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156章 宣大總兵進京
  清明已過,京師的雨水也漸漸的多了起來,令得本是有些干燥的北直隸濕潤了不少。

  因為昨夜才剛剛下過一場暴雨的緣故,京師偏西朝陽門外的青石磚上尚有點點水漬,偶有著急趕路的行商百姓路過變會被打濕褲腳。

  及至巳時,突然有數名瞧上去約莫五十余歲的中年人自城中而出,立于城門附近,臉上皆是洋溢著掩飾不住的笑容。

  雖然這幾名中年人皆是身著常服,其身旁簇擁的家丁下人也稱不上"兇神惡煞",但排隊進城的行商百姓仍是刻意的避開,不敢湊近上前。

  相比較些"外地人",這些自幼在皇城腳下長大的百姓們自是知曉,今日乃是朝廷的"休沐",遠處那些言笑晏晏,氣勢不凡的讀書人十有八九便是朝廷命官,哪里是他們能夠招惹的。

  正如這些百姓所猜測的一般,待見得朝陽門外本是井然有序的隊伍因為這幾名讀書人的出現而顯得有些混亂的時候,平素"趾高氣揚"的守城士卒卻像是瞎了一般,毫無反應。

  "如今遼東有此轉機,實在是我大明之福吶。"

  許是實在按奈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一名面容有些黝黑的中年人下意識的低喃道。

  "正是,正是。"

  "我大明人心所向,女真韃子囂張不了多久了。"

  "這些蒙古部落迷途知返,倒是頗為不易.."

  見得有人打開話題,幾名中年人不由得先后出聲,聲音中均是充斥著掩飾不住的敬意,飽經滄桑的眸子更是下意識的望向遼東。

  老天待大明不薄吶,終于迎來了一位"中興之主"。

  自當今天子繼位之后,本是岌岌可危的國內局勢瞬間得到了控制,人心也安定了不少。

  新天子除卻在朝野之上"揮斥方遒"之外,于邊鎮戰事也是"胸有成竹",先是近乎于未雨綢繆般將山西通敵的晉商一網打盡,而后又力排眾議的委任畢自肅為新任遼東巡撫。

  而被天子寄予厚望的畢自肅也沒有讓眾人失望,面對著傾巢而出的女真韃子,其親自坐鎮錦州,力保城池不失,令得朝廷既"寧錦大捷"之后再一次

  面對女真人取勝。

  現如今,就連曾被女真韃子強行捆上戰車的蒙古部落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主動遣派使臣來見,表達了"和談"的意向。

  雖然這所謂的"和談"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但依然令得大明朝野為之動蕩,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臣更是眼含熱淚,不能自已。

  自神宗末年,建州女真于深山老林崛起之后,曾經如日中天的大明便像是一頭垂垂老矣的雄獅,終是露出了掩藏在表面之外的頹敗。

  將近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就連對大明"忠心耿耿"的朝鮮都被迫與女真人簽訂了"城下之盟",再也沒有人理會大明。

  值此風雨飄揚之際,這些主動遣使來見的蒙古部落就像是一針強心劑,令得無數朝臣為之歡欣鼓舞,也讓他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感受到,朝廷剿滅女真,平定遼東的可能性。

  自遼沈及廣寧先后淪陷之后,大明在遼東的態度便是"由攻轉守",面對著窮兇極惡的女真韃子,縱然是最為激進的"主戰派",也不敢妄言復土,而是寄希望于憑借著遼西走廊這一天然關隘,將女真韃子牢牢鎖死在關外。

  正因為絕大多數朝臣都抱有這樣的態度,帝師孫承宗所堅持的"寧錦防線"方才能夠如此順利的建成。

  大明雖是積弊多年,地方上腐爛不堪,但若是各大利益"集團"均是達成一致,其所能爆發出來的行動力仍是十分驚人。

  "來啦!"

  又是寒暄了片刻,人群中突然有人手指著前方官道上出現的黑影,驚喜出聲。

  在城門外等候多時的眾人忙是斂去了臉上的笑容,紛紛舉目望去,發現剛剛還空無一人的管道上已然出現了數十匹快馬,除卻為首之人未曾披甲之外,其身旁的侍衛均是甲胄齊整,面容冷凝。

  "不愧是行伍出身,竟然未曾乘車馬。"

  人群中有人下意識的驚嘆道,但手上的動作卻是不慢,紛紛的下意識整理起身上的衣衫來。

  許是知曉城門外這些讀書人是為自己而來,騎士隊伍中領頭之人安安穩穩的停住腳步,翻身下馬。

  "宣大總兵一路辛苦,皇爺可是盼你多時了。"

  無須確認身旁的下人隨從確認身份,僅從來人身上若有若無的殺意及鼓起的太陽穴,幾名讀書人便知曉自己等候多時的正主到了,來人正是奉旨進京的宣大總兵楊肇基。

  像是受了極大驚嚇一般,本是沉穩有度的中年武將待到身旁隨從為其介紹了身前讀書人的身份之后,忙是躬身見禮:"閣老言重了,竟是勞煩閣老遠迎。"

  雖是知曉自己奉旨回京面圣應當會受到"禮遇",但楊肇基也沒有料到,以帝師孫承宗東閣大學士的身份,竟是屈尊來迎接自己這粗鄙的武夫。

  有明一朝,雖是不似前宋那般"重文輕武",但也改變不了"文貴武輕"的本質。

  這自己這宣大總兵雖然也算是"位極人臣",手中更是握有軍權,但與"執宰天下"的內閣朝臣們相比,仍是相形見絀。

  如若不是場合不對,楊肇基真想問問隨行的幕僚,自太祖于南京建國稱帝以來,大明可有內閣朝臣親自迎接武將的先例?

  這待遇,著實有些太高了。

  "皇爺料想太初你會星夜兼程的趕路進京,故而特意叮囑過,暫且休整一夜,明日在進宮面圣不遲。"

  為表親切,帝師孫承宗便是在楊肇基有些受寵若驚的眼神中稱呼起了其表字。

  "皇恩浩蕩!"

  聞言,楊肇基先是一愣,隨后便是聲音微微顫抖的沖著紫禁城的方向躬身行禮,令得孫承宗等人暗自頷首。

  大明積弊多年,似楊肇基這等心懷"忠義"的武將卻是不多了,尤其是與遼東那些擁兵自重的軍閥相比,高下立判。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