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 第612章 技術攻關
  扒開箱子上面的長槍短棍,韋安平這才注意到箱底下的一把火銃。

  說是火銃,其實口徑巨大,叫做手炮也不為過。

  這把火銃由青銅鑄造,顏色油青,渾然一體。

  金屬的銃身,拿在手里頗為沉重。

  韋安平一上手,就感覺到了它的特殊,因為這玩意的樣式竟然是仿照火炮來設計的。

  可以說是一個微縮版的火炮,就連點火的方式都一模一樣。

  雖然是微縮版的火炮,但它兼顧了火炮的威力,和火槍的便攜性,同時因為裝藥量更大,膛壓更高,射程也更遠。

  另外因為口徑很大,發射后更容易清理銃膛,所以射速也更高。

  韋安平拿著火銃,一邊觀察,一邊聽張九郎給他介紹這只火銃的特色。

  聽完之后,他才抬起頭來看著兩人,問道:“你們試過了嗎?”

  “當然。”

  張九郎點了點頭,認真道:“這把火銃的威力,雖然不及火炮,但比火槍強多了。而且因為方便攜帶,可以應對各種戰場情況,尤其擅長野外攻堅。”

  野外作戰,一般都不方便攜帶大型攻城器械,也沒辦法攜帶火炮。

  但如果只用火槍,威力和射程又差點意思……這種時候,就要靠火銃來大發神威了。

  更何況,在野外作戰的情況下,防御工事一般都不會太堅固。

  在火銃的強大威力之下,基本就是紙糊的。

  一般的堡壘營寨,只需要一炮就能解決。

  張九郎在之前的幾次試驗中,就模擬了各種野戰狀況,火銃幾乎所向披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擋住它。

  “很好,果然是個好東西。”

  聽完了張九郎的講述后,韋安平滿意的點了點頭。

  但光聽說肯定不夠,所以他很快便提出。

  “那就去試驗場試一試吧,我要親眼看看。”

  “先生請。”

  張九郎連忙在前引路。

  半個時辰后,幾人來到了火藥工坊的試驗場。

  此時的火藥工坊,又經過了幾輪擴張,已經快要把整個西郊都占滿了。

  此次擴張,變化最大的就是試驗場。

  為了檢驗新火器的威力,試驗場里不僅有專門的靶場,還有各種特殊的戰場環境,用來模擬真實的戰場。

  為了更加逼真,不僅搭建了諸多堡壘和營寨,甚至還有一段城墻和城門。

  這些夸張的布置,把韋安平都看傻眼了。

  “你們這是來真的啊。”

  韋安平指著眼前的城墻,驚嘆道:“這面城墻,不會是跟長安的城墻一模一樣吧?”

  “先生怎么知道?”

  張九郎假裝驚訝了一下,隨后自豪道:“這面城墻可是陛下親自下令建造的。由工部營造司負責,完全按照長安城城墻的標準建造,可謂是堅固無比,普通的投石機都拿它沒辦法……”

  “陛下下令建造的?”韋安平聞言,眉毛一挑,似乎想到了什么。

  這些年,他雖然一直在南洋,但跟李世民和王府也有書信往來,知道東北的高句麗似乎正在修建“長城”。

  這些長城的防備對象,不用想就知道是大唐。

  歷史上,高句麗確實憑借著這些長城,擋住了大唐的好幾次進攻……也算是物有所值。

  但不同的是,歷史上的李世民確實拿高句麗長城沒什么辦法。

  但現如今的大唐,已經擁有了火炮!

  眼前這段城墻,恐怕就是為了將來進攻高句麗,特意建來模擬訓練的。

  “那這面墻建好后……火炮的效果如何?”韋安平饒有興趣地問道。

  張九郎微微一笑,得意道。

  “這段城墻是前天才建好的……已經是第三次重修了。”

  “不錯!”

  韋安平點頭稱贊。

  已經是第三次重修……就意味著前兩次都被徹底毀掉了。

  雖然是模擬的城墻,但側面說明了大唐火炮的強大……有了這些火炮,將來高句麗真正的城墻,恐怕也是不堪一擊!

  看過城墻后,三人終于來到了一座營寨前。

  隨后,張九郎叫來了幾名輔兵,負責把營寨重新搭建好,然后親自進行了一次模擬戰。

  韋安平全程看的津津有味,雖然沒能親自上場放一槍,但光看著就足夠過癮。

  炮聲一下,整個人都熱血沸騰了起來。

  一番演示過后,張九郎和李淳風又帶著他去了一趟研究實驗室,檢查正在研究的各種火器。

  這些年來,對于火器的研究已經越發深入,各種新的火器層出不窮。

  有些甚至是韋安平都沒有見過的東西,比如神火飛鴉、一窩蜂、三眼銃等等。

  雖然大多數都是花里胡哨,沒有太大的實戰價值。

  但看到這些玩意,韋安平還是十分欣慰。

  無論如何,至少研究所里的工匠們,已經開始發揮主觀能動性。

  只要主動起來,將來一切就有可能。

  看完之后,韋安平也有些心癢難耐,于是主動跟李淳風等人探討起來。

  之前那把沒有扳機的手槍,讓他感覺十分難受。

  現在既然回到了長安,無論如何都要把“扳機”這個結構弄出來,還有金屬子彈。

  ……

  接下來的大半個月,韋安平除了陪李彩瑜入宮吊唁之外,其他時間幾乎都泡在了火藥工坊。

  跟著李淳風、張九郎等人,進行技術攻關。

  他本人的動手能力不如張九郎,理論研究不如李淳風,但勝在見多識廣。

  對于后世的槍械,雖然不懂原理,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一些最基本的槍械要點,還是很清楚的。

  比如拉栓、扣動扳機,還有彈夾等等。

  他只要把這些概念提出來,交給李淳風等人去研究,然后做出相應的設計圖紙,最后讓張九郎去實現就行了。

  整個過程,雖然困難重重,也經歷了好幾次失敗。

  但每個人都充滿了信心,知道先生提出來的東西,一定可以實現。

  就這樣不停地試錯,不停地修改,時間很快過去了兩個月。

  十月初三,停靈祭拜了四個多月的李淵,終于下葬了。

  下葬這天,幾乎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前來送葬。

  送行的隊伍,從城門一直延伸了數十里,堪稱史無前例。

  這樣的規模,也算是對得起他的開國之功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