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改革
  “寡人準備了一些成品,使者回國的時候可以帶回去給齊太后和齊王看完之后再做決定。”趙括沒有拒絕。

  趙國的水泥質量一般,完全達不到后世的水平,但是這年頭車也沒有后世的車載重多。塞得滿滿的,最多也就兩三噸,不可能壓壞水泥路面。

  趙括意識到這一點之后,也就沒有讓人繼續改進技術。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達到瓶頸了。

  燒制水泥需要的溫度非常高,和煉鐵差不多,這是趙國目前能夠達到最高的溫度,想要更進一步,只有建造高爐。

  這玩意是有雛形的,就是以前的煉銅爐,技術上只要再突破一步就行了。

  然而嘴上說很容易,實際操作難度就大多了,趙國卡在這里死活過不去。

  趙括也沒有辦法,他只能確定方向是對的,然后讓工匠們繼續研究。

  目前趙國主要城池都已經修建道路,邯鄲到大梁和新鄭的道路也建好了,大梁和新鄭之間的道路還在繼續建造。

  如果不是楚國沒錢,趙括還想建一條到陳郢的道路,不過賣給齊國也一樣。

  除了軍事實力之外,齊國其他方面實力越強,趙國能夠得到的好處越多,趙括也越高興。

  趙國地盤太小了,人口也只有數百萬,即便調動全部力量,發展速度也有限,但是如果加上中原各國就不一樣了。

  當然,這么做是有一定風險的。無論是戰馬、耕牛,還是紙張、水泥,都是在增強齊國的實力,這也是齊國無法拒絕的原因。

  而很多時候,這些實力轉化為軍事實力差的只是一位明君。

  如果齊國出現一位明君,經濟、糧食等等短時間內便會轉化成軍隊,而且道路暢通之后,軍隊從臨淄抵達齊國任意地方,都不會超過五天。

  屆時齊國必然會成為趙國大敵。

  然而齊王建別的本事沒有,唯獨有一條超過了絕大部分君主,那就是長壽,歷史上一直活到齊國滅亡,最后還是被活活餓死的。

  如果沒被餓死,搞不好什么時候才能壽終正寢。

  只要齊王建還在,齊國就不可能出現明君。

  至于齊太后,足夠賢惠,足夠努力,但是能力上還是差的太遠了。

  這個年代女子后天的教育水平遠遠不如男子,即便是有些開明的貴族,不拒絕女兒讀書學習,但也絕不會重點培養,最多在教兒子的時候,順帶教一下女兒,不會去專門授業解惑。

  如果能夠有幾位名臣用心輔佐,齊太后倒是有可能帶領齊國走向昌盛。

  但是……并沒有。

  “多謝趙王。”王孫賈俯身一禮。

  “我趙齊兩國世代友好,寡人王后又是齊王之妹,寡人自然會幫助齊國。”趙括笑著說道。

  “外臣一定會將趙王的話帶給我家大王。”王孫賈拱手說道,緩緩退去。….“終于處理完了。”趙括從桌子上取出一份文件遞給劉平,“將這個文件交給虞卿,讓他們完善一下,年底前處理好,到時候好發布出去。”

  “大王真的決定作出這么多變動?”文件并沒有封上,劉平低頭就能看到。

  “這一步是必須走的,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將趙國的潛力發揮出來。那些士卒辛辛苦苦是為了什么?文武百官辛辛苦苦是為了什么?包括你和賁,難道不想給后人留個基業?”趙括笑著說道。

  前面先放出封地的消息給大家打個預防針,后面再進行改革大家心中也有所準備。

  劉平沉默片刻,沒有反駁。

  人人都有私心,他從來沒有奢望自己能夠得到一塊封地,但是,如果有機會的話,他也絕對不會拒絕。

  開疆擴土,獨辟一氏,成為一方姓氏之祖,沒有任何人能拒絕這種事。

  當今華夏,每一個姓氏,都擁有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無數先輩之血浸染,無數先輩之骨累積而成。

  每一個姓氏都曾為華夏添磚加瓦,開疆擴土。

  這個年代的貴族還沒有腐朽,他們依然流淌著先輩滾燙的熱血,沖鋒在前,勇于殺敵,這也是他們名聲并沒有敗壞的原因。

  “俺和俺兒子都沒有氏,但是俺希望俺孫子有氏。”賁撓了撓頭,嗡嗡的說道。

  “努努力,早晚會有封地的,到時候就以封地為氏。”趙括拍了拍賁的肩膀,朝外面走去,賁連忙跟了上去。

  虞信從劉平手中接過文件,剛掃了一眼,不由感慨道:“大王真是大魄力!”

  “跨度會不會太大了?”劉平有些擔心的說道。

  “北方戎狄已經清理干凈,秦國和魏國新敗,韓燕齊三國對我趙國沒有威脅,楚國與我趙國距離遙遠。此時不開始全面改革,難道要等秦國和魏國實力恢復嗎?屆時魏國可不一定真的會站在我趙國這邊啊。”虞信意味深長的說道。

  對于改革變法,虞信沒有感到奇怪,趙國不是第一次改革變法了,天下更是每個國家都變過法。

  春秋戰國本就是風云際會的時代,各地戰亂不斷,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每個國家都在竭力尋求突破,落后一步就要挨打,改革變法也早已成為家常便飯。

  不過對于改革的內容,虞信還是有些驚訝的,如果再加上之前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上已經是改革的部分,這次改革變法可以說涉及到方方面面了。

  從農業到商業到軍事到道路到技術到教育到畜牧到制度等等。

  唯一可能阻礙趙國變法的舊貴族也獲得了補償,河套永久的封地,遠比他們現在隨時可能被趙國收回的食邑強上百倍。

  更何況漠南郡還有數千里的草原,趙國除了規劃了二十個大型牧場之外,其他地方沒有足夠的人手管轄,只能扔在那里。

  國內貴族不斷涌入漠南郡,最初跟隨趙括的貴族,每家都賺的盆滿缽滿。

  至于極少數沒有眼力勁的貴族,注定被碾入歷史的塵埃中。

  說句不好聽的,即便是趙括不給這些人補償,那些人也得乖乖聽話。

  拿下河套之后,趙國的土地足以支撐起這次變法。同時其他各國實力又沒有恢復,無法干擾趙國變法。

  天時地利人和。

  .

  寫網文太難了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