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秦教祖龍掄語暴揍扶蘇嚇慘胡亥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赳赳老秦,凡大秦國土,寸土不讓!
  翌日,

  大秦朝會大殿,

  嬴政剛一坐下來,治粟內史居魯起身出列道:

  “啟奏陛下,秋收已過,各地所報尚可支撐此次北伐匈奴戰事,可一旦用以賑災恐有不足,除非......動用各地儲備之糧秣方可。”

  “請陛下定奪!”

  居魯的話音傳遍大殿,眾皆對此呈靜默姿態。

  北伐匈奴收回河套地區,乃是已經定下的戰略方針,倘若此刻放棄,恐會影響秦人對戰事的信心。

  別的不說,

  單單對于出征匈奴的各種事宜早已在民間傳遍,現在放棄的話,民心自然是會遭受一定程度的打擊。

  沒人會喜歡朝令夕改的朝政....

  畢竟大秦是以耕戰為基礎的,只有不斷的戰爭才能帶動秦人的積極性,如若沒了戰爭,也就斷絕了秦人的上升空間。

  在天下一統,盛世之際,如此耕戰之法倒也顯得有些不盡如人意了,沒了戰事之后,秦人的積極性也就失去了依靠。

  所以此番北伐匈奴,那也必然會是大勢所趨,卻又誰都想像不到會有天降神石一事,可謂是天災人禍全部都撞在了一起。

  片刻,

  王綰這才起身道:“陛下,六國歸民亦是秦人,這是毋庸置疑的,倘若陛下不作賑災之事,恐會掀起民間怨憤,北伐匈奴之事可以延后,但賑災流民一事刻不容緩,還請陛下三思以大局為重。”

  隨著左相王綰帶頭,一眾儒家博士便是如馬蜂一般鉆了出來。

  “還請陛下三思!”

  “賑災流民刻不容緩,陛下當以百姓為先。”

  “戰事還未起,雖會冷落部分秦人之心,但只要在延后的北伐匈奴之上能夠取得勝利,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陛下領大秦一統天下,然昔日六國故地之中仍有不少人思及六國之榮光,今時又發生天降神石一事,乃是大秦與陛下贏的民心之際,我等朝臣切不可怠慢之。”

  “神石上書亡秦者胡,倘若陛下不行賑災之事,恐會讓此事不斷發酵,從而動搖國本民意。”

  “是啊,陛下,如今唯有賑災流民,方能讓天下人看清陛下與大秦對天下的心思,如此便可消解神石上書一事的影響,從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聞言,

  嬴政冷著臉沒有說話。

  最是不喜儒家這群博士如此悲天憫人的性子,倒不是說不好,而是有些過頭了。

  更為重要的是,

  儒家這群人的抱團能力太強了,只要有人作為領頭羊,那么這股力量一旦發酵起來,必定是驚天動地的。

  試問哪一個皇帝喜歡這樣的儒家?

  而此刻的大秦也就才剛開始冒出這樣的苗頭罷了,殊不知后世幾千年,不知有多少王朝皇帝不得不在儒家這群抱團的影響力下妥協,更不知有多少王朝因此而起了覆滅的大禍。

  儒家思想沒錯,天下大同,但再好的思想一旦落入了這群人的腦袋之中,便會成為一顆紐帶將之聯系起來,從而形成一個足以影響天下大勢的群體,不可謂不讓人警惕。

  倒不是說武將、士族不抱團,而是儒家思想的這顆紐帶的效應太過于強烈,好壞一眼便知,

  例如出門在外,一句皆是圣人弟子,一句大家同讀圣賢之書,不消半日光景便可凝聚出來又一個全新的以儒家思想為紐帶的團體。

  這也正是之前淳于越一心想要成為儒家大儒的原因,

  影響力太大了!

  但凡只要是有儒家子弟的地方,單憑這大儒的名氣便足以形成磅礴的凝聚力,從而達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目的如果是好的也就罷了,倘若是壞的......必將給朝政乃至天下帶來無妄之災。

  而此刻的嬴政也才剛開始嘗到這般苗頭的苦果,尚好的是如今才過春秋戰國,還有諸如法家、兵家......這樣的百家進行制衡,儒家影響力相對要小上許多,畢竟儒家思想在戰國時期是相當不受待見的,對這個時代并不實用。

  但日后可是真正的儒家獨大,那......才是真正的恐怖!所謂不讀圣賢書便不可入仕,幾乎就達到了這樣的地步,由此也才會衍生出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話來!

  對此,

  嬴政只冷冷的聽著他們的話,并未開口回應。

  而下一秒,

  廷尉李斯便起身站出來道:

  “陛下,國不可廢法,政不可廢令,倘若朝令夕改,陛下乃至大秦顏面何存?”

  “昔日穆公與商君變法,為的便是日后大秦有法可依,有度可循,倘若廢法度而行主觀之事,試問如何教化萬民?”

  “今有神石天降,此乃天災,雖有流民一事,但也并未達到動搖國本一說。”

  “至于那亡秦者胡,不過無稽之談,倘若真要說的話,這便是上天示警,胡......指代的便是那北邊的胡人、戎狄!”

  “就算北伐之事延后,難道那北邊的匈奴與東胡就不會南侵了嗎?屆時被動的將是大秦,又會有多少秦人被擄掠,多少土地被侵占?”

  “孰輕孰重,何為大局,此事只要不笨便可一清二楚。”

  李斯說話那可謂是中氣十足,擲地有聲,一人便扛起來法家怒懟儒家的節奏。

  不說別的,

  他就是單純的看儒家這群人不爽!

  當然,對于他們處理國事的方式也不待見。

  終日之乎者也,宅心仁厚,試問那個真正能夠一統天下的人是仁厚之輩?誰的手上能不沾鮮血?

  要真如儒家這群博士所言,那么北伐之事就不重要了?

  內史騰出列道:“臣附議!”

  趙佗出列道:“臣附議!”特麼的,好不容易等來北伐匈奴,怎么可能讓儒家這群貨給打斷了。

  馮去疾則是出列中肯的說道:“流民之事要解決,北伐匈奴之事也不可廢,河套為原趙國故地,不過是讓那匈奴侵占而去,今日大秦一統天下,那河套必然也是大秦之國土!”

  御史馮劫:“寸土之爭,寸土不讓!”

  屠睢:“赳赳老秦,凡大秦國土,寸土不讓!”

  任囂:“左相所言雖有道理,然大秦自昭王之后,便時時不在危局當中,試問昔日之秦人亦能挺立過來,我等后來者何懼之有?縱然有事,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陛下劍鋒所指,吾等劍之所向!”

  一個又一個大秦朝臣站了出來,

  別的不說,

  這個時代的大秦那是最強盛的,也是最為輝煌的。

  而大秦這樣一個帝國,自建立以來,到始皇帝嬴政而終,秦人每逢國難之際,政令便如軍令,朝臣便如軍人,從未拖泥帶水!

  唯有秦二世時期算是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例外,蓋因那時的忠心朝臣,有能力的朝臣,皆讓秦二世與趙高禍禍干凈了,導致大秦無人可用,無秦人拼死而戰,讓這大秦基業毀于一旦......

  如果說章邯算是秦末名將,那么要知道的是......如今的章邯不過只是一個少府罷了,連將軍都算不上,秦末不過是在矮個子里拔高個,如若任囂、屠睢、王賁、蒙恬、蒙毅......這些狠人尚在,大秦必定會是一番另外的景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