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武朝風云志 > 一一八 窺一斑
  ……

  “陛下,您找微臣?”

  “許尚書,這是遠東發來的擬章,不知你還記不記得瀛洲有個士族大名,叫上衫義隆么?”

  “自然記得,這上衫義隆為東瀛長州大名,麾下擁有兩千旗本武士和七千足輕為他效命,

  微臣記得他好像還大量采購過遠東的軍械,這些軍械足夠他將麾下實力提升幾倍,

  另外在陛下登基那年,也是這上衫義隆主動前來覲見,并送上不少禮儀。”

  劉策點點頭:“那你還記得朕還是漢陵守將時,收了一名叫織田幸子的瀛洲女人?”

  許文靜眉頭一皺:“陛下,您的意思是說?”

  劉策再次點點頭,微微一頜眼:“沒錯,遠州送來的御用擬章中說,上衫義隆已經說服了幾位想與漢廷交好的大名,

  他們愿意將織田幸子接回京都,接任瀛州女王,只是島津一族的勢力太深,光在京都邊郊所布置的兵力就多達三萬人,

  并且在對馬島和鹿兒島上,還有一支龐大的艦隊,所以他們需要得到我漢廷的軍事方面支持,才能保證將織田幸子帶往京都登基,

  對于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許文靜思索半晌,躬身回道:“陛下,微臣以為,也是時候對東瀛采取動作了,

  只要東瀛納入我大漢勢力范圍,以后我中原便能將工業品和手工特產源源不斷運往海外,

  屆時關稅增加,財政壓力便會近一步得到緩解,百姓生活也會更加富足,不必只顧及農田這一塊。”

  劉策笑道:“不錯,朕就是這么想的,將東瀛納入大漢勢力范圍,除了能增加財政收入外,

  更重要的便是能在不久將來開拓海外殖民地,中原雖大,但對于六七億人口來說還是太小了,畢竟資源就這么多,只能寄希望與海外,

  朕也希望中原百姓的目光能多關注下這個世界,不要總以為自己所處是天下中心,

  這種盲目自大的個性會害了整個民族,兼容并蓄、海納百川,驕傲而不失禮儀方才有持續進步的空間,

  等克下瀛州后,以此為跳板,近而開拓新的航線,

  朕以為,未來的商運貿易,將會以海洋為主體,誰能駕馭汪洋大海,誰便擁有了整個世界。”

  “誰能駕馭汪洋大海,誰便擁有了整個世界?”許文靜不停回味著這句話,逐漸陷入沉思。

  劉策見此,忙打斷他的猜想:“好了,這還只是朕的一個設想,遠東的擬章說了,上衫義隆攜其胞弟上衫義俊與五月上旬抵達遠州,

  已與六月初三向長安趕來,算算日子,也就這幾天的事了,你準備個章程出來,看看遠征東瀛需要多少物資和人力,爭取最小代價,平息瀛洲戰火。”

  “微臣領命!”

  ……

  七月三日,上衫義隆一行人終于抵達了長安城……

  “天照菩薩!這就是大漢帝國的京師么?真沒想到,這天下居然會有如此偉大的城市,我們的京都跟他們一比,簡直就是一個村落!”

  二十二歲的上衫義俊,在看到長安城的第一眼,內心就升其一股要膜拜的沖動,實在是太震撼了。

  他隨兄長上衫義隆一道,首次渡海來島中原,本以為遠東所見的城池鄉鎮已經讓他覺得完美無比,如今見到京師外貌后,再一次被深深的震撼。

  上衫義隆看著胞弟一臉崇拜的模樣,再看身后隨行的那群武士,也是個個目露震驚之色如同鄉巴佬進城開眼一般,不由苦笑一聲。

  他第一次拜訪中原,來到長安時,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心情?

  只是沒想到,現在的長安,比他第一次來的時候更加繁華,基建也更加完善,且街上所見的人流也比以前要多出幾倍。

  可見這兩三年時間,長安的建設依然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正當一行人站在城門外等候時,一隊身披輕甲的武侯邁著整齊的步伐,向他們走來。

  為首一名武侯都尉,在上衫義隆跟前五步停下,立馬站的筆直,抱以拱手禮問道:“敢問是東瀛使團,上衫義隆閣下么?”

  上衫義隆立馬鞠躬回禮:“正是,敢問閣下是?”

  “本官巡察都尉趙森,奉兵部尚書之命,特來迎接使團,上衫閣下,請隨我先去驛館歇息,許尚書特意交代,提前為貴使團準備好了洗塵宴。”

  上衫義隆微微一躬身:“有勞趙都尉了,請帶路。”

  隨后,上衫義隆和上衫義俊坐上了為他們精心準備的四輪馬車,緩緩駛向外使驛館。

  一路上,上衫義俊透過車廂玻璃窗,不斷向外望去,沿途見到的街景人物讓他流連忘返。

  良久,他發出一聲由衷地感嘆:“若是我瀛洲土地也有這般繁華景象,沒有戰事困擾,那該有多好啊……”

  上衫義隆聞言,對他說道:“大漢能有今日這等成就,也是靠一刀一槍拼出來的,陛下曾說過一句話,

  余認為是至理名言,國泰民安方為王道樂土,民貴君輕,國富民強,這句話余每每思之,都深覺有理,

  只愿此次入京面圣,能得到大漢朝廷支持,助我瀛州掃清內亂,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

  畢竟,我瀛州百姓,已經有幾百年不曾太平過了。”

  上衫義隆輕嘆一聲,不由聯想到瀛州那讓人絕望的生存環境。

  眾所周知,東瀛那鬼地方,除了人以外,最大的特產便是火山和地震,時不時還有海嘯來湊個熱鬧,百姓出趟遠門都得跟家人交代好遺言,就怕一個不注意,就跑去天堂報道。

  當然僅僅是天災的話,那也不至于活不下去,畢竟自然災害這種東西,無論哪個國家都有,也不缺東瀛這一塊地兒。

  更大的問題是戰亂導致的人禍,瀛州作為一個擁有超過四千萬人口的地方,在最近幾百年時間,都處于戰爭狀態。

  隨著戰火愈演愈烈,整個瀛州境內出現大大小小幾百個軍閥勢力,大的勢力有島津、毛利、前田、今川、伊達等叫的出名號的,小的則多如牛毛,甚至一個村長都敢扯旗自稱大名。

  現在的瀛州百姓每天只干三件事,吃飯、干架、睡覺,頂多就忙里偷閑找個娘們兒騎一下,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娛樂活動。

  這一切上衫義隆都看在眼中,只恨自己有心無力,無法左右局勢,直到遇到劉策,購置了其大批軍械鎧甲后,擊退了毛利軍數次進攻,還占據了他三座城鎮后,總算在瀛州打響了名聲。

  有了威望后,不少落魄的大名和地方勢力便轉而尋求他的庇護,讓他自身實力再次提升不少,加上上衫軍仿效漢軍軍紀嚴明,賞罰分明,因此所過之處,從不劫掠平民,更是在底層中獲得了不小聲望,逐漸已經有與島津家族對峙的實力。

  但只有上衫義隆自己清楚,若不是有漢朝這個龐然大物在背后支持,自己不可能有如今的地位,也看不到任何終結戰亂的希望。

  這一次,他的目的是請大漢帝國出兵協助擊敗以島津家族為首的地方軍閥,徹底平息亂世。

  而他不知道的是,劉策也是這樣想的,他需要一個安分的島國作為大漢帝國向海外擴張的跳板。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