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揚明 > 第1341章 哭窮
  "陛下,現如今國庫空虛,實在是難以為繼吶.."

  迎著英國公張維賢及兵部尚書孫承宗有些愕然的眼神,面色發苦的畢自嚴緩緩起身,沖著案牘后的朱由校躬身說道。

  如若單單修建"忠烈祠",憑借著南直隸那筆剛解過來的款子,倒是能夠勉強應付過去,但聽天子話里話外的意思,竟是還要在軍中設立類似于"國子監"的書院,專供軍中將校學習。

  如此大的一筆開支,實在是令他束手無策。

  聞言,案牘后的朱由校也是露出了一抹果然如此的神色,他雖是不清楚大明具體的財政情況,但也在自己的"窮兵黷武"下,國庫怕是早就空虛的能夠跑老鼠。

  截止到昨日,畢自嚴都沒有向自己哭過窮,已然足以證明其能力了。

  "陛下,"不待朱由校做聲,沉默多時的英國公張維賢便是顫顫巍巍的起身,頗有些殷切的拱手說道:"設立忠烈祠,修建軍校乃是我大明社稷之福,我等勛貴深受皇恩,自當為君解憂.."

  "老臣愿散盡家財,修建軍校。"

  興許是覺得僅憑英國公府一己之力還不足以承擔此等重任,張維賢又緊接著說道:"京中其余勛貴若是知曉此事,定然也愿意慷慨解囊..."

  咕嚕。

  此話一出,乾清宮暖閣的氣氛明顯為之一滯,即便是剛剛還有些意動的兵部尚書孫承宗也露出了一抹駭然之色。

  通過張維賢的話語,他們這些文官猛然意識到,大明勛貴雖然在他們的打壓之下,沒有了半點實權,但這些與國同休的勛貴仍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如若平常時候,這些如散沙一般的勛貴自是不被他們放在心上,但倘若"忠烈祠"及"軍校"一出,這些只知曉聲色犬馬的勛貴瞬間便會擰成一股繩。

  尤其是天子還打算對軍校走出的"天子門生"委以重任,豈不是意味著這些勛貴以及武將即將擁有最為重要的軍權?

  像是沒有察覺到乾清宮暖閣中有些詭譎的氣氛一般,案牘后的朱由校輕咳一聲,臉上露出了一抹釋然的笑容,略帶歉意的沖著張維賢說道:"倒是讓老國公見笑了。"

  "無論是忠烈祠亦或者軍校都是朝廷大計,豈可讓愛卿蕩盡家財.."

  未等將話說完,朱由校便是扭頭朝著一旁的司禮監秉筆吩咐道:"大伴,給工部去個信,讓他們即刻拿一個關于軍校的章程出來,駐地就設在京師西側的京營附近。"

  關于"忠烈祠"及"軍校",朱由校已是在心中籌措多年,自是不會受外界因素影響。

  莫說此等消息傳播出去之后,那些與國同休的勛貴均會紛紛解囊,就算一切花費均由朱由校一人承擔,他也會將此事落實到底。

  作為自"后世"而來的穿越者,他對于這個時代的忠臣良將尚且做不到了如指掌,遑論后世的帝王?

  而效仿后世所營建的"軍校"便能夠最大程度的規避地方將校擁兵自重的風險,同時穩固皇權。

  縱觀歷史,歷朝歷代的帝王都有著各式各樣的手段來保證皇權的威嚴,諸如秦皇漢武這等雄主,自是能夠憑借個人魅力貫徹皇權;類似宋太祖趙匡胤這等得國不正的帝王則是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來穩固皇權。

  此番辦法雖是將軍權盡數收歸中樞,卻也為日后的"弱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從遼東經略熊廷弼領兵踏平赫圖阿拉,逼得皇太極不得不敗亡漠北之后,朱由校便終日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穩固皇權。

  昔年太祖于南京建國稱帝時,曾設立五軍都督府,借此與文官分庭抗禮,以至于國朝曾一度出現‘‘武貴文輕’’的局面。

  但是隨著‘‘大明戰神’’于草原上留學歸來之后,其父祖為其留下的大好局面便是瞬間改寫,最為重要的軍權也被兵部收入囊中。

  自此之后,大明天子再也無法像國朝初年那般隨意的調動兵馬,反倒是處處被文官扼住喉嚨,甚至出現了‘‘明武宗’’朱厚照這等親自領兵上陣的馬上皇帝落了一個壯年落水而亡的迷案。

  無論是為了自身的安危,亦或者重振皇權,改革現有制度都是勢在必得之事。

  半年之前,朱由校便是曾派恭順候前往陜北整飭軍鎮,但最后的結果卻是不盡人意。

  思來想去,朱由校還是決定于京中設立‘‘軍校’’,培養大明的‘‘未來’’。

  ‘‘陛下,’’錯愕了少許,戶部尚書畢自嚴方才反應了過來,小心翼翼的說道:‘‘年關將近,是不是有些著急了,不若等來年再行商議?’’

  出于文官的直覺,他猛然意識到若是任由軍校落成,并且盡皆由天子及京中勛貴出資,只怕這些武將的地位又會進一步得到提升。

  縱然知曉設立‘‘軍校’’已是避不可免之事,畢自嚴也想稍稍拖延一些時日,至少等到財政稍微寬裕些,由戶部出資,還能順勢染指些許話語權。

  若是盡數由天子及京中勛貴出資,只怕這‘‘軍校’’中斷然不會有他們文官的位置。

  事關‘‘文武之爭’’,畢自嚴也顧不得往日的臉面了,在朱由校戲虐的眼神中補充道:‘‘開春以后,湖廣等地的款子就能押解進京,屆時朝廷便可…’’

  ‘‘不可!’’像是猜到了畢自嚴心中所想一般,老成持重的英國公張維賢便是突然出聲將其打斷:‘‘此等利國利民的政策,如何能夠耽擱!’’

  ‘‘天子不必在勸,老臣即刻出宮,召集勛貴,為國出力!’’

  一番激昂慷慨的陳詞過后,張維賢便是龍騰虎步的走出了乾清宮暖閣,全然不顧身后幾名朝臣有些錯愕的臉色。

  事關勛貴未來,即便是以張維賢養氣多年的本事也不免呼吸急促。

  若有可能,誰又愿意一直躺在祖宗留下的功勞簿上蹉跎時光,誰年輕時又不是想為國出力的熱血男兒?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