里鉆出來沒多久,所以自己不能讓數量過于夸張了。

  等他捧著瓦罐打算離開時,突然停下腳步,望著眼前這片郁郁蔥蔥的紅薯地。去年春末夏初時,為養殖蝎子,王滿銀特意開辟了一片區域移栽紅薯秧。

  算下來,這片紅薯秧已經差不多生長有一年時間了。

  在外邊,春紅薯從種到收差不多要六七個月,而夏紅薯只要四個月就有收獲。

  至于空間里邊的,生長周期更短,只要三個月就可以刨著吃了。王滿銀原本以為,眼前這些紅薯秧在去年冬天是就會干枯。

  到今天他才猛然發現,這種植物很反常呀。

  藤蔓依然在不斷延伸生長著,葉子碧綠茂密,絲毫看不到衰敗的跡象。

  所以,紅薯其實是多年生植物?

  想想好像是這么回事兒,他本身是亞熱帶植物,只是被引進國內后,逐漸往北方種植,才變成一年一熟的。

  如果氣溫合適的話,紅薯理論上應該會一直生長下去的。

  就好像辣椒,在北方一年一種,到南方卻成了多年生植物,能長成兩三米高辣椒樹,可以供人源源不斷的采摘。

  想到這里,王滿銀有點小興奮。

  如果紅薯也能夠如此的話,自己以后就不用再費力種植。想吃的時候,直接從根部挖幾個,再蓋上土任其自動生長。

  他立刻回頭取來釘耙,找準一處紅薯根開挖。

  當然開挖前需要把周圍紅薯秧扯掉,防止里邊可能藏有蝎子。

  隨著黃土被一點點刨開,一個無比膨大的暗褐色紅薯顯現出形狀。

  大,無比膨大!

  盡管王滿銀心中有預料,還是沒想到挖出來的紅薯體型超乎想象,比平常人們吃的西瓜還要大上三分。粗略估計,最少超過二十斤,表皮粗糙,裂出一道道木質口子。

  關鍵根部并非只結了一個紅薯,而是五個,個頭差不多大小。

  一株藤蔓結出上百斤紅薯,這絕對算是大衛星。

  一畝地按最少六百株種植,紅薯產量就是六萬斤。空間里八九畝地如果全部種上紅薯,將達到五六十萬斤。

  王滿銀被這個夸張的數字給驚到了,根本不敢繼續想下去!

  要知道,去年罐子村二隊所有社員分到的紅薯也不過二三十萬斤。如此算來,夠幾百號人吃大半年了。

  自己擁有的空間,真是個了不得的東西。只是在他手中,完全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可惜即使真能產這么多,也沒辦法把紅薯拿出來分享。

  感嘆完畢,王滿銀才想起還沒有品嘗大紅薯的味道。不知道時間越久,會不會越夠味。他又取來砍柴刀,直接照著大紅薯表面落下。

  咔嚓一下,只切掉巴掌大的一塊。結果他發現里邊并非如自己想象的,是帶著汁液的鮮嫩白芯或者紅芯,而是淡褐色的木質纖維。

  再砍一刀,依然如此。

  王滿銀接連幾下,將整個紅薯剁碎,發現整個紅薯徹底木質化。

  他試著拿起一塊放在嘴里咀嚼,滿嘴的木渣滓,略帶一絲甜味,但更多是發澀發苦,顯然不能吃了。

  將剩余幾個紅薯挨個切開,同樣沒什么區別。

  看來自己多想了,紅薯生長時間太長,根部會徹底木質化。產量的確驚人,但除了喂豬,恐怕沒什么卵用。

  之前白激動了。

  王滿銀想起村里的紅薯下蛋豐產方,同樣把紅薯埋在土里生長兩年時間,不知道會不會也木質化。

  如果真如此的話,那純粹瞎折騰了。

  忙乎一通,差不多十一點。

  他最初打算挖些遠志柴胡帶回去的,索性暫時作罷。

  出了空間,便帶著大黃朝家趕去。

  剛走沒多久,聽到似乎有孩子在喊自己的名字。帶著疑惑,王滿銀加快腳步。

  翻過山梁,真看到毛蛋、山娃、平娃幾人遠遠跑來。

  他們邊跑邊喊著:“滿銀叔(哥),快回家,你家來客了。”

  “來客人,誰呀?”等走進后,王滿銀出聲詢問道。

  “不知道,忘問名字了。那人很有錢的,讓我們來山里找你,一人給五分錢跑腿費!”毛蛋顯擺著掏出手中的紙幣。

  山娃跟著點頭補充:“沒錯,騎著自行車,穿四個兜的衣裳,別著鋼筆!還給你家帶了二斤豬肉。”

  說到豬肉,幾個碎娃直吸溜口水。

  聽完描述,王滿銀第一時間想到劉慶立。

  隨即又否定了。

  劉慶立如果想送豬肉的話,完全可以等蘭花下班時帶回來,沒必要專門跑一趟。

  帶著疑惑,他帶上大黃急急朝村子方向走去。

  到家,才發現老隊友董剛站在場畔上。

  對方已經不復上次見面時的狼狽模樣,此刻穿有一身嶄新的中山裝,腳下踩著皮鞋,身旁還停著一輛鳳凰自行車。

  “滿銀,你總算回來了!我等小半天,不得已才讓孩子們去找的。”董剛走到跟前,熱情打招呼。

  “董哥,你這……沒事兒?”王滿銀說著話,從兜里摸出香煙遞過去。年前對方鬧出的動靜挺大,連帶他去縣城看望董嬸子時也差點惹上麻煩。

  而且現在正嚴著呢,到處打擊投機到把,連郭逵娃都被抓了。

  董剛倒賣二手自行車,問題應該更嚴重的。

  “放心吧,早沒事了。有事我也不敢大搖大擺往你家跑!今天有時間,咱們好好喝幾杯!知道你家開代銷點,我就沒拿其他東西。”說著話,董剛指了指車把上掛的兩瓶西鳳酒,外加二斤肥豬肉。

  “董哥,見外了,快進屋坐……”王滿銀趕忙開門,把董剛讓進屋里坐。

  對方打量過后,隨意問道:“上次來就沒見到弟妹,還在供銷社上班呢?”

  “嗯,”王滿銀點頭回應。

  隨即,他倒了杯開水,從隔壁端來一盤瓜子和糖。

  “滿銀,上回謝謝你了,這是借你的。”說幾句閑話,董剛便早早把準備好的錢和糧票掏出來。

  王滿銀推辭兩次,就收下來。

  “回去聽我媽說過,你年前還惦記著送了半袋玉米面。哥們沒出事的時候也風光著呢,身邊圍著七八個朋友,一個勁兒叫‘哥’。真落難才能看清人心,往日喊得親熱的人都不見蹤跡,半年都不登門。”說起往事,董剛很是唏噓。

  “董哥,都過去的事情,還提這干啥哩。你的事情真了結了。”王滿銀好奇的追問。

  “嗯,我一個姑父在黃原市上班,之前購買二手自行車也是通過他的關系。知道我出事后,他又托朋友找到原西縣工作組的人……”

  聽董剛說完,王滿銀才知道對方倒賣自行車時的彎彎道道。

  董剛每次填寫貨運票據時換成左手寫字。至于提貨時需要個人蓋章,他用假名字雕刻了幾枚印章。

  正是因為這份小心謹慎,工作組去火車站貨運部調查時,才沒有找到和董剛有關的票據。

  再加上他姑父從中撮合,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不過經過此事,倒騰二手自行車的買賣徹底做不成了。

  接著,董剛略帶得意的開口:“我原本想早些過來找你的,不過前段時間在黃原市等招工名額,直到現在才有空。看看我的工作證,黃原市國營編織廠采購員。”

  說完,他從衣兜里掏出一個嶄新的紅色硬皮小本本。

  “董哥,你這從哪里弄來的,跟真的一樣?”王滿銀接過硬皮小本打開,只見里邊貼有一張醒目的照片,還詳細寫著董剛的個人信息。

  他來回翻看幾次,愣沒看出什么問題。

  “什么假的,這就是真的……我現在是工人了。為一個名額,足足花了這個數。”董剛伸出兩根手指頭。

  雖然對方沒有說的太清楚,但王滿銀已經明白過來。

  現在當工人只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招工。這種看似簡單,其實門檻很高,必須經過推薦。就比如罐子村前段時間分下來的兩個招工名額,點名必須是知青身份。

  即使不需要知青身份,也很難落到普通社員頭上,一般在公社層面就被分完了。原著里,為給少平爭取一個煤礦工人的名額,田曉霞打著父親的名號跑了幾個部門。

  至于另一種方法,則是接班頂替。說白了就是上邊有規定,單位職工退、離休后可由子女頂替上班。

  當然規定是規定,里邊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如果自己沒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經在其他地方參加工作,又不想浪費掉這個名額,可以讓其他親戚朋友接班,甚至悄悄賣出去。

  董剛得到的名額,應該就是后一種。

  即使如此,也需要有關系才能完成,否則工廠不認的。

  王滿銀心中有些小郁悶起來。他現在才知道,當年一起在縣城參加活動的同伴們,背后多少都有些關系。劉慶立的父母在縣供銷社上班,胡永州有個表哥叫高鳳閣。本以為董剛和自己一樣,沒曾想人家又冒出來個姑父。

  算來算去,就前身屬于普通人。

  他這邊正感慨著,董剛又開口道:“滿銀,你對我有恩。這次我登門就是想送你一個掙錢的門路。放心,絕對不會出什么差錯……”

  “董哥,你先說一下我聽聽。”王滿銀不置可否的回答。

  他心里早打定主意,啥掙錢門路自己也不干。

  守著空間,一年穩穩當當破千快,王滿銀實在沒有外出瞎胡跑的心思。

  “替我們廠收玉米皮!八分錢一斤,廠里每月按一定比例給你提存,反正你家開著代銷點,就當額外來錢了。你只管收,到時候收多了給我說一聲,廠里派卡車過來拉貨。咋樣?”

  “董哥,你給我開玩笑吧,玉米皮能賣八分錢一斤?”王滿銀瞪大眼睛,難以置信的開口。

  他不是剛穿越時的小白了,現在對農村糧食價格門清。糧庫收購玉米才八分錢一斤,玉米皮怎么可能同一個價。

  玉米皮指的是玉米棒子外邊那一層纖維表皮,質地柔軟有韌性,農村人經常用它來編織繩子。另外,也是上好的引火柴。

  這玩意兒如果能賣錢的話,估計村里人會高興壞了。

  “騙你干啥,我當然知道玉米皮在農村當引火柴……關鍵還可以做編織。告訴你,現在我們廠用玉米皮編織的壁毯、地毯、坐墊非常紅火,出口到國外幾十個國家,說是環保啥的。”

  “真的假的?”這下,王滿銀更驚訝。

  他根本沒有想到,這個時代外國人已經開始講究環保了。

  不過在心里,王滿銀已經認定董剛沒有撒謊。畢竟“環保”這個詞,現在一般人根本無從知曉的。

  “嗯,我剛開始聽時,也覺得是瞎扯淡,偏偏老外就稀罕這東西。你知道用玉米皮編織的一個直徑三十六英寸的圓形地毯值多少錢?告訴你,廠里收購價九塊錢,賣出去掙的是外匯,價格更高。英寸知道不?國外的長度單位,你說外國人是不是傻帽……”

  王滿銀自然知道英寸,1米=39.3英寸。也就是說,編織一張鍋蓋大的玉米皮墊子,能賣九塊錢。

  村里有的是玉米皮……王滿銀登時激動起來。

  董剛依然在勸說著:“滿銀,聽哥哥一句,別猶豫了,做吧。如果不是咱們倆的關系,我早找別人了。玉米皮連三類物資都算不上,沒人管的,只要你給村里說一聲就行。我們廠做外貿的,可以不通過供銷社采購物資,辦事比較寬松。我可以說動廠里,把你們村設成采購點,到時候由你負責……”

  “每月給村里交點錢,就當是亦工亦農。只要收購的玉米皮足夠多,一年下來,我保準你輕松掙兩百塊以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