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亂世軍閥:帝國創造者 > 第44章 征兵!軍制改革!基建!教育!
  同時,進行征兵!

  由于糧食、人口、產能等各方面制約,李逸仙初步計劃,招滿300名正規軍人,同時再招200名預備役士兵。

  正式軍人直接編入軍隊,爭取做到人人有槍。

  預備役沒有槍械,但參與訓練,日常也會使用木頭制作的槍進行射擊演練。

  等到產能上去,這些人立刻就可以變成正規軍!

  沒辦法,現在只有一條步槍生產線和子彈生產線,后勤壓力很大。

  尤其是子彈,之前系統獎勵的子彈不算少,但是也沒打幾次就用光了,子彈是不經用的。

  另外,征兵的名額也不能再多了,不然要么影響到經濟、農業等發展,要么會讓一些品質不過關的人進來。

  這兩種情況都不是李逸仙可以接受的。

  其實對于大順百姓來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當丘八實在不是一個好的職業。

  丘八雖然不算賤籍,但也差不多,待遇差,死亡率高,被長官壓迫,無法科舉,娶不到媳婦,就算有后代,基本也只能繼續當兵。

  但由于李逸仙在青石縣的巨大威望,以及極其豐厚的福利待遇,報名參加的人竟然絡繹不絕,短短3天竟然就招滿了!

  尤其是當他們后面用“欠條”真的從面粉廠提取到那白花花的優質面粉的時候,整個青石縣都沸騰了!

  出于產量的限制,面粉廠的“欠條”是很難搞到手的,只有軍人等幾個特殊職業可以獲得大量欠條。

  沒過多長時間,在青石鎮,軍人從一個被歧視的職業,搖身一變成了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

  同時,李逸仙進行軍制改革,取消了大順的什伍之制,而是設定為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編制。

  一個班大約10人,三個班為一個排,三個排為一個連,三個連為一個營,三個營為一個團,三個團為一個旅,三個旅為一個師,三個師為一個軍。

  當然,具體人數實際上會存在極大的波動。

  例如前世二戰軍隊,有的一個師連一個滿編旅都湊不齊,還有的一個團就能搞出來旅甚至師的規模。

  現在,300正規軍的話,李虎李龍李豹各統帥100人,算是各有一個連隊的規模。

  當然,人數少,但裝備精良,不說別的,如果真能做到人人一把步槍,再加上手榴彈,裝上瞄準鏡的98k,可比前世要富裕太多了……

  同時,李逸仙開始了基建行動。

  按照錢鐸提交上來的城市布局,招募工人,整頓青石縣建筑街道,建立公共廁所,

  大力鋪設石板路,建造青石縣通向各個治下農村的道路,要求任何一個村莊都可以通過石板路快速來到青石縣!

  要想富,先修路!

  交通網絡發達了,不僅促進經濟發展,就連部隊行軍和后勤運輸都會有極大的效率提升!

  工人待遇也很好,工資一天一結,一天三頓飯,很多有空閑時間的漢子都會去應聘。

  當然,基建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對此還要給予耐心……

  修路的同時,李逸仙要求在青石縣中心位置建立一所學堂,供15歲以下的孩童讀書。

  盡管新的學堂還在建設中,但教育事業不能停下來,李逸仙直接把張家的院子當作臨時學堂,提前招生,進行試點教育。

  一試點,李逸仙就發現了問題。

  這個時代和前世的現代不同,百姓對“讀書改變命運”的看法極其片面。

  對于他們來說,只有讀四書五經,參加科舉,之后做官,才是讀書的唯一目的。

  李逸仙創辦的學堂不教授四書五經,那讀書就沒有意義。

  而且在古代,十歲出頭的孩子已經可以算是半個勞力了,

  于其浪費時間讀書,不如去田里多種地,或者去山上撿柴火,再不濟割草掏鳥蛋,都比讀書要好。

  百姓看不了那么長遠,對于他們來講,讀書就是浪費時間,虛度光陰。

  問題還不止于此,這個社會對拋頭露面的女性往往會有較大的惡意。

  若是讓女孩兒天天上課讀書,和一群男生在一起,那不就是拋頭露面么,到時候嫁都嫁不出去,是會被別人鄙視的!

  而且女孩就應該練習女紅,做飯打掃,男耕女織,天經地義的事!

  擁有前世記憶的李逸仙當然知道這種看法的局限性,這對個人和社會來說都不公平。

  他必須要改變這種看法。

  若是可以解放女性,整個青石縣的生產力就會瞬間提升一大截!

  針對這個問題,李逸仙召集錢鐸等人進行了多次探討,最終認為,要恩威并施,讓百姓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需要多管齊下。

  因此具體出臺了如下方案:

  第一,錢鐸的兒子錢程和李逸仙的妹妹李瑤加入學堂,起帶頭作用。

  第二,青石報社大力宣傳“讀書改變命運”的內容,營造起讀書學習的熱潮。

  第三,凡是加入學堂的學生,不分男女,都可以在課余時間優先從青石報社以成本價獲得報紙,拿去售賣,賺得的收益全部分成給學生,同時賣不完的報紙也會有青石報社原價收回。

  第四,凡是加入學堂的學生,不分男女,所在家庭都會獲得一部分稅收減免,可以疊加;

  相反,如果有5至12歲未入學的學生,所在家庭會獲得一部分稅收懲罰,懲罰疊加。

  第五,12歲以下學費和書本費全免,12至15歲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繼續讀書或者進行工作。

  第六,男女分班、分區域教學。

  其中第五條和第六條都是根據這個時代的具體情況而做出的妥協。

  沒辦法,現實終究不是小說,不可能一步到位做到最好,一步步來吧,只要穩定前進,成功終究會越來越近的……

  恩威并施之下,除了極個別極其頑固,寧愿受到懲罰也不愿以讓孩子入學的人之外,百姓們紛紛將自己的孩童送入學堂。

  大部分家庭的女孩兒都入學了,都可以稱得上是“拋頭露面”,時間一長,也沒人有什么“拋頭露面就是不檢點”之類的歧視了。

  后世對這次的教育改革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