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434章 酒囊飯袋(上)
  十一月二十四,諸事不宜。

  眼瞅著就要到小年了,往常這個時候,縱然是在女真統治下的遼東,也逐漸有了些許"年節"的氣氛。

  厲兵秣馬了一整年的女真勇士們也會卸下身上的甲胄,躲在溫暖舒適的房中,享受著來之不易的閑暇時光。

  但今年,大金國內的氣氛卻是不同尋常,不但絲毫沒有年關將近的"喜慶",反倒有一種"蓄勢待發"的緊張感。

  這一切,都與大汗皇太極于十天前發布的命令有關。

  依著大汗的說法,與他們大金毗鄰的朝鮮非但沒有切斷與明廷的聯系,反而助紂為虐,暗中資助東江軍主帥毛文龍,并且對允諾給他們大金的物資遲遲不予兌現。

  天子一怒,浮尸千里。

  皇太極雖然無法與紫禁城中的大明天子相提并論,但也是"遼東之主",自是不容朝鮮這般囂張。

  在大汗的命令下,其長子豪格貝勒率領著數千名正白旗女真勇士及其附屬的"蒙古八旗",共同陳兵鴨綠江畔,興討朝鮮,一同隨軍的,還有駐扎在鎮江堡的萬余名"漢軍"。

  一時間,大金國內風聲鶴唳,縱然是對皇太極忠心耿耿的心腹們也不由得在私底下發泄牢騷。

  大汗此舉,是不是有些過于激進了。

  畢竟偏居一隅的朝鮮不比富饒的明廷,幾乎是毫無油水,這天寒地凍的,誰又愿意吃力不討好呢?

  ...

  ...

  距離沈陽城約莫五百余里的鴨綠江北岸,凜凜寒風中,一頂頂鱗次櫛比的營帳拔地而起。

  放眼望去,入目盡是藍白相間的旗幟,不時還能見到身著甲胄的女真士卒騎著高頭大馬往返于河邊于營帳之間,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感。

  越過波濤洶涌的江水,便是偏居一隅的"朝鮮",此時岸邊正有密密麻麻的朝鮮士卒神色驚恐的盯著對岸的"不速之客"。

  許是為了震懾這些"敗軍之將",女真韃子的營地中時不時便想起沖天的喊殺聲及震耳欲聾的戰鼓聲。

  每一次響起,都會令得朝鮮士卒臉色慘白一分,雙腿更是癱軟的厲害,僅能夠憑借著手中的兵刃勉強站立。

  雖然朝鮮士卒的人數遠勝于對岸的女真建奴,但若是有人近前觀瞧,便會發現這些朝鮮士卒身軀皆是微微顫抖著,緊握兵刃的手指已是因為用力而微微有些泛白。

  時隔一年有余,籠罩在朝鮮軍民心頭之上的陰霾甚至還不曾散去,如同魔神一般的女真大軍便是再度陳兵鴨綠江畔。

  戰戰兢兢中,不少朝鮮士卒便將驚疑不定的目光投向身后的軍營深處,心中一陣發緊。

  今日早些時候,江水對岸的女真大軍便是派遣了一名"使者"前來與他們交涉。

  雖說那使者一臉桀驁,在女真國內的地位也稱不上"顯赫",但終究是給了他們這些人一絲希望。

  若有選擇,他們實在是不愿意對上這些悍不畏死的女真韃子。

  ...

  "五日之后,將棉甲及糧草等應有之物盡數交還,我國大汗或可既往不咎。"

  "若是逾期不至,便不要怪我國的勇士們親自去取了!"

  位于朝鮮軍營正中的空地上,一道桀驁不馴的聲音如驚雷一般炸響,引得周遭的朝鮮士卒連忙舉目望去。

  "還請上使放心,小臣即刻派人報予國主知曉..."

  在眾多朝鮮士卒的注視中,一向趾高氣揚的將主正微微躬身,一臉恭敬的配著笑臉,口中連連稱是,甚至還主動充當起了"馬夫"的責任,親自將一匹戰馬牽至女真使者的身前。

  如此"謙卑"的態度,令不少朝鮮士卒都是呼吸急促,胸口微微起伏,感覺受到了羞辱。

  若是那女真使者身份高貴也就罷了,但據那女真韃子自己所說,其不過是女真軍中一名平平無奇的"牛錄額真"。

  因為閑暇時候,學會了"朝鮮語",這才被鴨綠江對岸的"汗長子"豪格欽點為使者,前來與他們朝鮮交涉。

  盡管心中不滿,但考慮到建州女真那恐怖的戰斗力之后,在場的朝鮮士卒還是很快的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并將些許不滿和憤恨隱藏在眼眸深處,不敢露出半點異樣。

  "哼,最好說到做到。"

  見眼前的武將如此言說,那名腦后留有金錢鼠尾的女真韃子便是輕輕頷首,隨后一臉不屑的環顧了一圈周遭的朝鮮士卒之后,方才翻身上去,并領著身旁的幾名侍衛揚長而去,眼中的不屑之色更甚。

  這些朝鮮人果然如傳聞中一般"孱弱",面對著他臨時增加的"無理要求"也是滿口答應,不敢有絲毫爭辯。

  虧他臨行之際,還曾產生過短暫的緊張之感,害怕這些朝鮮人"壞了規矩",將他斬殺。

  不過現在來看,倒是他有些多慮了,這些朝鮮人已被國內的女真勇士們完全嚇破了膽子。

  "哼,當真是一群酒囊飯袋。"

  與身旁的侍衛們譏笑了一聲過后,這名趾高氣揚的女真韃子方才拍馬揚鞭,催動胯下的戰馬,離開了朝鮮軍營。

  從始至終,偌大的朝鮮軍營竟無一人敢上前阻攔,任由這幾名女真韃子從容離去。

  約莫小半柱香過后,及至女真韃子的背影完全消失在視線當中,一臉訕笑的朝鮮武將方才挺直腰板,沖著女真韃子的背影吐了一口唾沫,并且恢復了往日威嚴肅穆的模樣。

  "呸!"

  "狗仗人勢!"

  不管怎么說,他都是朝鮮國內數一數二的人物,奉命率領數萬大軍坐鎮鴨綠江畔,用以提防隨時有可能出現的"不速之客"。

  但當女真大軍真的出現在鴨綠江畔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往日里的些許"尊嚴"可謂是一文不值。

  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女真大軍,他生不出半點抵抗的勇氣,甚至若不是家中老幼盡皆在漢城充為"人質",他都想一走了之。

  不過好在女真大軍并沒有直接打過來,而是派人前來與他們朝鮮"交涉"。

  雖然剛剛那名女真使者提出的要求有些過分,但那又何妨,自己可是"據理力爭",為國家避免了一場災禍。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他可是有功于朝鮮。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