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武朝風云志 > 三九八 難以理解的規矩
  ……

  東海捕魚區……

  “穩住,穩住!”

  “鐵老三,你踏馬沒吃飯么?使把勁兒!”

  “王蠢蛋,你娘真是沒白給你取這名字,你是豬么?抓住扭輪啊,抓桅桿干什么!打算學鳥飛起來么?”

  “劉老三!這里你資歷最好,看著這群兔崽子,別他娘以為船換了就高枕無憂了,這軟帆不比硬帆好控,抓緊舵盤!見到不漲臉的直接上去給他兩嘴巴,出了事老子擔著!”

  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席卷了捕魚區,一艘大型漁船甲板上,水手們在艦長指揮下,齊心協力將最后一網海魚拖上了甲板。

  而就在眾人喘口氣的同時,風暴也漸漸褪去。

  “嘿嘿嘿~~”

  看著甲板上滿網活蹦亂跳的海魚,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笑個屁!趕緊收拾,準備返航!”

  艦長章成宗喝斥一聲,率先接過劉老三手里的舵盤。

  “回家嘍~~”

  隨著水手們一陣吆喝,半降的桅帆再次拉滿,向江南漁港緩緩駛去。

  三日后,漁船安全抵達漁港。

  漁港內,早有密密麻麻的魚販等候,見有船只回港,立馬涌向港口。

  “不要擠,都不要擠,排好隊!”

  負責維持港口治安的小隊隊長是一個拿到漢籍的東瀛人,今日剛好是他值班,立馬操著濃重家鄉口音的漢語指揮魚販們要守秩序。

  江戶成為大漢帝國海外第一塊殖民地后,那些在東瀛沒有出路,又對漢朝仰慕的士子階層,立馬通過江戶的海關署,舉薦自己到漢地謀個飯碗。

  當然,這些人都是經過嚴格審核的,基本都是東瀛武士階層乃至官僚士家級別,確保自身素養還是很可靠,在經過一段時間考核后才準許為官,第一批拿到漢籍的東瀛人有不少成為了地方治安維系隊,專門負責各商市治安,或者協助刑部緝拿不法分子。

  這群東瀛官吏對目前的生活格外珍惜,早已把這里當成自己真正的家鄉,有遠見的更是把自家妹子、侄女甚至親生女兒與本地商戶、同僚進行聯姻,以穩固自己的根基,可以永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而魚販對于這群東瀛人也早見怪不怪,從最初的“鬼子進村”,到現在的坦然處之,這等心境的轉變也是自信的體現。

  人就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當你弱小時,會懼怕野狗狂吠,而當自身強大時,卻也懶的跟那條已經馴服成家犬的狗去計較以往得失了……

  自江南造船廠成規模落成后,軍用自不必說,民間收益最大的是商人和漁民。

  商人暫且不提,江南本就是工商發達地區,經過這些年工業化普及,各行手工業產能已出現過剩現象,除開向內陸地區銷售外,也開始大規模向海外輸送商品謀取暴利。

  同時,船體改進也對傳統漁業強烈沖擊,不少有見識的漁民立刻自發組建起一個小團體,向銀行集資貸款采購大型漁船,開始從近海向深海探索進發。

  沿海各地無論權貴階層還是平民階層,多喜歡吃新鮮的海魚,別的不說,光姜家這樣的世族大閥,全族上下每年所消耗的海鮮品類和數量也是天文數字,可謂是供不應求。

  如此一來,倒是讓這些敢于挑戰大自然的漁民團體嗅到了商機,加上朝廷支持出海鼓勵,他們才敢貸款買下那些可以適應海上氣候的船只。

  當章成宗的船只一靠岸,立馬就有魚販圍在船前求購新鮮魚產,忙的是不亦樂乎。

  不到半日,滿滿一船魚就被瘋狂的魚販采購一空。

  隨著“售馨”木牌掛上,未買到水產的魚販只能垂頭喪氣的等候下一班船到來。

  而章成宗則將所有漁民們叫到船艙,捧著厚厚一袋子銀元銅錢,開始分錢。

  “按照魚行成立規矩,每船收入二厘必須當底金,這船魚我們一共賣出所得六百二十八塊銀元,取出十三塊銀元上繳漁業協會行費,

  另外去掉船體維護、銀行貸款、港口安置費,以及成本折算外,共計獲利四百六十塊銀元,那就老規矩,

  你們十五人,每人十五塊銀元,劉老三拿二十塊,都分了吧。”

  一趟出海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一年出海三次,可以說這一年出海的收入就頂漁民以前幾十年總收入了,徹底步入了小康水平。

  大家樂呵的分完錢,便是開始給海神娘娘上香,感激這趟珠海滿載而歸,該有的傳統還是不會變的。

  晚上,漁民們在海上吃完一頓飯,然后在漁港內設置的大浴場痛快泡個澡后,大家也就各自解散回家探親了。

  如今江南境內已經沒有倭患匪寇襲擾,加上治安嚴密,即便女兒家走夜路都不用擔心遇到危險。

  劉老三揣著滿兜銀元,唱著家鄉小曲兒,一路向家里趕去。

  但在走出魚港后,看著燈火通明的金陵城區,卻又不急著回家了。

  他拍拍腰間錢包,走在秦淮大街上,看著河畔兩岸的青樓地,頓時滾動了一下喉結。

  出海一個月,雖然短暫,但海上生活累的很,越累越需要釋放壓力。

  這個時代男人釋放壓力的最好辦法,就是在溫柔鄉里醉一把,便能將一切都拋之腦后。

  劉老三也奢望有朝一日可以進出這樣的場合,雖然他去那些煙花巷解壓,但光看青樓外表就不是那種低級區域能比擬的。

  以前因為窮而沒機會,眼下不一樣了,畢竟怎么說也是一個高收入群體吧?偶爾奢侈一把又如何?

  “今日我劉老三也當一會爺吧!”

  狠了下心,劉老三大步走進一家看上去頗有風雅的青樓館,打算也過一把上等生活的癮。

  但進去沒多久,劉老三就被人轟了出來。

  一個雖然已經過了四十,但保養的依然跟二十七八的香艷老鴇站在門口操著吳語斥責道:“你猴急就去煙花巷,別來咱這地兒禍害姑娘,咱青藝館的姑娘清清白白的,從來都是賣藝不賣身,來錯地兒了。”

  劉老三看著婀娜多姿,卻脾氣火爆的老鴇,頓時不服氣:“都是出來賣的,還分高級和低級么?

  褲子一脫燈一滅,還不是一樣滾在床上浪叫?裝什么雛兒!”

  老鴇聞言勃然大怒:“好啊,你個老東西看來是皮癢了,敢這么埋汰咱家姑娘,報官!告他一個誹謗之罪!”

  劉老三聞言,立馬轉身就跑。

  “娘希匹,逛個窯子還報官?這踏馬什么世道?算了還是回家找咱婆姨瀉火吧。”

  其實這個時代,風月場所還是分等級的,低中高各行各業皆不同。

  低級那不叫青樓,而是娼館,干的就是肉體買賣,中級青樓則側重服務,賣的不是身,叫才藝和情懷,一般賓客都是書生才子。

  高級青樓情況特殊,內中女子多才多藝,有的甚至是富家女,且和青樓簽署過官方協議,基本不干賣肉的生意,而是推銷才藝,類似現代明星,主打的就是一個流量。

  對于這種情況,劉策考慮這個時代實際情況,并沒有禁止開設這類風月場所,只是對這些青樓娼館制定了嚴格的法案,最基礎一條不管你是賣唱還是賣身,女子必須得是自由身,并且必須定期去檢查身體是否健康。

  若是有逼良為娼的情況一經發現,那稅務司、地方刑部、市署等大批官府將會集體出動,不把你罰的脫層皮,不砍幾個腦袋助助興,是休想過關。

  可惜劉老三潛意識里還是把青樓當娼館看待,這才有了這樣的局面。

  夜色下的金陵城,燈火通明,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居民,平靜享受著眼下和平光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