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拍流浪地球我造太空電梯很合理吧 > 第101章 ‘有機會碰一碰’
  聽到《流浪地球》是對北美的‘文化入侵’這個說法,劉浪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一向靠著好萊塢對全球電影市場進行強勢霸權主義文化輸出的北美,竟然把這個詞用在了《流浪地球》上面。

  劉浪一時間不知道這到底是夸獎還是批評。

  “哈哈!老美怕了!”

  副導演林浩倒是沒想那么多,對于《流浪地球》在北美市場的表現興奮不已。

  “說實話浪哥,當初剛畢業的時候,我一度以為自己這輩子最多也就混個拍‘神劇’的導演了。

  誰能想到后來能參與到這么牛逼的電影?

  多虧了你還把我當哥們,拉了兄弟一把!”

  這還是林浩在《流浪地球》拍攝完后第一次真情流露。

  在電影學院的導演系同學眼中,所有人都對林浩的狗屎運羨慕到無以復加。

  靠著和劉浪的關系混上了副導演的位置。

  這個副導演分量可不是當初畢飛《追夢演藝圈》的副導演能夠相比的。

  《流浪地球》現在國內實時票房已經突破了40億,這才僅僅過去了不到一個月,就已經打破了無數資深影視數據分析師的預估。

  甚至有望到達50億這個恐怖的票房數據,徹底成為國內影史上的最大黑馬。

  更恐怖的是,這還只是導演劉浪的大熒幕處女作。

  這部現象級的電影給所有劇組成員帶來了的好處,無可估量。

  作為參與拍攝過《流浪地球》的副導演,如果林浩愿意,隨隨便便就能憑借這個身份拿到兩三千萬的無責任投資。

  這就是現象級電影的威力,也是無數國內影視從業者夢寐以求的目標。

  。

  北美對于《流浪地球》的議論還在持續。

  而在權威的知名媒體方面,《ny時報》對《流浪地球》率先發難。

  它們對《流浪地球》僅僅打出了30分(滿分100)的評價。

  文中處處充滿著不客觀、偏見的言論。

  指責《流浪地球》帶來的是近三個小時的錯綜復雜的故事情節、未煮熟的主題和混亂的、明顯被批準的潛臺詞。

  而對于片中出現的核爆月球的情節,《ny時報》評說道這是可笑的,愚蠢的敘事想法。

  在最后更是說道,這部科幻片被它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和明顯的民族主義信息所絆倒,根本不值得一看。

  消息傳回國內,眾多看過《流浪地球》的網友觀眾們憤怒不已。

  【民族主義?啊對對對!這一貫的雙標味隔著屏幕都散出來了。】

  【我不知道《ny時報》對于“可笑”與“愚蠢”的定義是什么,但也許在充滿傲慢與偏見的《ny時報》眼中,一只打個響指就能消滅50%人類的紫薯精,才是符合正常理論范圍的吧?】

  【在《泰坦尼克號》里,當只能選擇讓小部分生時,沒有人會批判“婦女兒童登艇”的處理方式不妥,美媒將它宣傳為人性的光輝。

  在《拯救大兵瑞恩》里,一隊換一人的故事,美媒頌揚為英雄般的壯舉。

  而到了《流浪地球》,“50歲以上的,出列”,這句既表現了國人的集體貢獻精神、軍人的使命感,也表現了全人類團結與守護的臺詞,卻成了《ny時報》口中的“民族主義”?

  典,太典了!】

  【當北美媒體著急破防亂噴的一通的時候,那我們就放心了。】

  【急了急了,它們急了。】

  廣大網友觀眾們對《流浪地球》自發性地維護言論,讓劉浪看得心中一暖。

  國內觀眾們的審美,已經不再是當初那些崇洋媚外,凡是外國電影都是好好好,凡是國產片就是爛爛爛的‘軟膝蓋’跪地一族了。

  國產爛片他們當然會噴,但真正質量好的國產電影,他們也會發自內心地去維護。

  。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團結全世界所有種族的人。如今唯一有這樣夢想的國家只有龍國,龍國人關注宇宙,我們(北美)彼此討厭,不得不說,現實比電影更悲慘!】

  【當我們的好萊塢還在糾結“英雄主義”的踐行者應該是黑人還是白人,并為之壘筑高墻時,《流浪地球》在強調“全人類命運共同體”。

  地球是屬于全人類的,面對災難,每一個人都能發光發熱。很遺憾這個情節如今只能在龍國電影中看到,這真的是可悲!】

  然而北美觀眾們并不像《ny時報》這些抹黑《流浪地球》的媒體那樣觀念狹隘。

  北美網絡上關于《流浪地球》的影評,影評人與觀眾也在觀影后大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外網的評分中,爛番茄新鮮度達到82%,爆米花指數94%,imdb則給出了8.2的初始評分,要知道,imdb給世界前一百電影的評分門檻是8.3分。

  對于《流浪地球》的評價,無數國外影評人和觀眾給出的是‘令人驚喜的龍國科幻片’。

  相較于克里斯托弗·諾蘭和一眾北美媒體的擔憂,另一位世界科幻大師,詹姆斯·卡梅隆對此倒是頗為樂觀。

  “詹姆斯,據說《流浪地球》的導演和你一樣,都是個‘實拍狂魔’,大家都知道當初你為了拍《泰坦尼克號》,就真的搭建了一艘實景巨輪。

  而對方為了拍《流浪地球》規劃了占地四十多平方公里的拍攝基地,還邀請了真正的戰機,軍艦參與拍攝。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只能說這很酷!

  年輕導演們就應該這樣,不能過多地依賴綠幕,特效cg技術,數字畫面和實景畫面終究還是有差距的。

  另外我還清楚的記得劉導演。

  我曾經給他的作品頒過獎,也拜讀過他那篇和電影同名的雨果獎短篇小說,建議大家也去看看。

  《流浪地球》電影中呈現出很多小說中沒有的細節,包括許多原創的科幻道具,科幻概念,最近一段時間都令我為之著迷。

  按照小說的劇情來看,這部電影應該還會有續集。

  科幻片是屬于全世界所有觀眾們的,而不應該給它加上國家,地域,政治屬性。

  我不覺得《流浪地球》是某些同行所宣揚的威脅,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想和《流浪地球》的續集同臺競技一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