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501章 真心或假意?(上)
  三月初五,晴。

  京師中,關于宗室藩王的"風聞趣事"已是漸漸從市井百姓茶余飯后的話題中消失,縈繞在京師上方的"陰霾"也是一掃而空,北京城重新恢復了往日的安靜和祥和。

  但與街道上愜意的百姓所不同,京師各個署衙的吏員們卻是不約而同的忙碌起來,尤其是戶部及兵部,幾乎人滿為患,往來進出的官員皆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神情很是冷凝。

  就在昨日,剛剛回到駐地的宣大總兵楊肇基便是有緊急軍情傳來,聲稱前些時日剛剛奪下"歸化城"的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主動派遣使者接洽,聲稱要共抗女真。

  若是放在前些年,如此軍報定會在京中引起軒然大波,畢竟建奴勢大,朝廷于遼東節節敗退,若能夠與蒙古大汗結盟,說不定便能扭轉頹勢,平定女真。

  但今時不同往日,在京師百姓心中,如今的大明已然連續數次挫敗建州女真的攻勢,使女真大汗鎩羽而歸。

  長此以往,不出數年,朝廷的王師便能夠徹底蕩平女真,收復遼東,何必要與曾經"背刺"他們大明的蒙古韃子結盟。

  更何況,這草原上的蒙古韃子一向是蛇鼠一窩,誰知道這蒙古大汗心中究竟在打著什么主意。

  故此,這則由宣府發來的八百里加急在京中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漣漪,倒是紫禁城的天子在聞訊之后,下令閣臣及六部九卿于明日進宮面圣。

  ...

  ...

  偌大的乾清宮暖閣中,滿堂朱袍,一眾朝臣或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竊竊私語,或是盯著手中的奏本沉默不語。

  因為天子尚且還在慈寧宮中給太妃請安的緣故,當下暖閣中的氣氛倒是還算融洽,沒有想象中那般緊張,但兵部尚書王在晉仍是緊鎖著眉頭,盯著眼前的輿圖,身后是部中的兩位侍郎及英國公張維賢。

  "王尚書,以宣大現有之兵力,就算那蒙古大汗興兵來犯,應該也能夠將其拒之關外吧.."

  少許的沉默過后,已是年過六旬但依舊精神奕奕的英國公張維賢忍不住出聲,其略有些顫抖的手指輕輕的于輿圖上所摸著,眼中泛起了一抹迷茫之色。

  自隆慶和議之后,作為"京師門戶"的大同鎮及宣府鎮便是漸漸松懈下來,少有戰事。

  雖說前幾日,宣大總兵楊肇基才剛剛回京述職并得到了天子的獎賞,但那林丹巴圖爾終究是蒙古大汗,麾下的察哈爾部堪稱漠南草原第一強部,遠非昔日的土默特部可以相提并論。

  若是這蒙古大汗趁著建州女真功伐朝廷的時候落井下石,只怕局勢便有些難以預料了。

  "國公,"聞聲,兵部尚書王在晉微微側過了身子,主動為張維賢解釋道:"以楊總兵的布置,即便那蒙古大汗能夠越過長城,犯我邊疆,但大同及宣府兩座重鎮當是無礙。"

  "絕不會重現嘉靖年間的舊事。"

  嘉靖二十九年,近乎于統一了整個漠南草原的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為了逼迫明廷"互市",率領十萬騎兵,不費吹灰之力的攻破了防備空虛的宣府鎮,并抵達京師腳下。

  這是朝廷自"土木堡之戰"過后,時隔百余年,第二次被蒙古鐵騎打到了北京城外,對整個國家的民心和士氣造成了難以想象的創傷。

  故此,王在晉第一時間便向一臉憂色的英國公做出了保證。

  "唔,如此便好。"

  果不其然,隨著兵部尚書將話說完,英國公張維賢的臉色便是肉眼可見的好看了許多,本是有些急促的呼吸也漸漸平穩。

  但王在晉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英國公的心重新懸了起來。

  "那林丹巴圖爾終究是蒙古大汗,名義上可號令整個草原,本官只擔心林丹汗聯手其余蒙古部落,一同犯邊。"

  呼。

  興許是情緒過于激動,一向沉穩的王在晉也不由得低吼出聲,使得本是有些喧囂的暖閣瞬間安靜了下來。

  正在竊竊私語的內閣首輔李國普等人也不由得為之愕然,怔怔的盯著臉色隱晦不定的兵部尚書。

  依著朝廷近些年掌握的情報來看,隨著建州女真于遼東站穩腳跟,本就與林丹汗"面和心不和"的蒙古部落愈發與其漸行漸遠,轉而投向了女真人的懷抱。

  尤其是那科爾沁部,更是接二連三的與女真人聯姻,軍事上也以女真人唯首是瞻,在"寧遠之戰"及"錦州之戰"中,都曾有過露面。

  如此局面下,這些蒙古部落還能響應林丹汗的號召,一同功伐他們大明?

  "國公,咱們賭不起吶。"

  嘆息片刻,兵部尚書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般,手指著眼前輿圖中被紅筆標注的奴兒干都司,有氣無力的說道。

  自古以來,地形狹窄的"遼西走廊"便是中原王朝遏制東北游牧民族的最后一道防線。

  縱然是一代雄主成吉思汗都曾拿遼西走廊束手無策,不得不選擇翻越險峻的"燕山山脈",進入中原。

  換句話說,建州女真若是想要突襲他們大明,唯有選擇避開固若金湯的遼西走廊,借道蒙古,繼而翻越燕山山脈這一條路。

  而這個行軍路線,無形之中便會摻雜著諸多未知的因素。

  當然,萬一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是真的有心與他們大明結盟,那對他們大明來說便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

  只要他們能夠在薊鎮攔住女真韃子的攻勢,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便能順勢領兵突襲遼東,蕩平女真韃子的老巢。

  最次也能讓女真韃子投鼠忌器,不敢傾巢而出,從而大大減少薊鎮官兵承擔的壓力,尤其是在遼東將門將手中軍權交出之后,朝廷于遼東已是重新恢復了些許野戰的能力,擁有"復土"的可能。

  一時間,乾清宮暖閣再度陷入了令人心悸的沉默當中,不少文官的表情都是有些凝重。

  誰也沒想到,局勢的發展竟會如此戲劇。

  這場對于明廷及女真韃子雙方皆是至關重要的戰事,決定因素竟然是近些年存在感愈發低的蒙古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