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 第二百六十五章:承運殿前,各懷心思
  己時三刻。

  金色暖陽穿過天幕透過云層灑照于承運殿上空。

  使得那本就高大巍峨的承運殿平白地增添了些許神圣韻味。

  身著燕王府屬官衣衫的呂文蘇攜二十余屬官引領著一眾達官貴人及其家卷緩緩踏過承運門。

  朝著承運殿前那偌大廣場緩緩走去。

  “女卷煩請移步至承運殿右側。”

  呂文蘇止步于承運殿前緩緩轉身面朝人群中的一眾女卷微微拱手道。

  話音落罷。

  朱婉寧率先挪動腳步,不急不緩地朝著承運殿正門右側走去。

  其方一邁動腳步。

  那群同樣以白紗覆面的妙齡女子們紛紛不甘示弱地緊隨其后。

  似有心較量般。

  一眾以白紗覆面的妙齡女子們前行時一個比一個步伐端莊,一個比一個步伐優雅。

  大戶人家女子自幼便培養的氣質于此刻顯露的淋漓盡致。

  百余息后。

  一眾達官貴人家的女卷們紛紛移步至承運殿右側,最終立身于承運殿右側廣場之上。

  與此同時,一眾達官貴人們無需呂文蘇交代,便自覺地移步至了承運殿左側。

  待眾人徹底于承運殿前那偌大的廣場上站穩腳跟后。

  四道身影兩兩居前、兩兩居后地自承運殿正門緩緩而出。

  居前兩者分別為上谷郡郡守孫道華、漁陽郡郡守龐文澤。

  而落于二人身后的則是上谷郡第一世家朱家的老太爺朱懷民以及漁陽郡第一世家曲家當代家主曲瑞安。

  “吾等拜見孫郡守、拜見龐郡守。”

  此四人方一走出承運殿正門,那立身于承運殿前的一眾達官貴人們無不紛紛彎腰拱手行禮。

  “諸位無需多禮。”孫道華與龐文澤互相對視一眼后微微擺手道:“禮送佛骨舍利之吉時于己時過半抵臨,諸位還請稍安勿躁。”

  話音落罷,孫道華、龐文澤、朱懷民、曲瑞安四人緩緩走下臺階,立身于眾人面前。

  事實上無需孫道華多加提醒,那一眾達官貴人們也不敢于承運殿前喧嘩。

  許奕雖甚少于燕地公開露面。

  但天底下又豈會有不漏風的墻?

  朱家能自京城長安打探出許奕于關中賑災中的種種事跡。

  其余的達官貴人們便打聽不出來了?

  一眾達官貴人們所打探出來的消息或許不如朱家打探出來的那般詳細。

  但對于一般的達官貴人們而言已然足夠了。

  更何況,許奕自就藩以來的種種手段,無一不再提醒著眼前這一眾達官貴人們誰才是燕地真正的王。

  興建居養院,使一眾老卒老有所依,于燕地內收獲大量名望,以及王大營屯兵兩萬一千精壯等事暫且不提。

  單單是那下洛城一事,便足以震懾在場的每一位達官貴人。

  那世襲罔替的鄭國公季開,不正是折于下洛城一事嗎?

  普天百姓中,又有何地百姓能比燕地百姓更了解此事的始末?

  ......

  ......

  己時過半。

  “鐺~鐺~鐺~”

  數道氣勢輝昂、聲音悠長的鐘聲自承運門處緩緩發出。

  承運殿前上百位達官貴人及其家卷們在聞得鐘聲的一瞬間無不精神一震,上百道目光幾乎在剎那間集中于大開的承運殿正門。

  數十息后。

  鐘聲漸漸消散于承運殿上空。

  聲音悠長的鐘聲方一消散。

  承運殿內便漸漸傳來道道略顯古樸的悅耳之音。

  ‘青銅編鐘。’

  聞得那略顯古樸的悅耳之音的一瞬間,朱婉寧不由得微微閉上雙眼,靜靜地聆聽那來自于古老樂器所散發出的天籟之音。

  身為上谷郡第一世家的嫡女,其與樂器一道的造詣自然匪淺。

  百余息后。

  古樸的悅耳之音漸漸散去。

  朱婉寧緩緩睜開雙眼,靜靜地望向那大開的承運殿正門。

  一息。

  兩息。

  十息。

  百息。

  隨著時間的緩緩推移,朱婉寧藏身于袖擺之下的白哲雙手不由得冒出層層細汗。

  然其雙眼卻依舊如常般望向那大開的承運殿正門。

  復數十息。

  百名帶甲之士腰挎修長長刀,手持筆直長槍,踏著整齊劃一的步伐緩緩自承運殿內而出。

  待百名帶甲之士于承運殿正門兩側的臺階上站立妥當后。

  大開的承運殿正門內緩緩走出四道身影。

  見此。

  朱婉寧本就冒出層層細汗的白哲雙手愈發地濕潤起來。

  隨著承運殿內的數道身影愈發靠近承運殿正門。

  朱婉寧心中的緊張之意愈發地明顯起來。

  然,其終究是一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縱使心中再如何緊張,其無論是面色還是神態皆能保持至最完美的狀態。

  十余息后。

  承運殿內的四道身影緩緩穿過陰影,踏入金色暖陽之下。

  此四道身影同樣為兩兩居前,兩兩居后。

  居前二人中,左側乃一樣貌俊朗、姿態非凡之男子。

  那男子身著九旒九章青龍冕服,赫然正是燕王奕。

  在其身旁則為一樣貌秀美、氣質柔美中又不缺端莊之女子。

  那女子下身著一鏤金百蝶穿花如意裙,上身著一玉色銀紋芙蓉百花度蝶裳。

  滿頭烏發被九支金色百花攢珠步搖輕輕盤起。

  毫無疑問此女便是那從未于外露過面的燕王妃--王秋瑾。

  居后者二人則為一老一少。

  年老者手捧一紫檀木寶匣,其人正是那燕王府前奉承司左勝元左奉承。

  年少者則是那平邑伯楊先安。

  “吾等拜見燕王殿下、拜見燕王妃。”

  隨著四人緩緩踏過承運殿正門。

  位于承運殿正門臺階之下的上百位燕地達官貴人們及其女卷們無不紛紛彎腰行禮。

  許奕止步于臺階之上,微微擺手道:“免禮。”

  “謝燕王殿下。”

  臺階之下彎腰行禮的上百人聞言再行一禮,方才緩緩直起腰背。

  許奕立身于臺階之上,目光緩緩掃過臺階之下的上百位達官貴人。

  其邊打量邊緩緩開口道:“數日前,王府上空浮現異象,金色佛光于王府上空久久不愿散去。”

  “與此同時,孤于睡夢中偶見一身影,那身影沐浴于金色佛光之中。”

  “其自稱為佛祖坐下金身羅漢法海是也。”

  “此番自西方而來,欲至京師之地弘揚大乘佛法。”

  “怎奈何中途心感信徒悲求,法海羅漢慈悲,不忍信徒遭受苦難,故不得不提前離去。”

  “其適時真身恰逢位于燕地,故離去前托夢于孤。”

  “言離去前會贈孤一佛骨舍利,令孤轉呈當今天子。”

  “望當今天子能于京師尋一偏僻之地,建一七層佛塔供奉其所贈佛骨舍利。”

  “若日后機緣再至,他定登臨佛塔之上,于大周境內弘揚大乘佛法。”

  許奕緩緩講述著早已編撰好的說辭。

  誠然,這番話借助朱家兩兄弟之口,早已傳遍整個沮陽城,甚至于大半個燕地百姓均已知曉。

  但傳言終歸是傳言。

  同樣的一番話自不同的人口中說出,所代表的信服力自然亦不相同。

  果不其然。

  隨著許奕將那早已編撰好的說辭,當眾緩緩道來后。

  那位于臺階之下的上百位燕地權貴們無不面露虔誠。

  更有甚者頻頻以眼角余光望向左勝元手中托舉的紫檀木寶匣。

  片刻后。

  早已編撰好的說辭漸漸接近尾聲。

  許奕眼角余光微不可查地自臺階之下的上百位權貴臉上一閃而過。

  隨即再度緩緩開口說道:“今日,孤邀諸位同為佛骨舍利送行。”

  “愿法海羅漢念在孤精心供奉佛骨舍利三日之久的薄面上。”

  “庇佑我燕地風調雨順,庇佑我燕地百姓不受饑苦之迫、不受嚴寒之苦,腹飽衣暖!”

  話音落罷。

  上百位燕地權貴無不紛紛彎腰拱手行大拜之禮。

  “燕王殿下大善,愿法海羅漢庇佑我燕地風調雨順,庇佑我燕地百姓不受饑苦之迫、不受嚴寒之苦,腹飽衣暖!”

  許奕背負著雙手,目光平靜地望向臺階之下彎腰拱手行大拜之禮的上百位權貴。

  這些人于燕地內,無一不是執掌一地民生之人。

  這些人唯一的區別便在于有人于明面上執掌一地,有人則于暗地里執掌一地。

  而許奕之所以于今日邀眾權貴至燕王府禮送佛骨舍利,其根本原因無外乎兩點。

  其一,明面上于燕地境內的一眾權貴結個善緣。

  其二,暗地里告戒燕地內的一眾權貴,誰才是燕地真正的王。

  其事先邀孫道華、龐文澤、朱懷民、曲瑞安四人入王府。

  此后又令四人于‘吉時將至’時率先走出承運殿。

  如此行徑,又何嘗不是一眾宣布主權的手段?

  連兩郡郡守、兩郡第一世家尚且如此,余者相較此四人,又有幾斤幾兩。

  若是說的淺白些。

  那便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那世襲罔替的鄭國公,便是在場所有人的前車之鑒。

  察覺到這一點的一眾權貴們無不心中一凜。

  數十息后。

  一眾權貴緩緩起身。

  立身于臺階之上的許奕,其目光居高臨下地自每一個權貴臉上掃過。

  其目光掃過之時,無一權貴膽敢于其對視。

  待目光自最后一名權貴臉上掃過后。

  許奕目視前方,緩緩朗聲道:“請佛骨舍利!”

  “遵令!”位于其身后的左勝元聞言屈身一拜。

  隨即緩緩打開了手中早已托舉多時的紫檀木寶匣。

  “其自稱為佛祖坐下金身羅漢法海是也。”

  “此番自西方而來,欲至京師之地弘揚大乘佛法。”

  “怎奈何中途心感信徒悲求,法海羅漢慈悲,不忍信徒遭受苦難,故不得不提前離去。”

  “其適時真身恰逢位于燕地,故離去前托夢于孤。”

  “言離去前會贈孤一佛骨舍利,令孤轉呈當今天子。”

  “望當今天子能于京師尋一偏僻之地,建一七層佛塔供奉其所贈佛骨舍利。”

  “若日后機緣再至,他定登臨佛塔之上,于大周境內弘揚大乘佛法。”

  許奕緩緩講述著早已編撰好的說辭。

  誠然,這番話借助朱家兩兄弟之口,早已傳遍整個沮陽城,甚至于大半個燕地百姓均已知曉。

  但傳言終歸是傳言。

  同樣的一番話自不同的人口中說出,所代表的信服力自然亦不相同。

  果不其然。

  隨著許奕將那早已編撰好的說辭,當眾緩緩道來后。

  那位于臺階之下的上百位燕地權貴們無不面露虔誠。

  更有甚者頻頻以眼角余光望向左勝元手中托舉的紫檀木寶匣。

  片刻后。

  早已編撰好的說辭漸漸接近尾聲。

  許奕眼角余光微不可查地自臺階之下的上百位權貴臉上一閃而過。

  隨即再度緩緩開口說道:“今日,孤邀諸位同為佛骨舍利送行。”

  “愿法海羅漢念在孤精心供奉佛骨舍利三日之久的薄面上。”

  “庇佑我燕地風調雨順,庇佑我燕地百姓不受饑苦之迫、不受嚴寒之苦,腹飽衣暖!”

  話音落罷。

  上百位燕地權貴無不紛紛彎腰拱手行大拜之禮。

  “燕王殿下大善,愿法海羅漢庇佑我燕地風調雨順,庇佑我燕地百姓不受饑苦之迫、不受嚴寒之苦,腹飽衣暖!”

  許奕背負著雙手,目光平靜地望向臺階之下彎腰拱手行大拜之禮的上百位權貴。

  這些人于燕地內,無一不是執掌一地民生之人。

  這些人唯一的區別便在于有人于明面上執掌一地,有人則于暗地里執掌一地。

  而許奕之所以于今日邀眾權貴至燕王府禮送佛骨舍利,其根本原因無外乎兩點。

  其一,明面上于燕地境內的一眾權貴結個善緣。

  其二,暗地里告戒燕地內的一眾權貴,誰才是燕地真正的王。

  其事先邀孫道華、龐文澤、朱懷民、曲瑞安四人入王府。

  此后又令四人于‘吉時將至’時率先走出承運殿。

  如此行徑,又何嘗不是一眾宣布主權的手段?

  連兩郡郡守、兩郡第一世家尚且如此,余者相較此四人,又有幾斤幾兩。

  若是說的淺白些。

  那便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那世襲罔替的鄭國公,便是在場所有人的前車之鑒。

  察覺到這一點的一眾權貴們無不心中一凜。

  數十息后。

  一眾權貴緩緩起身。

  立身于臺階之上的許奕,其目光居高臨下地自每一個權貴臉上掃過。

  其目光掃過之時,無一權貴膽敢于其對視。

  待目光自最后一名權貴臉上掃過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