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周土地公 > 第558章 給大家一個驚喜
  時間一天天流逝,每天都有新的氣象。

  長卿的棋館已經走上正軌,每天都有幾十號人在棋館中下棋,多的時候有上百號。

  會員數量一點點達到五百,隔三差五都能賣出去一副兩幅圍棋、象棋。

  瑯琊王氏也在姜國安頓下來,有了自己的宅院、仆人。

  他們沒有營生的門路,岳川又讓梁滿倉給王宅運了一馬車的糧食,還有綢緞、布匹、炭火等生活物資。

  為了防止有什么遺忘,岳川又留下一萬姜錢,讓他們自己采買。

  這一番操作下來,瑯琊王氏在生活上徹底無憂了。

  也許,單憑自己的努力,瑯琊王氏也能得到這般富足優渥的生活,但那意味著三代人甚至五代人的苦熬。

  而現在,他們不用為了柴米油鹽費心,一門心思鉆研學問、教育后輩,向著“出將入相”的“出將”努力。

  對于瑯琊王氏而言,這是一個災年。

  但對于王建父子五人而言,這又是一個豐年。

  一個否極泰來、破而后立的轉折點。

  一個由死向生、浴火涅槃的新起點。

  馬上就是新年了,王氏父子五人決定,今年要好好過,以后的每一年都要好好過。

  同樣想法的還有很多人。

  這是特殊的一年。

  也是嶄新的開始。

  新的一年,總是讓人充滿期待。

  唯一不開心的就是土地廟里打黑工的精怪們了。

  春天來了的話,土地廟還會賑濟災荒嗎?

  自己還能整天守在暖烘烘的爐火邊上嗎?

  到了外面,又得勞神費心的捕獵,睡覺也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精怪們愛上了打工。

  包吃包住的生活太好了,最重要的是暖烘烘的爐火。

  一時間,精怪們都盼望著寒冬不要過去,春天不要到來。

  岳川掐算了一下時間,“馬上就是除夕了,快過年了。”

  按照上輩子的習慣,除夕應該放鞭炮,即便不放鞭炮,也弄一些竹子燒。

  用火燒竹竿的話,會發出“噼里啪啦”的爆響,這也是“爆竹”一詞的由來。

  爆竹沒什么技術含量,岳川想弄的話很簡單。

  就算化學爆竹不行,這不還有玄學爆竹嗎?

  “掌心雷來一串,絕對夠勁。實在不行,還有五雷轟頂。”

  “咦,不對!除夕是為了驅趕年獸,其實就是用火光和聲音驅逐、驚嚇山精野怪。但是……精怪們放鞭炮是為了驅趕誰?”

  精怪們對雷聲是天然的恐懼。

  岳川回想起自己剛穿越時,大黃就被雷聲震得昏厥過去,直挺挺的躺在地上。

  碑王、煙王也都是怕挨雷劈,這才找到自己,尋求功德。

  上次給灰家的老鼠們上課,隨手招了一道掌心雷,灰家成員集體昏倒。

  岳川想了想,還是決定把爆竹整出來。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上輩子的教訓。

  當時官府以污染大氣、保護環境為由,禁止新年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禁止清明期間燒紙燒錢。

  然后就是各種整頓、罰款。

  各單位搬著桌子板凳,拿著擴音器在路口宣傳“禁燃禁放”。

  結果,新冠來了。

  岳川上輩子只是普通人,參不透其中的關聯,也不敢亂說什么。

  只是吧,總覺得這事情來得太巧了。

  岳川沒有使用木炭、硫磺、硝石制作爆竹,而是使用符篆。

  之前制作符篆都是用的符紙。

  說是紙,卻跟紙一毛錢關系都沒有,而是植物芯材、玉石粉末、骨骼膠質等熬煉的混合物,像切羊肉卷一樣,刨成一片一片,再在上面畫符。

  岳川受到上輩子影視劇的影響,總覺得畫符就該用毛筆蘸朱砂,畫在黃紙上。

  心血來潮之下,岳川準備齊了工具,嘗試畫一道轟雷符。

  耗費一份香火之力,在巴掌大小的紙張上繪制一個轟雷符。

  提筆,紙上立刻朦朧起一道盈盈的紫色光芒。

  岳川捏著紙符抖手一震,轟雷符瞬間被引動,無火自燃。

  “去!”

  朦朧的紫光瞬間飛出十步開外,然后“砰”一聲爆開。

  嗯……

  就是“砰”一聲,沒了。

  威力的話……

  大概比擦炮強一點,又比小開門弱一點。

  “原版的轟雷符,一擊能把百年道行的精怪、鬼物打得尸骨無存。使用朱砂、麻紙畫符,威力縮減了百倍不止。”

  “不過……聽個響足夠了。”

  于是,岳川繼續埋頭畫符,打算除夕夜給眾仙家來個驚喜。

  這時候,外面一陣腳步聲傳來。

  “師父!成了!成了!我們成功了!”

  岳川連忙把紙筆收起來,整理好表情,等待胡二的到來。

  “什么成了?”

  “師父,您還記得數月前您讓我們研究搪瓷嗎?”

  搪瓷?

  岳川回憶起來。

  當時溫室大棚全部封頂,玻璃制品需求不大,所以就降低了產能。

  不過精怪勞力不能因此遣散,就給它們重新找個活。

  技術難度不高,卻又非常實用,而且土地廟這邊立刻就能投產的項目……

  岳川想來想去,想到了搪瓷。

  搪瓷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跟陶瓷差不多。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是指表面有無機玻璃釉質的瓷器。

  搪瓷則是指表面有無機玻璃釉質的金屬器皿。

  這兩種東西在原理上非常相似,就是給器皿弄上一層玻璃釉質的外皮。

  瓷器比陶器的好處就是,有了這一層玻璃釉質后,外表更加美觀,顏色和圖案更加絢麗,更能覆蓋陶瓷燒結時產生的氣孔,增強陶瓷的氣密性和防水性。

  但是瓷器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易碎。

  只要磕一下碰一下,基本就是報廢了。

  而搪瓷具有陶瓷的優點,卻又彌補了陶瓷易碎的缺陷。

  搪瓷的內膽是鐵質的,掉在地上也就是“哐當”一聲,彈起來翻個身,再“滴溜溜”旋轉幾圈,就是不碎。

  也正因此,上輩子的世界里,搪瓷制品紅極一時,甚至是走紅了一個時代,陪伴了至少三代人的成長。

  那段時期的人,幾乎都是被搪瓷碗、搪瓷缸喂大的,小孩洗澡也都是往搪瓷盆里一按。

  尤其是帶著“獎”字的搪瓷杯子,甭提了,走到哪端到哪。

  而現在,胡二手中端著一個搪瓷盆,盆里摞著一個搪瓷碗,搪瓷碗里還有一個帶蓋的搪瓷杯。

  “師父!按照您說的,我們終于試驗成功了!”

  岳川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竟然真的成了!

  搪瓷確實不是什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

  跟陶瓷相比,搪瓷更是渾身上下散發著土味兒。

  而且,搪瓷表面的釉質無法像陶瓷一樣緊密的融合在一起,隨著時間推移,表面釉質出現裂紋后,內部的金屬材質會產生銹蝕,非常難看。

  上了年頭的搪瓷制品,邊緣處總會變成鐵銹的顏色,其他部位也有大塊小塊的銹斑,就像人身上的老年斑一樣。

  可即便如此,岳川還是非常喜歡搪瓷。

  無它——便宜、耐用。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促進鋼鐵冶煉的發展。

  齊桓公時代,管仲就提出了“鹽鐵專營”,將鐵制品的冶煉和買賣收歸官府。

  但是這條法令存在感極低,原因就是,當時的冶鐵業非常落后,冶煉出來的鐵也非常脆。

  說好聽了,這叫生鐵,說難聽了,這就是涂了色的煤渣,跟日產車一樣,一碰就碎。

  所以在春秋時代,銅器才是主流,鐵器根本沒人關注。

  也就是到了戰國時代,鐵器的冶煉工藝一點點提升,逐漸有資格成為農具了。

  但戰場上的武器,依舊是銅器。

  也就到了漢代,鐵器才真正超越銅器,逐漸取代前者。

  而金屬冶煉是工業的基礎。

  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重要標準就是鋼鐵年產量。

  從春秋到漢代,這漫長的,幾近千年的時間里,鋼鐵產業一直發展緩慢。

  究其原因,是工藝。

  而工藝發展緩慢的原因就是無利可圖。

  煉出來的鐵質量差,連打造農具的資格都沒有,賣不上價錢。

  如此一來,人們自然更傾向于投入成熟的銅器冶煉,而不是去搞鐵器冶煉。

  這就跟新能源時代,油車依舊堅挺是一個道理。

  岳川上輩子的世界里,國家要發展工業,要提升鋼鐵產量。

  但受制于技術,冶煉出來的鋼鐵品質低,干啥啥不行。

  咋辦?

  回爐重造?

  費時費力,還不如拿鐵礦石重新冶煉來得劃算。

  這些造出來的“廢鐵廢鋼”總得消化掉吧。

  正好,造搪瓷。

  高品質的鋼鐵去造飛機大炮,低品質的鋼鐵去造盆盆罐罐。

  如此一來,老百姓得了實惠,工廠得了資金,能夠繼續擴大生產、提升技術,鉆研新技術。

  這個道理放在大周的世界里也一樣適用。

  土地廟這邊依靠灰家,可以冶煉出高精尖的特殊鋼材,制造鋼筆尖,制造獨輪車的車輪等。

  但是想要建立起工業體系,鋼鐵產量都是“萬噸”為單位。

  噸,前面還有個萬。

  所以,必須得繼續擴大產能。

  擴充產能的過程中,必然會伴隨“小高爐土法煉鋼”這種陣痛。

  在從無到有的摸索中,必定會產生大量低品質的鋼鐵。

  怎么消化掉這些鋼鐵才是重中之重。

  而搪瓷,就是岳川的答案。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