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帝國再起 > 第九章 效馬骨(四)
  陳凱離開了虎節堂,鄭成功與那兩個武將之間的討論卻并沒有因此而結束。甚至可以說,原本他們就正在此間商討軍務,恰恰是陳凱的出現暫且將其打斷。

  “聽著口音,確似北地人士,只可惜當初沒有跟那些老西兒打過什么交道,卻也一時不敢確定。不過,山西遠在萬里之外,已是皇明的北方邊地省份。就這么一個人,兵荒馬亂之中,一路南下,就算是有運河之便,也需要莫大的勇氣、能力以及運氣。”

  “不行,就殺了。省得萬一是個細作,反倒是壞了大事。”

  鄭成功下手的兩個武將,一個四十出頭的樣子,中等身材,面相忠厚,另一個則顯然還要年長幾歲,身材矮胖,腰圍甚大,面露兇相,看樣子似海盜遠多過經制武將。

  這二人,坐在右手的那個中等身材的叫做洪旭,爵忠振伯,去年隨鄭成功南下南澳的部下中便是以此人為首,最是鄭成功的心腹重將。而坐在左手邊的則是原本的南澳副總兵,前不久剛剛被鄭成功晉升為南澳總兵的陳豹,軍中諢號三尺六,只是不知是說他的身高,還是講他的腰圍。

  上一任南澳副總兵不是旁人,正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陳豹能夠在其后接任此職,足見其亦是鄭芝龍的心腹。此人在隆武朝賜爵忠勇侯,地位自是不同。也正因為是鄭芝龍的心腹,當鄭成功去年帶著九十幾個部下來此的時候,陳豹也毫不猶豫的將兵權拱手相讓,如今亦是鄭成功的心腹重將。

  出于為主帥分別、謀劃的基本原則,洪旭有些懷疑陳凱的說辭,陳豹則直接提出了將其除掉以免后患。

  此時此刻,決定權自然在鄭成功的手中,只是鄭成功早早就已經下定了決心,自是不會輕易動搖:“這是最近半年第一個投奔于我的讀書人,就算沒有功名,起碼讀書識字,更何況此人能夠引經據典,當非俗類。就算乃是個無能之輩,優待其人也可以引來更多的讀書人投效。退一萬步講,真的是個細作,身在海島,我若以誠相待,當也可讓其轉而為我所用;就算不能,他一書生又能逃得出去?”

  “那他若根本不是什么讀書人呢?”

  “他不也沒說過他有功名嗎?”

  由于識字率的問題存在,陳凱便有了天生的優勢,再加上其人能言善辯,也曾引經據典,更是對那個少年開蒙的說法有所印證。此時此刻,鄭成功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洪旭和陳豹對視了一眼,也立刻對鄭成功的看法表示了認同。至于下屬該做的事情,自也是要做的,無論是防備,還是其他的什么。

  事實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鄭芝龍背叛隆武皇帝降清,鄭成功卻在南澳偏僻之地起兵反清,雖然從陳豹手里繼承了鄭芝龍的些許實力,又是伯爵之身,但是他的身份決定了士大夫中看好滿清的不愿意為這么個“不識時務”的抗清之輩效力,愿意為明廷效忠的也未必看得上這么個叛徒之子。

  說句明白話,現在的鄭成功,最是尷尬的時候,在世人眼里就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此間能有個讀書人慕名來投,已是莫大的喜事,哪還有心思挑挑揀揀的。當然,就算是想要挑挑揀揀,他也須得有那個到萬里之外的山西去調查的能耐才行。

  這件事情就暫且這么決定了,大堂里的話題又重新回到了陳凱到來之前。去歲鄭芝龍降清,為端重親王博洛擄走,但是鄭成功托庇于鄭鴻逵,擺脫了鄭芝龍的掌控。此后數月,鄭成功一直在南澳島上練兵,到了昨天,大抵是清廷得到了切實消息,所以派人到此送了一份勸降的書信過來。

  清廷的話里話外,無非是拿鄭芝龍作為要挾,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雖說鄭芝龍降清時鄭成功已經表明了態度,但是當清廷真的如此施為,他也免不了要在這痛苦中進行新一輪的抉擇。

  這是近期鄭成功所部最重要的事情,他們昨夜便商議良久,最后卻也沒能拿出個兩全其美的方案來。此番在虎節堂中,原本還是在商議此事,后來還是被陳凱的到來打斷了一下,或許于他們而言,亦是緩上一二,重新整理思路的過程。

  此時此刻,陳凱已經離開了這里,新的問題有了初步的應對,鄭成功很快就發現了,那本來還讓他撓頭不已的老問題,似乎也真的迎刃而解了。

  談過了陳凱的安置,鄭成功派人喚來了福建巡撫衙門的那個使者。當著使者的面,在案上寫起了回書。只是此處并非是正常答復的行文模式,鄭成功卻是當即做了一首詩出來,借此來坦明心志。

  “天以艱危付吾儔,一心一德賦同仇。最憐忠孝兩難盡,每憶庭闈涕泗流。”

  寫到此處,心中那份對于忠孝不能兩全的苦痛已分明于筆下。但是鄭成功細細看了看,似乎卻并不滿意,卻也沒有重新寫就,干脆就在詩文的下方加上了一個注腳:“太師為滿酋誘執,迫成功降。再四思量,終無兩全之美。痛憤兒不欲生,惟有血戰,直渡黃龍痛飲,或可迎歸終養耳。屈節污身不為也!”

  “拿著此信回去,這就是吾的回答。”

  使者告辭而去,鄭成功也簡單的向陳豹、洪旭二將表明了心意。鄭芝龍的身份特殊,使得他們不得不謹慎再三,如今鄭成功不改初衷,這是他們所愿意看到的。定下了這個基調,有些事情便可以重新拿到牌面上進行商討。

  同樣是由于鄭芝龍降清,當時博洛逼迫鄭芝龍寫書信給鄭氏集團的眾將,勸他們跟著他一起降了清廷。對此大多是的福建明軍都遵照其人的命令,就此改換了門庭,但也有幾個例外的,比如鄭成功,比如鄭鴻逵,再比如鄭彩、鄭聯兄弟。

  鄭彩、鄭聯兄弟,這二人是鄭芝龍的族侄,鄭成功的族兄,如今盤踞鄭芝龍當年的大本營中左所,也就是廈門,海貿也基本上被其控制,兄弟二人麾下大軍更是不下四萬之眾,乃是繼續抗清的鄭氏集團各部中的實力最強者,沒有之一。

  數日前,鄭彩派人邀請鄭成功聯手進攻海澄縣城,那里是廈門的門戶要地,鄭彩有心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對于鄭成功,則是表示了攻陷海澄后繳獲上可以多分出一些。

  鄭成功接手了南澳協的部隊,這個協原本的編制是兩個營,一曰廣東,一曰福建,正合此處地處閩粵交界,有協防兩省海疆的職責。奈何原本就只有兩千人的編制,再拋開吃空餉的惡俗,實則也就一千多兵,饒是鄭成功招募了大批新兵,其兵力也不過只有三四千人,連鄭彩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物資上更是只有些總鎮府的庫底子,少得可憐,鄭彩的提議對他們亦是頗有誘惑力。

  “國姓,末將聽聞,鄭彩改奉魯王為主,那廝定是打算借著魯王的虎皮來繼承太師的基業。此人,不可不防。此去,恐怕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啊。”

  “九峰說的沒錯,就是這么回事。”陳豹拊掌而起,繼而甕聲甕氣的說道:“按照祖宗的規矩,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太師北上,按道理也應該是國姓帶著大伙謀生路,輪得到他一個通譜過來的族侄嗎?”

  鄭芝龍父子出自石井鄭家,鄭彩、鄭聯兄弟則是出自高浦鄭家,按照《石井本宗族譜》中記載,鄭氏南安始祖隱石公鄭綿曾居高浦鄭氏聚居過的三山,但那也是唐德宗光啟年間鄭氏入閩時候的事情了,或可算是“五百年前是一家”。所謂族侄實際上不過是一種拉攏的手段,而非真的有切實的血緣關系。

  鄭氏集團稱霸閩粵沿海,如今沒了首領,下面的各方實力派便各有各的心思。洪旭和陳豹的揣測,并非空穴來風,此前唐魯之爭,鄭家是一力擁戴唐藩的,早已把魯藩得罪慘了,現在鄭彩反過來又改奉其為主,若說沒有別樣心思,只怕就連隆澳海里的宅魷都是不信的。

  這個問題在清廷使者抵達前就已經商議過多次,現在問題又重新回到了原點。海盜之間互相吞并本就不是什么新鮮事,現在鄭彩的實力強大,乃是最有機會重新統一鄭氏集團的勢力,而從禮法上鄭成功卻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卻也不由得陳豹和洪旭二人多想。

  二人都不認同此事,按照他們的設想,還應當是鄭成功帶著他們單干。這種心思在這個微縮版的鄭氏集團中并非沒有支持者,就連鄭成功也還沒有下定決心,此間被陳凱的事情一打岔就更是變得沒了頭緒。

  說來說去,好半天也沒有討論出個結果。就在這時,管家鄭三帶著那個小廝卻回來復命,將隨陳凱去送別林家兄弟時所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詳細復述了一遍。

  “他把二十兩銀子全給那兩個獵戶了?”

  “那只破草鞋他竟也貼身收好了?”

  得到了這么一個結果,陳豹和洪旭對視了一眼,隨即便看向鄭成功。而此時,鄭成功的嘴角上卻難得的撇過了一絲笑意。

  “重恩義,輕財貨,這倒是個妙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