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93章 展望遼東(下)
  偌大的乾清宮暖閣中,眾臣皆是屏氣凝神,不敢出聲打擾,唯有粗重的呼吸聲以及窗外凜冽的寒風次第響起。

  天啟元年,遼沈接連失陷之后,游擊將軍毛文龍奉遼東巡撫王化貞之命,率領一百余名勇士,深入女真敵后,先后收復兩千余里沿海島嶼,并取得了振奮人心的"鎮江大捷"。

  待到天啟二年六月,袁可立正式接任登萊巡撫一職后,便是上奏朝廷,將毛文龍任命為平遼將軍總兵官,開鎮東江。

  至此,毛文龍領著其麾下的軍民以皮島為根據地,招募遼東難民,逐漸發展成一支海外勁旅。

  起初的時候,毛文龍及其麾下的"東江軍"的確忠心耿耿,與登萊巡撫袁可立配合密切,于后方牽扯女真人的注意力,屢有戰功。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強馬壯的毛文龍也逐漸展露了自己的野心,仗著皮島遠離中樞的緣故,不但公然拒接朝廷的"監軍",更是對朝廷委派的官員威逼利誘,使東江軍淪為了他自己的"私兵"。

  現如今,偏于一隅的毛文龍及其麾下的"東江軍"已然逐漸有了尾大不掉之勢,漸漸有了"海外天子"的野心。

  依著后世的一些記載來看,東江軍主帥毛文龍便是在天啟七年十一月,趁著皇權更迭的時候,第一次派遣使者出使大金,私下與女真大汗皇太極議和。

  一直在盯著皇帝臉色的戶部尚書畢自嚴心中也是惴惴不安,似乎沒有料到深宮之中的天子對于千里之外的遼東戰場,竟然也了如指掌,不由得面色發苦的說道:"陛下,東江毛文龍請餉百萬..."

  言罷,臉色發苦的畢自嚴便是不由自主的和身旁的兵部尚書王在晉對視了一眼。

  自從天啟二年六月,毛文龍正式開鎮東江以來,毛文龍便始終對其麾下兵力諱莫如深,始終不肯讓朝廷自中樞派遣能臣干吏,核查兵冊。

  相反,東江軍的軍餉連年增長,由天啟二年的五萬九千兩,增長到天啟七年的三十三萬兩。

  啪!

  案牘后的天子將手旁的茶杯丟置于地上,毫無漣漪的臉上涌現了一抹獰色,又氣又急的咆哮道:"毛文龍好大的膽子!"

  一方面拒絕朝廷的"監軍",一方面又是大肆索要錢糧,這毛文龍是明晃晃的仗著偏于一隅,有恃無恐。

  百萬軍餉,虧他說的出口!

  "陛下息怒。"

  見得天子發怒,暖閣中的朝臣忙是跪倒在地,其中尤以才剛剛被起復不久的袁可立心情最為復雜。

  昔年他就任登萊巡撫的時候,對于偏居海外孤島的毛文龍大加贊賞,不止一次上書天啟皇帝為其請功,并保證了東江軍的糧草供應。

  可以說,東江軍擁有眼下這般規模,與他昔日的力挺脫不開關系。

  他只是沒有料到,前后不過數年的時間,那毛文龍便是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非但對朝廷"聽調不聽宣",更是隱隱有了擁兵自重的架勢。

  "罷了,是朕有些失態,諸位愛卿有何高見。"朱由檢拍了拍案牘上的奏本,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

  東江鎮位置險要,不可等閑對待,稍有不慎,便會引來禍端,畢竟那場極大動搖明廷統治的"己巳之變"便是最好的教訓。

  崇禎二年六月,遼東巡撫袁崇煥借閱兵為名,渡海來到皮島,并趁機將毛文龍擒獲,取出尚方寶劍將其斬首。

  毛文龍被處死之后,東江軍群龍無首,軍心大亂,繼而給了女真皇太極可乘之機。

  短短三月之后,女真大汗皇太極便是親自領兵,率領女真鐵騎,避開寧遠和錦州,兵分三路從薊鎮突入關內,兵臨北京城下,史稱"己巳之變"。

  這場突如其來的"己巳之變"不但徹底暴露了明廷邊鎮防守空虛的弊端,更是極大的動搖了明廷的統治,也滋生了女真人圖謀中原的野心。

  "陛下,眼下建奴勢大,還是不易大動干戈.."

  沉默了半晌,東閣大學士孫承宗終是緩緩起身,一臉凝重的說道。

  "唔.."

  聞言,案牘后的朱由檢不置可否,他自是聽出了"帝師"的言外之意,縱然那毛文龍擁兵自重,但從大局出發,還是不易與其"撕破臉皮",只能緩緩圖之。

  見得身前眾臣好似都是無計可施,朱由檢也沒有為難眾人,畢竟毛文龍及其東江軍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絕非一人之過。

  "既如此,便交由戶部和兵部共同商議個章程出來吧。"

  百萬兩餉銀是斷然不可能給的,估計那毛文龍也沒有指望真的能夠得到這樣一筆天文數字,只是借機獅子大張口罷了。

  "臣等遵旨。"雖然前不久才剛剛取得了"寧錦大捷",但對于遼東局勢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還需要毛文龍的東江軍在后方牽扯。

  沒有理會身前一眾如釋重負的心腹,朱由檢輕輕的揉著有些發酸的太陽穴,只覺身上的擔子愈發重了。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雖然從宣府鎮的那些豪商身上抄得不少錢財,但也無法供他任意"揮霍"。

  尤其是眼下大明積弊重重,除了遼東建奴之外,西南土司也是蠢蠢欲動,陜北那邊更是民不聊生,豈容懈怠。

  更要緊的是,現如今正處在漫長的"小冰河"時期,各種各樣的天災將會輪番登上歷史的舞臺,時局會越來越艱難。

  "年關過后,袁卿便重回登萊吧。"

  不知過了多久,少年天子清冷的聲音在暖閣中驟然響起,令得面色有些隱晦不明的袁可立猛然抬起了頭,呼吸有些急促。

  案牘后的天子剛一繼位,便是同時起復了幾位前朝老臣,諸如已然入主兵部的王在晉,掌管大明財政的畢自嚴。

  就連由斂都御史李邦華也是被委以重任,與新任的京營提督秦良玉一同整飭軍備,唯獨他始終"孑然一身"。

  本心來講,登萊鎮乃是自己親手"創建",能夠重回登萊,遏制建奴自是再好不過的結果。

  他只是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縱容",毛文龍才一步步做大,繼而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但天子仍是這般信任他。

  如此洪恩,縱然沉穩如他,也不免有些心神激蕩,聲音顫抖:"老臣,自當粉身碎骨,以報君恩。"

  ...

  ...

  天啟七年,帝以袁公為撫,令其重回登萊。

  <<明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