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帝國再起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蝴蝶(完)(二合一大章)
  炮火轟鳴,八旗軍冒著硝煙便吶喊著殺了上去。明軍這邊早在清軍有所異動時就已經做出了反應,待到火炮上前,當即便在基層軍官們的率領下退了下去。

  飛馳的大小炮子將木柵擊得千瘡百孔,更有甚者直接將木柵轟倒在地。饒是退得及時,明軍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傷亡。所幸的是,待到清軍沖入營壘之際,早已進行過相關訓練的明軍在軍官們的指揮下迅速結陣,清軍穿過硝煙、推倒木柵,看到的依舊是一個又一個的明軍大陣。

  清軍迅速的結陣,并且很快便展開對這幾個鎮的猛攻。不同于方才的提標,杭州駐防八旗的漢軍旗俱是征戰多年的老卒,甚至很多都是清軍入關前,乃至是漢軍旗組建時就已經征戰多年的銳士。僅僅是剛一交鋒,清軍便立刻展現出了極其強悍的武藝和默契的配合,饒是明軍憑三人一組的盾陣相抗衡,一時間竟也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力,全無還手之功。

  封建軍隊交戰,即便是陣型擁有優勢,武藝上的優劣對于戰斗力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即便如戚繼光的鴛鴦陣,對各兵種的武藝招數都有著嚴格的規定。更何況明軍哪怕是屢戰屢勝,絕大多數的士卒也不過是從軍短短幾年而已,面對這些動輒十多年的積年老卒們,其情狀可想而知。

  明軍的右翼還在勉力支撐,只有對上提標的明軍反倒是還占著一些優勢。與此同時,明軍的左翼那邊,中提督甘輝親率大軍也已然與施瑯、馬進寶二人的綠營相接觸,明軍的猛烈攻勢反倒是右翼戰場的一個反轉似的。

  “生擒叛徒施福,全殲漢軍旗!”

  甘輝的寶劍直指,帥旗前壓,戰鼓聲的節奏將主帥的意志傳達到了每一個明軍的腦海之中,只在轉瞬間,明軍的攻勢便更加猛烈了起來。

  施福和馬進寶在一開始就是攔截的任務,也早早的便打出了嚴防死守的架勢來。然而,面對明軍三人一組的盾陣,這些綠營兵的處境很是難受,莫說是還手之力了,就算是招架之功乍看上去也是沒有哪怕半分。

  匆匆的派出了騎兵到側翼騷擾,奈何收效甚微。很快的,在護衛中鎮和援剿中鎮越過營壘的同時,大隊的明軍騎兵從營壘處殺出,繞過了兩鎮前進的步伐便直奔著此間殺來。

  清軍的攔截部隊幾近八千之眾,可尤是如此,在面對六千明軍的猛攻之下卻依舊是難以招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明軍的后續部隊在不斷的跟進,僅僅是護衛中鎮和援剿中鎮就足以將這兵力差距徹底抹平,更別說是明軍跟進的騎兵以及戎旗鎮了。

  攔截部隊的崩潰僅僅是時間問題,清軍所依仗者,無非是漢軍旗的快速突破,一旦漢軍旗先行突破明軍的右翼,那么很快可以影響到左翼戰場的局面。

  此時此刻,施福和馬進寶還在苦苦支撐著,但是在明軍的右翼那里,遭遇了提標和漢軍旗的車輪攻勢,營壘中部的右提督等鎮已經有些支撐不下去了,尤其是禮武鎮那邊,本就是一個營頭擴充起來的,新兵比例較大,在這樣猛烈的攻勢下更是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

  “去向黃提督報告,咱們可能撐不了太久了。”

  陳俸早前是鄭彩的部將,剛剛轉隸過來時得不到太大的信重,但是憑著一次次的戰功,鄭成功對他也沒有絲毫的歧視,功賞、升遷、擴編,一樣不差,這使得他也早有了效死之心。此刻戰局危急,向黃廷求援的同時,他也將將旗前移,帶著親兵便壓了上去。

  將主有了身先士卒的表現,禮武鎮當即便是士氣大振。奈何未及片刻,一支冷箭從一個刁鉆到了極致的角度射來,直插陳俸的咽喉,這員曾和甘輝配合以不足清軍半數兵力卻反將其擊破的虎將便瞪大了眼睛,徑直的倒了下去。

  “陳俸死了!明軍敗了!”

  短暫的錯愕,明軍頃刻崩潰。撕開口子,從而破壞掉明軍右翼的整體防御,這是應有之義,清軍的作戰經驗豐富遠勝明軍,一旦發現了這般的突破口,當機立斷的便直接就此發起了更加凌厲的攻勢來。

  明軍的禮武鎮兵敗如山倒,陳俸的帥旗很快就被清軍砍倒在地。下一刻,幾乎可以預見到明軍的全線崩潰即將到來,而就在這個當口,右翼后續的部隊卻全線壓上,尤其是禮武鎮后方的左先鋒鎮更是一馬當先。

  “潰兵有沖擊本陣者,格殺勿論!”

  柯宸樞的死命下達,明軍毫不猶豫的便將沖到近前,妄圖穿陣而過的幾個明軍潰兵格殺當場。

  由此前車之鑒,潰兵哪怕是慌不擇路,其絕大多數的也同樣是連忙向左先鋒鎮的兩側逃去,哪還敢再到陣前。

  清軍的追擊迅猛,左先鋒鎮也迅速的發起了反沖鋒。不斷有潰兵死在了明清兩軍的夾擊之中,但是這時候誰也顧不上這些了,因為一旦心慈手軟,很可能就會被對手驅使著潰兵沖垮陣型,明軍如此,清軍也同樣如此。

  憑著百戰老卒較多的優勢,左先鋒鎮在嚴苛軍法的鞭笞之下,狠狠的與清軍撞在了一起,戰況當即便陷入到了膠著之中。

  左先鋒鎮是絲毫不遜于戎旗鎮的明軍精銳,這一點無需施福的解答,金礪透過那些情報也早有心理準備。奈何,這支明軍精銳的堅韌卻還是讓他大感撓頭,雙方的交鋒越演越烈,很快的他更是接到了清軍的射手命中明軍右翼主帥黃山的消息,但是黃山負傷后卻并沒有退下去,反倒是發了狂似的大呼鏖戰,明軍的士氣竟是不降反升。

  “這樣下去只怕是不妙啊。”

  金礪和劉之源都是征戰沙場多年的宿將,戰場經驗之豐富,絕非是那些明軍將帥所能比擬的。此刻清軍攻勢受阻,進展遲緩,處于防御的那一邊更是即將面臨著更大規模的攻擊。二人僅僅是對視了一眼,無需言辭,劉之源便立刻轉身,招來了三個牛錄到施福、馬進寶那里壓陣。而他們這邊,則已經很難在加大兵力的投入了,只能寄希望于施福和馬進寶能夠多堅持些時間,起碼堅持到他們破陣為止。

  漢軍旗的援兵抵達,兵力雖少,但卻極大的鼓舞了那些綠營兵的士氣。明軍一時間無法實現有效突破,而清軍那邊也同樣是如此。

  這顯然不是什么好事情,倒不是明軍的兵力更為占優那么簡單,而是因為金礪已經把除了騎兵外的絕大多數部隊都投放在了戰場,而明軍那邊的戎旗鎮則還在列陣前進的路上。換言之,他已經沒有了實現快速突破的可能,甚至連預備隊都已經沒有了!

  “把楊提督叫來。”

  楊名高還在指揮著福建提標維系漢軍旗的兩翼,但是面對明軍的猛烈反擊,他們也同樣是顯得招架無力。這源于小盈嶺一戰的舊傷尚未痊愈,部隊新兵太多。而此時,他也正在焦急的時刻,卻為金礪傳喚了過去。

  “楊帥,你是個漢軍旗人!”

  這身份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人盡皆知的,金礪說得斬釘截鐵,楊名高對上居高臨下的目光,口干舌燥,強咽了半口空氣過后,便立刻應了下來。

  接下來,提標開始重新接管戰場,楊名高給出的理由的漢軍旗的攻勢受挫,需要暫且退下去重新調整進攻方向。而明軍這邊,幾近苦戰,也已經露出了些許疲憊,反撲的力度也要小于預期。

  這邊的戰線還在重新調整,金礪和劉之源則焦急的注視著明軍左翼那邊。在那里,戎旗鎮的大軍越來越近,施福和馬進寶的清軍已經瀕臨崩潰,甚至就連那三個牛錄的漢軍旗兵也都親臨第一線與明軍激戰。

  那里的戰線怕是維系不了多久了,這樣的心思剛剛冒出,豈料遠處的一陣驚呼,馬進寶所部竟率先崩潰,連帶著施福的部隊也受到了波及。

  “沒時間了,快撤吧!”

  劉之源想得明白,金礪何嘗不懂。二人默契非常,劉之源當即抽調了近半的騎兵出擊,前去騷擾明軍的左翼追兵,而金礪也立刻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清軍騎兵四出,沒有投入戰斗的漢軍旗以著牛錄為單位,在騎兵的掩護下節節且戰且走。他們是打老了仗的了,這方面的經驗也遠比其他清軍來得更加豐富。此刻有秩序的陣前撤退,福建提標以及那些尚未與明軍脫離戰斗的漢軍旗牛錄卻立刻陷入到了明軍的圍攻之中,尤其是那些深入營壘的清軍,再想要退出來談何容易?

  明軍很快就在兩線皆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清軍潰敗已成定局。倒是那金礪和劉之源,憑著騎兵的數量加質量優勢,很是親自帶隊的沖殺了幾輪,好不容易的才擺脫了明軍的追兵,但是隨行的三支綠營兵卻只能自求多福了。

  戰斗打到了現在的這個份上,其實從一開始就與歷史上的那次鳳巢山之戰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那一次,鄭成功圍困漳州數月,兵鋒已顯頹勢,不過在清軍針對左翼的首輪進攻之中卻還是擊潰了對手。奈何待到清軍收斂潰兵,轉而攻打右翼之時,明軍火器齊射,突然卻刮來了一股大風,使得硝煙將明軍陣線籠罩。視線受阻,清軍當即派出騎兵突擊,席卷明軍右翼,明軍且戰且退,但是等到收斂潰兵之際,卻還是落了一個損兵折將的結果,包括右提督黃山、禮武鎮陳俸、右先鋒鎮廖敬、親丁鎮郭廷、護衛右鎮洪承寵等大批高級將領陣亡。

  但是這一次,那股突如其來,使得清軍“又一次”贏得莫名其妙的妖風不曾出現,其原因在于交戰的時間提早了一個月,且地點從漳州的鳳巢山變成了泉州的鐘厝。導致其改變的最重要因素,則是鄭成功實現了對漳州府城的快速攻陷,以及陳錦在福建戰局加倍惡化的情況下的提早遇刺。

  至于鄭成功之所以能夠快速的攻破漳州府城,究其原因還是那幾門副銃導致了明軍攻城火炮的規模化。更加在于,某個始作俑者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竟然還做了一個不經意的示范……

  戰后,雙方均表示在此取得了大捷——清軍方面,平南將軍金礪聲稱陣斬明軍禮武鎮總兵官陳俸,打傷明軍中提督甘輝、右提督黃山、親丁鎮總兵官郭廷、左先鋒鎮總兵官柯宸樞在內的大批將領,斬殺無算;而明軍這邊則宣稱擊退了八旗軍的猛烈攻勢,擊殺包括福建提標副將韓尚亮、漢軍鑲黃旗甲喇章京鄧長春、漢軍正藍旗牛錄章京王國輔、漢軍鑲黃旗牛錄章京秦繼武在內的大批中高級將領,激戰和追擊共斬首不下三千,俘虜、繳獲無以計數。

  鐘厝之戰最終以明清兩軍解除接觸,清軍退出戰場,撤往興化府休整以宣告結束。從雙方的宣傳上看,這無疑是一場“雙贏”的戰役,雙方均取得了輝煌的戰果。至于事實如何,單看清軍丟下大批綠營倉皇退兵,以及明軍沒有進一步的向興化府方向進軍就能夠看出來,其結果無非是兩敗俱傷。

  金礪那邊已經連夜寫了請罪的折子,請求清廷立刻補充漢軍旗的損失,同時調派浙江、江南的大批精銳綠營南下助剿。這無疑是需要大量時間的,而鄭成功那邊則顯得簡單多了,活下來的將士獲取了大量的戰斗經驗,戰斗力直線攀升,陣亡的則直接從那二十八營的后備部隊里抽調,盡可能快的補充損失。

  雙方都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舔舐傷口,而鄭成功在戰后更是連續下達命令,有關于撫恤的、有關于按照大敵賞格進行戰功賞賜的、更有晉升柯宸樞為左提督的升賞。當然,這也同樣少不了要向朝廷報功的,因為桂林大捷的消息前不久經廣東已經傳到了軍前。

  “讓沈中丞帶著他的那些救護兵過來。另外,給陳總制回信,就說他的計劃,我同意了——照著現在的情況來看,下半年再想有大動作,就得看廣東那邊的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