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帝國再起 > 第二章 永歷十一年(一)
  永歷十一年三月二十三,零丁洋畔的南洋天妃廟,從咨議局投票確定了褒封的請旨開始,經過了長達數月的修繕和擴建工作,在前不久總算是大致完成了主體的擴建工作。

  按照整體的設計思路,建筑群仍舊矗立于大角山南麓,山上郁郁蔥蔥,綠意盎然,原本的林木少有破壞不說,更是設法從他地移植了一些樹木過來,將建筑群環抱于大自然之中。

  宮殿的樣式是照搬湄洲媽祖廟修建的,那里是媽祖的家鄉,那座媽祖廟亦是全世界媽祖廟的祖廟,故而如此。

  為了確保工程的有效展開,陳凱特意從福建請了負責維護、修繕湄洲媽祖廟的工匠與廣東的工匠協作。至此時,筆直、高大的承柱插入精雕細刻的柱礎之中,將巨大的梁木支撐起來。中式的梁柱結構,青磚紅瓦,顯得莊嚴肅穆。

  建筑群主要由獻殿、正殿和寢殿構成。三殿之前,是為山門,門內殿堂里供奉著千里眼和順風耳的塑像,分別侍立于兩側,因為民間傳說他們被天后收復,成為給漁民預報海浪風濤信息的神靈。

  山門再往前就是牌坊,上書著的卻并非是原本的天妃廟,而是直接寫著南沙天后宮這五個金燦燦的大字。

  字,自然是位尊巡撫且作為營造的提議和主導者的陳凱親筆,可是花了好久才練好這五個字的,光是臨摹用的紙張就不知道用了多少。如今看來,倒是功夫不負苦心人,寫得確實頗有氣魄,彰顯了天后宮的氣勢恢弘。

  不過,自家知道自家事,除了這五個字以外,其他的字寫起來依舊沒有太大的長進,書法水平的提升也僅限于這五個字而已。

  “估摸著下一步得到提升的就是名諱了。”

  陳凱如是想來,帶著一眾前來參拜的人員已經在牌坊前的廣場上等候吉時了。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媽祖誕辰,只是不似往年那般,要不官府組織,要不民間的士紳、商賈牽頭,此時此刻的廣場上已經被廣東的文武官員以及咨議局的議員們所占據,聞訊而來的其他士紳、商賈和百姓們則只能在更外圍等候。

  計劃中的建筑群尚未徹底完成,這幾個月的時間,陳凱調集了大量的工匠和民夫,加班加點,才強強的完成了三大殿、山門、牌坊、鐘鼓樓、碑亭的營造,以及對廣場的擴建和平整。

  如此大規模的營造,勢必會有勞民傷財之嫌。但是,而今之廣東卻無有任何一人發出質疑和不滿,有的只是不斷的有商賈、士紳乃至是文官武將們要捐獻財物以供營造之用。

  這,并非是陳凱的權利所致,逼迫得旁人不得不如此。說來,還是媽祖信仰在中國沿海地區的盛行,尤其是文武官員和議員們,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來自于廣東、福建這樣的身份,有數并非這兩省人物,如曹從龍那般也多是出身江浙,與大海打交道甚多,可以說是人人都信奉媽祖的。信仰深入人心,如今褒封得到了天子的批準,擴建自然是理所當然。

  銀子,捐獻自然是少不了的,廣東官場自陳凱以下的文武官員和議員們捐獻了大量的銀錢,外加上士紳、商賈們的捐款,數量頗為巨大。只是他們沒過多久就一個個的盡數被鄭成功比了下去。

  褒封之議以及營造天后宮的事情,陳凱是專門寫信給鄭成功的,鄭成功對于咨議局并沒有任何表示,但是對褒封之議和營造天后宮卻是非常贊賞,并且直接拿出了兩萬兩白銀出來,并且帶動了包括鄭泰、洪旭、陳豹等大批文武官員捐款。山門側的碑亭那里有一塊捐款的碑文,正文以下的名錄之中,最上首的就是捐款最多的鄭成功,其次才是第二多的陳凱,以及廣東、福建兩省的大批文武官員、議員和士紳、商賈們的名諱和捐獻數額。

  銀錢是不用擔憂的,鄭氏集團本就是靠海吃飯,哪怕是這些銀錢還不夠的話,只要一句話,鄭成功那里是不會有一秒鐘的猶豫的。

  除此之外,所需的名貴石料、木料以及其他材料,陳凱沒打算去真的給百姓造成負擔,干脆少什么就直接從平南王府和靖南王府那里拆,反正他們那里也都是民脂民膏,陳凱拆得是心安理得。想必,媽祖娘娘也不會愿意真的去給百姓造成負擔,那并不符合她的仁慈。

  這期間,倒是那些咨議局的議員們紛紛表示,咨議局的辦公場所乃是用靖南王府的土地和建筑修建的,于他們而言,那里用什么材料也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熱情,但是天后宮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最好的,這是絕對沒有半點兒商量余地的事情!

  這件事情,果不其然的在廣州城里傳開了,本地百姓們紛紛贊許咨議局的議員們所言乃是為國為民,至于那些漁民、海商們更是對議員們頂禮膜拜,咨議局的存在也迅速的在本地百姓心中得到了鞏固。

  咨議局的議員是參與投票褒封的,他們自然有資格與本省的文武官員們一起參拜。在廣場上等候良久,越來越多的大小船只趕到,所載著的商賈、百姓們也紛紛帶著各自的貢品神色匆匆的趕到,見得吉時未到才不由得松了口大氣。

  良久之后,吉時已到,陳凱行了禮數便帶領著文武官員和議員們拾階而上,鄭重其事的穿過了牌坊,并且向山門的千里眼、順風耳送上了貢品,祈求他們繼續為百姓預報海浪風濤。

  山門的兩側是鐘鼓樓和碑亭,鐘鼓樓里此間已經鐘鼓齊鳴,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而那碑亭里,矗立著的也并不僅僅是捐款營造的石碑,明成祖的“御制弘仁普濟天妃宮碑”以及鄭和的“天妃靈應之記”二碑分立其中,碑文記述了明三寶太監鄭和屢受天妃庇佑,完成七下西洋壯舉的經歷。

  除此之外,還有一塊“天后護國庇民之碑”,碑文上記載著的則是陳凱義救廣州和江門之戰前向天后祈求,結果兩次都是最關鍵的時刻出現了改寫戰局的轉機。一次是陳奇策的水師趕到珠江戰場,與廣州義勇合力殲滅清軍水師;一次則是江門之戰,明軍勢褪之際,陳凱突然出現在了北線,從而奠定了勝利——這,亦是天后庇佑明軍、百姓的實證。

  過了山門,即是獻殿。獻殿里面供奉著官服天后立像,另外還有四海龍王執圭在兩旁站班,顯示出天后作為海上女神的領導地位。

  仍舊是在此獻上了貢品,但正式的祭拜活動卻是在正殿舉行。于是乎,很快的這一眾人便穿過了獻殿,直入到正殿之中。那里,正是南沙天后宮的中心,陳凱踏入大殿,目光所及之處,木雕神龕中,供奉著香樟木雕,貼金的官服天后坐像,待到眾人盡皆入殿,司儀的官員確定了吉時,陳凱便大步向前,徑直拜倒在了這位神祗面前。

  “永歷四年冬月,韃虜屠戮廣州百姓,信男曾在此伏請天后娘娘庇佑艦隊掩護百姓撤離;永歷八年臘月,王師與韃虜決戰于新會縣境,信男亦曾到此請求天后娘娘庇佑王師擊敗韃虜,并向天后娘娘許以功成之日,自當向天子奏請,加天妃娘娘尊號,以彰顯天妃娘娘之功德之事。”

  “今,經廣東咨議局的百姓代表投票,一致通過,信男向天子奏請,亦請來了天子的批準。故擴建原南沙天妃廟為南沙天后宮,至此誕辰,特行祭拜。”

  言及至此,陳凱起身接過詔書,親手供奉于貢品之中,旋即重新退回原位。詔書是已經在之前的天妃廟宣讀過的,“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后”,比之兩百五十八年前的褒封僅僅是改了一字而已,但是完成了天妃到天后的過度。這一次是褒封過后的第一次誕辰,外加上主體建筑擴建的大致完成,意義非凡,是故陳凱直接將詔書獻上,日后也是要存放在天后宮之中的。

  叩拜,是陳凱帶頭進行,隨行的文官武將,從平夷侯周鶴芝、左提督柯宸樞這雙水陸武將大員以下,能夠到此的武將是一邊,以布政使王江、按察使曹從龍為首的文官又是一眾。而那些議員們,由陳凱安排也并沒有與文官武將們分庭抗禮的在另外一邊,而是位列其后,不過這也并不妨礙他們有模有樣的行叩拜大禮。

  祭祀活動講究一個禮數周全,以此向神祗表示尊崇。這也是地方官的主要工作之一,因為從封建社會的理論上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地方官作為天子權威的延伸和面向基層的代表,按道理也是應該進行這樣的祭祀活動的。畢竟,君權神授,天子對神祗的敬意亦是對自身合法性的加持,不光是地方官,就算是天子每年也都要舉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

  如果說,封建社會是自上而下的實現統治的合法性,那么咨議局的議員既然理論上是要從百姓中選舉而出,那么權利就是自下而上出現的。比之君權神授,陳凱的思路是行政當局保留執法權、讓度立法權與咨議局、由此換取合法性。如此一來,這雙方便恰恰是相反的。

  不過,現在還只是一個開始,從咨議局的議員上本身就還是從陳凱挑選過的人選中進行選舉產生的。他并不打算那么快的步入民選階段,因為他首要做的該是讓制度深入人心,而非一蹴而就。于此間,陳凱以議員代表廣東廣大百姓投票而有褒封的實現為由,議員得以登堂入室,已經是不小的進步了,他并不打算過分刺激這些文官武將。

  祭祀活動按部就班的進行著,一切完成之后,陳凱率眾離開了天后宮,前往碼頭回返廣州。值此時,那些等候良久的士紳、商賈、百姓們才得以入內祭拜,祈求這一年的風調雨順。

  “后山的那座塔,等到媽祖誕辰的祭祀活動結束后就要開始營造。另外,三大殿、山門還有鐘鼓樓,這些地方尚未完成的部分也要盡快完成,媽祖升天日的時候絕對不能再這樣了。”

  媽祖上天日是九月初九,照例依舊是要舉行祭祀活動的。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鄭氏集團其本質的屬性使得他們對媽祖信仰的崇信程度之高,乃是此前任何一個軍事政治集團都無法與其相比的。就算是鄭和,以及那些七下西洋的寶船艦隊船員們,也不過是在伯仲之間罷了。

  七下西洋之后,明廷開始禁海,為此甚至焚毀了寶船、圖紙以及記載。是故,哪怕是后來隆慶開海,萬歷年間對海貿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明廷自身政治慣性猶在,而且作為政治主導的文官的權力基礎來自于對內的治理,開展海貿真正受益的還是宦官和武將——海貿的受益可以使主持的宦官得到天子的贊許和信任,對外開疆拓土,武將自然是戰功赫赫,權利來源如斯,從永樂年間至今,明廷未再有對媽祖的褒封便可見一斑了。

  “除非,讓文官能夠從走向大海的過程中受益,否則他們為了壓制其他政治勢力就一定會反對的。”

  這是從中樞到地方在太平年景的必然,現如今卻是個亂世,明廷自身尚且朝不保夕,鄭氏集團理所當然的在海貿上大行其道。但是對陳凱而言,褒封的順利達成其實也只是一個信號而已,真正讓這個國家走向海洋,其實光是如此還遠遠不夠的。

  “仍舊是利益啊。”

  心思如此,陳凱不由得回想起了那些議員們的名諱、籍貫以及出身,尤其是他們當下的政治成分,其中有多少與海洋貿易有關的,他是最為心中有數的。不過,這還遠遠不夠,他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回到了廣州城,議員們還有一個議題要討論,于是便直接回了咨議局。那里的營造工作比之天后宮是要更快完成的,主體是由一個議事大廳構成,圍繞議事大廳的是各個議員獨立辦公的房舍,以及存放資料等物的庫房。

  一切還很簡單,就像是咨議局的相關制度,基本制度已經討論、投票完成,這已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后續還要不斷的增補。不過,現在已經可以進行基礎的運作了,其他的事情則完全可以等到真的有了問題了再行研究。

  與他們一般,陳凱亦是直接回了巡撫衙門辦公,并不打算借著祭祀活動將到下值前的剩余時間貪污掉。

  但是,工作上,陳凱依舊是在處置一件涉及咨議局的事情,確切的說是一封來自于陳豹的書信。其中,陳豹直接詢問了陳凱設立咨議局是否是與鄭成功商議妥當的,這份直言不諱顯得非常別扭。

  換做是旁人,陳凱或許還要多想想。但是陳豹其人本就是個直腸子,還對鄭成功忠心耿耿,絕無二話。由此這般,其實也正是源于鄭氏集團內部的權力構架——陳凱全權節制廣東軍政事務,陳豹理論上是陳凱的下屬,負責潮州的軍務,并不是直接向鄭成功負責。

  陳豹有此一舉,陳凱自是明白其意,信是啟程前受到的,回到巡撫衙門陳凱就立刻開始作回書。事實上,設立咨議局和褒封之議,陳凱都是寫信向鄭成功做過匯報的,只是有先斬后奏的成分在,而且鄭成功也并沒有對咨議局給過任何說法罷了。

  “我相信,我的理由足夠說服鄭成功。不求支持,只要能夠不反對就夠了。”

  ………………

  這個月過年,有些忙亂了,更新實在不好,抱歉抱歉。會盡快恢復正常的,至于拖欠的章節,后續存下來會爭取補上,能補多少是多少。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