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會有人來救我們了

“大國缺少有效的大型機械搶險救災。”

“思來想去,唯有靠鋼鐵洪流對抗自然洪流。”

“軍用裝甲車的設計圖我已隨信奉上。”

柳安若一驚,連忙找出隨信的圖紙。

林牧野設計的軍用裝甲車果然是近些年來消防部隊加緊訓練的車型樣式。

這裝甲車上配備了多種救援設備,可以在崎嶇不平的山路站穩腳跟,甚至能夠起重起近百噸的重物。

與此同時,經過長達六十個小時的搶修,終于將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成功堵住,為救援車輛開辟了一片救命路。

消防戰士們還在使用著雙手和簡易的消防鏟進行著救援。

趕到雙流中學時,姚強等人看到,操場上的孩子們哭成一片,好幾棟教學樓倒塌,初中部五層教學樓變成了三層樓,原來的一樓和二樓都不見了。

“王自國,你在哪里?”王國林拼命地呼喊。很快,在四根橫七豎八的水泥預制板縫隙處,他分辨出兒子的聲音。

“爸爸,我在這兒,快救我!”王國林的淚水直淌。

王國林本是消防隊的一名隊員,可沒想到災害竟然發生在了自己的家門口,而他的兒子正在雙流中學上初中。

經過長時間的救援,當時沒有救援設備和機械工具,大家只能用雙手刨磚渣救人。

而兒子,位于廢墟深處一丈多遠,左腿被好幾塊水泥板壓住,動彈不得。

在這種時候,從初中部教學樓用撬杠等工具去打個洞,挖出兒子還是有希望的。

但是有更多的人容易挖,更容易生還,姚強要求幸存人員從容易處挖起,先救外圍的。

面對姚強的命令,王國林沒有絲毫怨言。

作為一名人民子弟兵,挽救人民的生命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要先救自己的兒子,那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孩子失去生命。

面對著社會責任和孩子們的生命,王國林無法自私地先救自己的兒子,而姚強的命令也是最正確最理智的命令。

剛剛趕到雙流中學時,兒子還在呼喊救命。

直至中午,兒子聲息漸無,但此時王國林已經成功救出了三十多條鮮活的生命。

眼見就要救援到兒子所在的位置了。

“叔叔,我在。”這時,一個微弱的童聲傳入了王國林的耳朵里。

“快!這邊還有孩子的聲音!”王國林馬上喊來了戰友。

這個孩子的聲音從腳下的水泥板下傳來。

撬棍、鐵鍬悉數派上用場,但是由于垮塌的樓層堆積太厚,十多名隊員的搜救工作無濟于事。

此時,軍用裝甲車終于突破重重難關來到了救援現場。

姚強立即上了裝甲車,開始緊急救援。

他使用軍用裝甲車的液壓組合破拆器,在嚴密的亂陣中逐漸撐開了一條縫隙。

縫隙越來越寬,消防戰士們發現,一名小男孩渾身是血,躺在幾名孩子的尸體上。

就在戰士們將手伸向他時,孩子卻堅定地拒絕說道:

“叔叔,我不慌,你先救他們吧。”

孩子的一句話,當即讓救援隊員熱淚盈眶。

隨后,消防戰士們果然在隔壁的隔層里發現了十多個被困的孩子。

幾小時后,直到其余孩子全被救出,小男孩才最后一個鉆出廢墟。

在雙流中學的救援任務接近尾聲時,所有消防戰士都準備離開搜救現場了,而王國林還在拿著手里的鐵鍬,一下又一下地挖著廢墟,尋找著自己的兒子。

姚強從軍用裝甲車上看著苦苦挖掘的兒子,心中也感到十分無奈。

他重新啟動裝甲車,利用抓手幫助王國林掀起一塊又一塊巨大的樓板,尋找兒子。

終于,在將所有廢墟翻過一遍后,在教學樓的一個小角落,發現了早已昏死過去的王自國。

“醫生!”姚強大聲呼喊著,王國林抱起癱軟的兒子,向醫療隊的方向奮力跑去。

醫護人員立即抬來擔架,將王自國送上了救護車。

但是前方的路段多有淤泥阻塞,姚強駕駛著軍用裝甲車,利用車前的利鏟為救護車開道,將王自國緊急送入醫院。

“在經歷了重重天災后的今天。”

“愿大國山河無恙,人民安康。”

念完這封信的最后兩句,柳安若已經淚流滿面。

自從有了軍用重型裝甲車后,在面對一次次的天災時,消防部隊有了堅實的后盾。

而不只是軍用重型裝甲車,還有不久前面世的救援機器人。

這種機器人被稱為廢墟搜救可變形機器人。

它可以進入廢墟內部,利用自身攜帶的紅外攝像機、聲音傳感器將廢墟內部的圖像、語音信息實時傳回后方控制臺。

能夠讓就救援人員快速確定幸存者的位置以及周圍環境。

同時,還可以為實施救援提供救援通道信息。

在大國東南部的山區里,這里也是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

住在山里的村民們對于地震可以說是習以為常了。

尤其是近些年國家為處于地震帶的他們派發了地震信號檢測器。

每家每戶都可以在地震來前的一百二十秒收到地震信息。

自從有了地震信號探測器后,這個山村里再也沒有因為地震而傷亡的村民了。

在一戶人家里,一個老太太一邊看著電視上的《大國家書》,一邊擦拭著手中的遺照。

這黑白的遺照上是一個年輕的男人,燦爛地笑著。

這個老太太叫做李香蘭,土生土長的小山村人。

遺照上的,是她曾經年僅二十三歲的兒子李玉良。

三十年前的一場大地震,帶走了李玉良年輕的生命。

在那場地震中,李玉良將母親李香蘭緊緊護在桌子下,用自己的身軀保護了母親的性命。

李香蘭一聲一聲地呼喚著自己唯一的兒子李玉良。

卻只聽到李玉良虛弱地安慰著自己的聲音。

“娘,別怕,我沒事,很快就有人來救我們了。”

逐漸地,李香蘭再也聽不到兒子的回應,她哭喊著,希望能夠讓兒子醒過來。

在被困三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