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執掌武唐 > 957.第955章 決裂(下)
    大唐立國以來有條世人皆知的制度,那就是非李家皇室子孫不得為王。

    故而即便功勛再是卓著的大臣,如貞觀年間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長孫無忌,最后也只是被封為國公而已。

    如今,武承嗣突兀奏議追封武氏先祖為王,自然是亂了法度,也是壞了規矩,頓時就激起了一片嗡嗡吵雜的議論之聲,反對之意不絕于耳。

    已被更名為鳳閣內史的前尚書省中書令劉景先時才見到裴炎在武后面前吃癟,早就已經滿腔怒火,現在聽聞這新晉的太常卿、同鳳閣鸞臺三品武承嗣如此放肆,再也按捺不住心內的激憤之情,陡然出班揚起手中牙笏怒指武承嗣喝斥道:“大膽佞臣,我大唐立國數十年,從未分封過異姓王,即便是許多功勞卓著的名臣,朝廷也從來沒有開過先例,爾祖周國公固然有功于朝廷,但卻是商賈出身,其祖上也只擔任過卑微小官而已,無功無績,何能憑借后人之萌成為王者?”

    劉景先口中的周國公,指的是武承嗣祖父武士彟,他也是太后武媚的父親。

    這武士彟本是太原商賈,與當時尚在龍蟄時的李淵交好,故而成為了李淵的坐上賓客。

    其后李淵太原起兵,武士彟散盡家財進行相助,大唐平定天下之后武士彟出任工部尚書轉荊州都督,加封為應國公,貞觀初年病故,唐高宗永徽中,因為武則天為皇后的緣故,又追贈并州都督、司徒、周國公。

    不過劉景先此話卻是一個大實話,要知道武士彟青年時期,曾挑擔子去各村賣過豆腐維持生計,可謂非常卑賤,在世家貴胄的眼中,自然是賤商一個,何能輕言封王?

    故而此話落點,殿內不少大臣都是出言附和表示贊同。

    陡然之間,武后的心臟揪緊了,呼吸也是止不住沉重了起來。

    她還記得永徽六年高宗想要立她為皇后,以長孫無忌為首的貴胄元老們對此強烈反對,其中最讓她記憶猶新的一條反對理由,便是商賈之女,出身卑賤,難堪大任。

    先祖的商賈出身也使得武后一輩子被烙下了身份的烙印,極難獲得名門世家的支持。

    也是因為此點,她對當時當權的關隴世族痛恨不已,也對山東(函谷關以東)世族痛恨不已,雙方無法妥協之下,她才會大肆發展科舉,重用寒門士子。

    如今,劉景先當殿又是提起了武氏先祖的商賈身份,且語言暗含諷刺,如何不令武后大感難堪,也甚是羞怒。

    武承嗣心知此事姑母武后不方便開口,故而對著劉景先昂昂頂上道:“劉相言及大唐立國無人封王,卻是差矣!相信諸位臣工都還記得,武德年間高祖皇帝曾封羅藝為燕郡王,封過杜伏威為吳王,此二人便是先例。”

    劉景先早就已經看武承嗣這個不學無術,全靠武后提攜當上宰相的紈绔子弟不順 弟不順眼了,登時就冷笑道:“武丞相當真是貴人多忘事,昔日高祖封這二人為王的時候,都賜姓為李,莫非你們作為外戚的武氏,也想如他們一般換作李姓?這不是亂了人倫綱常么?更何況羅藝與杜伏威都是當世割據諸侯,封其為王也是高祖的緩兵之計而已,待到朝廷緩過勁來,此二人最后都是橫死當場,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武丞相難道都視而不見乎?”

    裴炎也冷笑補充了一句:“莫非武丞相想讓太后成為第二個呂后,變為世人所唾罵的對象?”

    一通指責吭哧有力,有理有據,武承嗣的額頭頓時冒出了點點細汗,吭哧了半天竟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武后心知武承嗣成為丞相時間尚短,威望不足、根部不牢,已是無法應對局面,此時自己必須出馬,心念及此,斷然開口道:“諸位愛卿,朕倒覺得武丞相此議尚妥,何也?劉相以為武氏先祖出身商賈不能為王,無功無績更不能加以顯官,孰不知你們口中的賤商武氏,乃是當今圣人的先祖,更會成為大唐今后所有天子的先祖,何當不得一個分封王?”話到最后,語氣已是透著一股讓人心生膽顫的冷意。

    看著武后與武承嗣姑侄之間的政治唱和,想要提高武氏先祖的地位,裴炎的心頭大是不好受。

    他已經看出來,這次大朝會乃是武后提高太后權力,打壓相權的一個契機,自己作為首席宰相,若是坐視不理,聽而由之,那他苦心經營的宰相勢力當真就會土崩瓦解。

    故而,裴炎拱手一禮,語帶質問的望向了帝座:“太后你乃是我大唐的太后,更是天下所有人的母親,自然應當胸懷天下,不可偏袒自己的親屬,難道太后看不見西漢之際呂后亂政之禍么?”

    武后一聲冷笑,素手一抬語氣舒緩有力:“呂后將權力交給活人,這才造成了諸呂之禍,而朕卻是在追封逝者,逝者豈會爭權奪利禍亂國祚?這又有什么損害呢?”

    裴炎繃著臉言道:“微臣只知舉國大政當防微杜漸,預防不好的苗頭,遏制有可能出現在禍端,若是今日追封太后先祖開了先例,那太后你要如何服眾?”

    武后鳳目一寒:“裴卿的意思,覺得朕追封先祖全是私心了?”

    裴炎猛然一咬牙關,硬著頭皮點頭道:“對,的確如此1

    這一問一答間,大殿中的氣氛頓時降到了冰點。

    站在龍床旁邊的上官婉兒聽得心弦震顫,迎面而至的巨大壓力使得她幾乎快要透不過氣來。

    在接到武承嗣奏書的那瞬間,上官婉兒便感覺此事鐵定會激起一股腥風血雨,也會遭到群臣們的堅決反對。

    但是她萬萬沒料到,武后令武承嗣在大朝會上奏議此事,就這么明目張膽的激起了裴炎等宰相的憤然抗議,讓原本和諧共存的臨朝稱制太后與總攝國政宰相之間形成強烈沖突,她委實不了解武后為何要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