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投機家 > 第 450 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華國雖然是鐵礦石的最大進口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出口國,但是和石油一樣,華國和澳大利亞都沒有鐵礦石的定價權。真正掌握鐵礦石定價權的同樣是英國和老美的金融家。

  決定鐵礦石定價的是三大價格指數,分別是普氏能源資訊普氏價格指數、世界金屬導報(MetalBulletin)的MBIO指數、環球鋼訊(SBB)的TSI指數。

  普氏價格指數是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家公司制定的62%鐵礦石品位的價格指數,而MBIO指數是老美的期貨指數,TSI指數是英國期貨價格指數。

  一般來說普氏價格指數使用率最高,但是卻針對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鐵礦石公司使用,這是因為三大公司供貨量大,而且鐵礦石品味相對較高,質量較好。

  萊納斯公司用的偏偏是TSI指數作為指導價,他們的鐵礦石絕大多數也都在倫敦期貨交易所進行交易。

  這時真是湊巧了,萊納斯公司雖然規模不算小,但是在三大鐵礦石公司面前,還是不夠瞧的,而且因為他們的鐵礦石品位達不到62%,所以普氏價格指數根本不帶萊納斯公司一起玩。

  而英國曾經是澳大利亞的宗主國,萊納斯公司的創始人恰好就是英國上院的大貴族。而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就是李大老板的“老朋友”——目前渣打銀行的第二大股東,英國巴克萊銀行。

  幾個月前,李月祺分別從港城鄭家、新加坡淡馬錫財團,和二級市場中一共收購了渣打銀行44%的股份(表面上是34%)。李月祺早就想把巴克萊銀行手中16.8%的渣打銀行的股份收入囊中,這樣奇跡投資就可以徹底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銀行。

  可是巴克萊銀行的股東都是死硬分子,寧可退出人民幣結算體系,也不肯向奇跡投資出售渣打銀行的股份。

  當時李大老板無奈,只能忍讓,暫時放棄了從巴克萊銀行那里收購渣打銀行股份的想法。現在好了,又碰上巴克萊銀行這群木頭腦袋的家伙,那就新賬老賬一起算,除了要從萊納斯公司手中收購馬來西亞的稀土加工廠之外,還要讓巴克萊銀行交出渣打銀行的股份。

  自從海外金融市場上忽然傳出華國可能通過投資刺激經濟發展的消息以來,不單單是鐵礦石價格立刻躥升,倫敦期貨交易所的其他有色金屬合約價格,也都出現較大漲幅。

  其中倫敦銅的價格從5122美元/噸在短短3天的之內漲破6000美元/噸,李月祺知道,巴克萊銀行向來是倫敦銅期貨的最大莊家,沒有之一,這是因為倫敦銅的結算就是在巴克萊銀行結算的。所有參與期貨炒作的,炒家不論賺錢還是賠錢,都必須在巴克萊銀行最終平倉。

  根據巴克萊銀行自己的報告,在巴克萊銀行的倉庫里,至少擁有至少20萬噸的精銅儲備,專門用于期貨交割。

  李月祺知道想要對付巴克萊銀行這種世界頂級的超級大銀行,憑借自己的資金肯定還是夠的。所以他就必須等巴克萊銀行自己犯錯,而華國將會進行經濟刺激這種謠言,就是在給萊納斯集團和巴克萊銀行制造犯錯的機會。

  這段時間以來,華國的一些鋼鐵企業去澳大利亞購買鐵礦石,都被澳大利亞的礦業企業反復刁難,要知道鋼鐵企業和鐵礦石供應商簽的合約都是長約,為了保證雙方的利益,也保證鐵礦石價格不至于隨著期貨漲跌而大幅波動。

  所以鋼鐵企業往往會與鐵礦石供應商協商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合約價格,在至少一年或者半年時間內,不論鐵礦石價格如何波動,都必須按照合約價格供貨。

  華國鋼鐵企業與澳大利亞的幾家鐵礦石供應商的價格是2016年年的底商定的,當時因為華國經濟下行,發改委對于鋼鐵等高耗能企業也趁機實施了限制。

  2016年年底的時候,不論是普氏鋼鐵指數鐵礦石的價格,都處于2011年以來的最低點,鐵礦石的基本到岸價已經跌至2007年以來的最低點,約為323人民幣/噸。而倫敦TSI價格指數也跌破30美元/噸,最低跌至美元/噸。(鐵礦石本身不值錢,主要是運費太貴了,我們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除了因為他們鐵礦石品位高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離我們近,運費相對便宜。但即使如此,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運到華國,運輸成本也占到了總成本的至少四成。)

  這個價格已經跌破了很多澳大利亞企業的開采成本價,但是華國的鋼鐵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65%,是全世界鐵礦石的唯一大買主。其他鋼鐵生產大國,如印度、毛子、老美等國家,他們自己就擁有非常大的鋼鐵儲量,幾乎很少購買澳大利亞或者巴西的鐵礦石。

  而韓國和霓虹國的鋼鐵企業,大多數是以特種鋼的精加工為主,所以他們大多數是從華國購買粗鋼之后再回國進行加工,這兩個國家對鐵礦石需求也不大。

  而西歐的幾個發達國家,因為距離澳大利亞太遠,運費上不合算。所以他們的鐵礦石大多數是從非洲大陸,尤其是南非、納米比亞等幾個國家購買鐵礦。

  所以澳大利亞的幾家鐵礦石供應商見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也都起了些歪心思。

  希望借著華國馬上就要搞經濟刺激的消息,就算無法撕毀2016年年底與華國鋼鐵企業簽署了供貨協議,也希望可以趁機減少供貨量,對于華國加大的需求,那最好就是重簽協議的機會了。

  華國的鋼鐵企業面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企業耍無賴的行為,頓時義憤填膺,他們從未聽說過什么華國要搞經濟刺激的明確消息,反倒是聽說華國可能要搞供給側改革和去產能的消息。

  現在好了,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企業想要減少出口量,那他們正好也可以趁機解套,順著這些企業的意思,也趁機減少了進口量,讓澳大利亞人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