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429章 左良玉(上)
  十一月初八,立冬。

  一向自苦寒見長的遼東已是接連下了三天大雪,本就不算齊整的道路也變得泥濘難堪,極其不利于行軍。

  縱然如此,錦州城的氣氛也談不上"輕松",城門外的士卒們仍是在一絲不茍的檢查著來往百姓,絕不會輕易放任何一名可疑之人入城。

  凡是在遼東居住過一段時日的都知曉,建州女真一向桀驁不馴,對于大明的野心昭然若知,遑論前段時間剛剛吃了一場敗仗。

  只怕一場血雨腥風的"報復"已然在醞釀之中,野心勃勃的女真大汗皇太極隨時有可能兵臨城下。

  也正因如此,錦州城的軍民百姓絲毫沒有因為前段時間的勝仗而沾沾自喜,甚至無暇理會即將到來的年關,只是提前采買完應用之物后便回到家中,減少外出。

  畢竟不提虎視眈眈的建州女真,光是遼東內部,也是"暗流涌動",紛爭不斷。

  ...

  ...

  位于錦州城正中的巡撫署衙,此時正一副人頭攢動的模樣,數量不菲的差人干吏進進出出,臉上的表情皆是有些凝重,一股令人窒息的壓力感也是撲面而來。

  進至署衙深處,占地頗廣的院落中更是有不少甲胄齊全的士卒在來回梭巡著,臉上的表情很是兇狠,手中緊握的刀劍也是微微出鞘,為空氣中平添了一分肅殺之感。

  官廳門口的屋檐之下,一位身著官袍的武將望著周遭這些甲胄齊全的士卒,臉上不時露出艷羨之色。

  他知曉,這些人乃是遼東巡撫畢自肅的"標營",無論是吃穿用度亦或者戰斗力都是遠勝尋常士卒。

  就在武將仔細打量這些士卒的同時,于院落中來回梭巡的士卒們也在打量著這位瞧上去極為面生的武將。

  不同于眾人印象中的混不吝,這名武將于此地已是被"晾了"將近小半個時辰,但其臉上卻依舊沒有半點不耐煩之色,身姿也是挺拔,好似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一般。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從這名武將身上穿著的官袍來看,竟然僅僅是一名正六品的"都司",算作大明軍中低級的軍官,官職還在游擊將軍之下。

  若非其人來自"寧遠城",只怕連巡撫署衙的大門都進不來,更別提得到巡撫大人的親自接見了。

  "左都司,巡撫大人有請。"

  不知過了多久,威嚴肅穆的官廳中終是走出了一名吏員模樣的中年人,在武將有些驚喜的眼神中行至其身旁,不平不淡的說道。

  "有勞了。"

  聞聲,武將便是趕忙將四處打量的目光收回,微微躬身之后,便是跟在吏員的身后朝著心心念念多時的官廳而去。

  在軍將被"冷落"的小半個時辰中,他曾親眼見到一眾身著各色官袍的文官及身材魁梧的武將進至官廳中,遲遲未見離去的身影。

  縱然如此,被稱作"左都司"的武將也沒有絲毫怯場,草草整理了一番身上的官袍之后,便是昂首邁進了官廳之中。

  他于遼東從軍多年,平日里也多是穿著甲胄,突然穿上官袍,還真有些不習慣。

  進至官廳中,略微適應了一下有些昏暗的光線之后,武將便是朝著正中的文官躬身行禮:"卑職寧遠衛遼東都司左良玉,見過巡撫大人。"

  此話一出,本是有些嘈雜的官廳瞬間變得鴉雀無聲,就連埋首于案牘后批閱奏本的文官也是悄然抬頭,臉上涌現了一抹訝色。

  寧遠衛的遼東都司?那便是祖大壽的人了。其人不好好待在寧遠城中,怎地跑到了錦州城?

  難不成,其人是因為感覺到了遼東這悄然變換的局勢,準備"棄暗投明",趕在"遼東將門"樹倒猢猻散之前,重新尋一個靠山?

  一念至此,遼東巡撫的眼眸中便是涌現了些許不耐之色,朝中有奸臣也就算了,怎地軍中也有這等投機倒把之人?

  好半晌,案牘之后的遼東巡撫方才深吸了一口氣,微微收斂了心中有些復雜的情緒,毫無感情的開口:"今日前來錦州,所為何事?"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沒有直接回復遼東巡撫的問話,頗有些桀驁不馴的武將反倒是迎著在場諸多文武官員異樣的眼神,用唐朝詩人李賀的詩句訴說了今日出現在此的用意。

  哼!

  見這武將果然是為了"改換門庭"而來,遼東巡撫心中的不喜之色更甚,但見眼前的武將生得魁梧,身上又有一種莫名的氣質,便重新將不滿咽下,轉而問道:"既如此,你手中有多少可戰之兵。"

  錦州作為遼東防御女真韃子的屏障,可不缺"志向高遠"的校尉士卒,畢自肅之所以在百忙之中接見這位遠道而來的"寧遠衛都司",也是看在其手中可戰精兵的份上。

  若是這左良玉能夠帶領麾下的士卒一同改換門庭,重新聽從朝廷調遣,自己縱然給他這個機會,又有何妨?

  只是區區一遼東都司,官職甚至在游擊將軍之下,其麾下又能擁有多少可戰精兵呢。

  "回督撫大人,卑職麾下尚有精兵兩千,隨時聽從巡撫大人的調遣。"

  嘩!

  此話一出,本是鴉雀無聲的官廳頓時一陣嘩然,文官反應尚還遲鈍些許,在場的武將皆是瞠目結舌,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就連遼東巡撫畢自肅也是猛地瞪大了眼睛,呼吸為之加速。

  依著大明兵冊及嘉靖年間形成的舊制,官階在游擊將軍之下的都司理論上能夠領兵兩千,戰事吃緊的時候或可擴大到三千之數。

  但大明衛所受制于"軍餉"等緣故,士卒缺額乃是屢見不鮮之事,一般能夠有兵冊的三成便足以交差。

  若是能夠達到兵冊上的五成,便能稱得上一句"兢兢業業",但眼前的左良玉麾下竟然能夠有兩千可戰精兵,而且還是在祖大壽的眼皮子底下?

  雖然這個數字有些荒誕,但畢自肅卻篤定眼前的武將不敢哄騙于他,畢竟其中內情,稍加探查便可水落石出。

  一想到面前這武將手中竟是握有兩千野戰精銳,縱然是遼東巡撫畢自肅也不免呼吸急促,心中的些許成見也是隨之消失的無影無蹤。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