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605章 阮大鋮西征
  阮大鋮做夢也不會想到,有朝一日朱常灜會讓自己帶兵去和齊軍決一死戰。

  作為弘光朝內閣首輔,阮大鋮身上具備其他弘光君臣一樣的氣質:偏安一隅,茍且偷生,得過且過,紙醉金迷。

  還有最重要的一條,黨同伐異。

  這些年來,阮大鋮在南方,直接或間接幫齊國除掉了一大批敵人,這些人如果還在世的話,必定會給劉招孫一統天下的大業制造麻煩。

  比如劉宗周,史可法,黃得功,劉澤清······

  阮大鋮在黨爭方面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在左良玉大軍即將攻打南京城前夕,他不忘給固守九江的袁臨侯潑臟水,在齊軍擊敗左良玉,已經兵臨鎮江時,阮大鋮還在忙著給鄭森羅織罪名(具體說來是叛國),雖然那群海盜已經很久沒有消息了。

  齊軍兵臨城下,阮大鋮黨爭的特長再無用武之地,他的敵人死的死,逃的逃,留在南京城的,基本都是做好殉國準備的死腦筋。

  阮大鋮不想死,他想活著,奈何朱常灜在用人方面,深得他親戚朱由檢之精髓,一言以蔽之,就是:

  用人必疑,疑人必用。

  在弘光朝廷覆滅前夕,朱常灜決定讓阮大鋮去擊退齊軍,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讓他代替自己去死。

  阮閣老即將創造一個記錄——大明首輔親臨戰陣的記錄,雖然他一點也不想開創這個記錄。

  五月初五日,明軍正式出兵之前,阮首輔暗中派遣使者,與齊國互通消息,希望太上皇能接受自己的投降,最好投降后,還能為大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就是說再給他一個官兒當。

  劉招孫有沒有收到阮大鋮的密信至今還是個謎。

  馬士英離開齊國內閣后,阮大鋮在齊國的關系網,基本完全斷絕。

  新任首輔盧象升,對這位唯唯諾諾的南明首輔并不感興趣,阮大鋮輾轉找到喬一琦,希望通過喬大嘴的關系,獲得太上皇信任,誰知喬一琦根本不搭理這號人。

  當年康應乾之死,與左良玉偷襲徐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雖然左部出兵北伐時,阮大鋮曾強烈反對。不過徐州既然被屠,康應乾暴死,喬一琦自然就把南明朝廷當成一切悲劇的罪魁禍首。

  實際上,近些年來,齊國內部政治體制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極圈主義與復古思潮交織糾纏,保守派與激進派打的頭破血流,在這種形勢下,大齊對外策略飄忽不定,時戰時和,忽左忽右。

  阮大鋮手足無措,捉摸不定。

  直到他莫名其妙上了戰場。

  “此番西征,各路兵馬皆受阮先生節制,當勠力同心,共保我大明江山社稷,若能取勝,先生便是朕的裴度、召虎!對大明有再造之功!朕在南京,只等先生捷報傳回來!”

  五月初二日,南京西門石城門。

  弘光皇帝舉杯遙祝,太監上前給酒杯滿上,朱常灜親手將御酒遞給阮大鋮,并當場賜給首輔章服、白金、文綺等寶物,又賜大量金銀布帛,讓阮大鋮賞賜給西征軍將士。阮大鋮被特旨進封太師。須知這個職位,明朝歷史上可是輕易不加封的,最多也就是追封有大功于社稷的朝臣。

  “國家為難,方顯忠臣,朕也不說那些套話,祈求阮太師旗開得勝,殺退齊虜!永固大明江山!”

  阮大鋮聽了皇帝鼓勵,感動的眼淚鼻涕嘩嘩一起往下流,他跪倒在朱常灜身前,泣不成聲道:

  “承蒙圣天子垂愛,臣雖萬死,不足以報答陛下萬一,此番與齊賊血戰,不成功,便成仁,臣必有一死,乃能報效大明,為皇明滅此朝食!”

  朱常灜不知是演戲還是真的被阮大鋮感動了,竟也當場痛哭起來。

  君臣抱頭痛哭。

  “愛卿!!”

  “陛下!!”

  兩個男人的手,最后緊緊握在了一起。

  西征軍旌旗蔽空,一隊隊經過石城門,城墻上停滿了烏鴉,呱呱亂叫。

  五月初六日,明軍至安慶城東停下扎營,遠遠與齊軍對峙。

  阮大鋮不敢與任何一支齊軍作戰,那段時日,他在安慶是這樣度過的:

  每天醒來和幕僚一起飲酒娛樂,和文士賦詩,到了晚上,和兩個絕色瘦馬做長夜之飲;

  每過兩日或者三日,他讓幕僚書信一封,送回南京,送給皇帝,奏章的內容千篇一律:

  贏了,贏了,贏麻了!王師大勝,齊軍敗績,齊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開始向西逃竄了。

  弘光皇帝也很有默契的每隔兩天給阮大鋮回一份圣旨,內容千篇一律且肉麻,很有點像后來雍正乾隆和封疆大吏之間的密折往來。

  國之干城!

  有首輔在,朕安心矣!

  首輔何日回京?

  鎮江是什么天氣?

  鎮江楊梅熟了沒?

  何時能與首輔共飲梅酒····

  六月初,齊軍因南方梅雨,瘴癘濕熱,水土不服,駐軍于安慶城下,暫停東征。

  獲知消息的阮大鋮欣喜若狂,以為神明襄助,立即派使者向齊國乞和。

  直到連續三封書信皆泥牛入海,沒有得到回應,他才感覺后怕。

  阮大鋮懷疑是徐州之變讓劉招孫對自己懷恨在心,他不敢再留在齊軍眼皮底下,遂宣布擊敗齊虜,凱旋東歸。

  等回到南京,弘光皇帝立即給阮首輔加太師,蔭子中書舍人,賜銀幣、蟒服。

  有好事者賦詩一首,嘲笑阮大鋮畏敵如虎,誤國誤民:

  “虜畏瘴癘歸思催,黃金紅粉盡駝回。鎮江六月無消息,昨日元輔報捷來。”

  阮大鋮一直當翰林官,自然不懂軍事,民間訛傳他收取齊軍賄賂,什么珠寶十車,美人數十,所以才縱敵東進。這,當然是扯淡。

  實際上,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司禮監王德化是這類流言的幕后推動者,因為阮大鋮在早期改革中,曾經得罪過中官和錦衣衛。

  總之民間對阮大鋮罵聲不絕。

  文人李慶曾這樣概括南明、北齊兩位首輔的不同命運:

  貪庸誤國,不殺人者,士英也;貪奸誤國,又思殺人者,阮大鉞也。

  阮大鋮算不得奸臣,自宋代以后,中國沒有本性殘暴的皇帝,只有蒙蔽主上的奸臣。

  奸臣是個萬金油,哪朝哪代皇帝推脫責任時,都能用上。

  朱常瀛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

  作為末代皇帝,他十八年來一直努力,勵精圖治,比朱由檢還要朱由檢,最后時刻,他已瘦的不成人形。

  可是,朱常灜的另一面是猶豫不決、志大才疏,身上幾乎沒有一個君王該具備的素質。

  后世給他了悲情末代帝王這個人設,那么,關于明國所有的黑鍋,就只能讓阮大鋮左良玉這些人來背·····

  六月初,阮大鋮被憤怒至極的弘光皇帝賜死。

  不過,此時,南明也要完了。

  廣德元年六月初六日,齊軍三大兵團,連同江南江西各部投降明軍,共十三萬人,攻破安慶,兵臨石頭城下。

  此時明廷內外交困,各路援軍或被圍困,或在千里之外。

  劉招孫遣降官入城,通知弘光皇帝,讓他仿照南唐后主投降宋太祖故事,主動歸降。

  可冊封為違命侯,保全性命。

  為讓朱常灜放心,劉招孫還特意讓使者帶上一位重要人物進一起城。

  那人正是前明崇禎皇帝朱由校。

  朱由校現在的身份是大齊工部主事,他還有自己的封地和爵位。

  這是齊國給朱常灜開出的最后也是最好條件。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