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揚明 > 第210章 山東魯王府
  公元前187年,始設漢魯國,魯元公主子張偃為首任漢魯王。自此以后,歷經二十多個朝代,在一千五百年多年的更迭中,歷代的魯王府都設在山東曲阜,孔子的家鄉。

  等到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諸王的時候,考慮到了兗州這個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戰略地位,便毅然決定一反舊制,把魯王改府設在兗州,封自己的第十子朱檀為魯王。

  自此,朱檀一脈,在兗州生根發芽,歷經兩百余年的傳承,一直到了現在。

  由于魯王就藩的原因,兗州府便成為了魯南、魯西南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和最高級別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這一中心地位一直延續了近三百年之久。

  ...

  "王爺,近日府城內又涌入了不少流民,奴婢瞧著街上的人都多了不少。"

  魯王府內,現任魯王朱壽鋐正興致勃勃的品鑒著一副古畫,這畫是他花了大價錢,從南京一位商人手上購來的。

  "兗州府知府是干什么吃的?對這些人坐視不理?任由他們涌入兗州府。"

  "本王還打算出城游玩一番,王莊內的海棠花估摸著快開了。"

  聽到自己貼身內侍如此言說,朱壽鋐的臉上露出些許厭惡。

  他還打算過幾天,出城游玩一番,倘若城內閑雜人一多,豈不是擾了他的興致。

  他在去年的時候,也跟著大流,象征性的向朝廷捐獻了一筆銀兩,自認為有功于朝廷。因此雖然沒有得到朝廷準其出城行走的詔令,但也時不時的輕車簡從,在兗州附近游山玩水。反正這兗州境內都是他的人,也沒有人敢因為這么點小事跑到朱由校的眼前給他上眼藥。

  畢竟他魯王府的地位可不是遠在西南的蜀王府可比。

  放眼整個大明,他魯王論身份貴重雖然排不上前列,但論起政治地位,沒有人可與之比較。

  哪怕是身份最為尊貴的秦王,晉王。

  造成魯王府這般獨特政治地位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魯王府與山東境內的另一大家族互為姻親關系,彼此相互結親已經兩百余年,早已是密不可分的政治共同體。

  這個家族,就是受封衍圣公,世居曲阜的孔家。

  孔子一直被認為是天下所有讀書人的精神領袖,他的余暉也一直在照拂著他的后代,在一千多年間的時間里,任憑朝廷更迭,孔家都一直憑借孔子的原因,保持著獨特的位置而始終屹立不倒。

  天下所有讀書人都因為孔子的原因而對孔家多有尊崇與照拂。

  而魯王府自就藩兗州以后便與曲阜的孔家關系密切,兩百多年下來,早已是密不可分的政治盟友,朝中的那些大臣們看在孔家的面子上,也不敢為難魯王府。

  朱壽鋐神色輕松,絲毫沒有將兗州城中突然多出來的幾萬流民放在心里,他只在意這些人會不會影響到他游玩的興致,對于這些人為何出現在此,他沒有興趣知道。

  倒是這名老內侍頗有智慧,幾乎是看著朱壽鋐長起來的,見朱壽鋐對自己的話不為所動,便換了一個角度勸說。

  "王爺,事關重大,不可小覷啊,您忘了年前了嗎?"

  見自己的貼身內侍提起年前,朱壽鋐明顯愣了一下,臉色有些不太自然。

  他自然沒有忘記今年冬天在兗州府發生的事情。

  就在三個多月前,兗州府內不知道從哪里來了數萬流民,這些人衣不遮體,好似完全沒有神志一般,極為可怖。在一開始的時候,甚至還沖擊過他的王城,這事都鬧到了山東巡撫趙彥那里。

  好在后來官府及時出面鎮壓,又設廠施粥,這才將這些人穩定下來。

  再后來便是朝廷派來了錦衣衛,協助賑濟流民,這才沒鬧出亂子來。

  可是這才短短兩個月不到,這些人居然又去而復返了?

  "那你說怎么辦?那兗州知府能將這些人放進來就說明他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中,本王又能如何。"

  朱壽鋐的語氣有些無奈,他雖然地位特殊,但是也沒辦法越過當地官府,擅自調兵的權利,更何況他也沒兵并可調。

  有明一朝,對于藩王們看管最嚴的便是軍權,如今他王府僅有侍衛三百,勉強夠維護他的王城安全罷了。

  "這些流民人多勢眾,縱然兗州府知府坐視不理,那山東巡撫趙彥也絕不敢等閑視之,王爺可一邊向朝廷求援,一邊給趙彥傳書,讓他給兗州知府施加壓力。"

  老內侍的眼睛一閃,有些佝僂的身軀中蘊藏著遠超魯王的智慧。

  "妙,妙,就這么做。"

  朱壽鋐的臉上重新涌現出笑容,頗為興奮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這兗州知府也真是,放進兗州干什么,讓他們去別的地方不行嗎?平白誤了本王的大事.."

  見自己的內侍幫自己解決了一件頗為棘手的大事,朱壽鋐的心情不錯,又重新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桌上的那幅古畫上,同時嘴里小聲的埋怨著。

  聽到自家王爺的低喃,老內侍有些無奈的搖搖頭,看來自家王爺還是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王爺,您這畫不錯,老奴此前從未見過。"

  收拾了一下心情,老內侍臉上涌現出了討好的笑容,向自家的王爺說道。

  此畫作的確不錯,不過他此前并沒見過,想來不是魯王府的珍藏。

  "不錯吧,前宋劉松年的山水圖。本王讓人從南京購得的。"

  朱壽鋐聽到老內侍的吹捧,臉上的笑容更盛,他可知道自己身旁這位老內侍乃是鑒定大家,一進魯王府,便跟著人學習鑒寶尋寶。

  聽到朱壽鋐提起南京,老內侍猛然一驚,好似想到了什么一般,眼神突然凜冽了起來。

  朱壽鋐不說還好,早在流民涌入兗州府之前,這兗州府內就多了些生面孔,都是些來自南京的富商們,一車一車的往兗州府押送糧草販賣。

  可是頗為奇怪的就是,山東乃是漕運重地,并不缺糧。他以前還暗自好奇過,這些南京的富商們這番折騰,究竟能獲利多少。

  如今看來,這些人恐怕是別有用心。

  扭過頭,看著正對著古畫嘖嘖稱奇的朱壽鋐,老內侍心里沒來由的一嘆。

  "王爺啊王爺,這兗州恐怕要亂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