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二百四十三章 打擊報復
  劉洪徽在州試后就已經啟程去往兗州,準備與崔季舒交接工作。

  而定州州試錄取名單也送抵洛陽,吏部尚書高澄在中書省審閱后,加印交送吏部,由文選司登錄姓名、籍貫。

  主持吏部具體政務的侍郎崔暹從文選司要來了定州州試具體名次。

  身為定州人的他關心家鄉科考情況合情合理、無可厚非。

  當看到列在經典科第三的崔贍時,崔暹眉頭緊皺。

  他與崔贍之父崔甗的矛盾說來也很簡單,只不過是崔甗在人前經常與范陽人盧元明一起吹噓:

  ‘天下盛門僅你我兩家,博陵崔氏、趙郡李氏又算得了什么!’

  言語間不乏對博陵崔氏與趙郡李氏的輕蔑。

  宗族受辱,放在別的朝代也不可能一笑置之,更何況這是南北朝,宗族名望關乎士族子弟的切身利益。

  崔暹對于崔甗倒沒別的想法,就一心想弄死對方。

  朋友之間有可能并不真的了解,但仇人往往卻知根知底。

  崔暹很清楚崔甗之子崔贍的才學,可定州科舉他實在插不上手。

  且不說厙狄干會不會買他的帳,就連厙狄干自己想定崔贍為經典科第一都不能稱心如意。

  真到京試策論的時候,憑崔贍的文采與在廣州主政的經驗,未嘗沒有可能奪一個經典科魁首。

  真要有那一天,崔暹甚至都能想象崔甗的得意模樣,這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手執錄取名單久久沉吟不語的崔暹終于下定決心,必須要毀了崔贍的前程,最好是順手將崔甗愉悅送走。

  平心而論,崔暹并非心胸狹隘之人,當年他向高澄舉薦邢邵,但邢邵入府后卻與高澄數次提及崔暹的短處。

  小高王其實對此并沒有多少意見,人無完人嘛,不管是崔暹身上的缺點,還是邢邵背后說人是非的習慣。

  但高澄還是借機大發雷霆,對邢邵厲聲呵斥,事后又故意與人聲稱要將邢邵逐出洛陽,永不錄用。

  邢邵原本都已經收拾好行囊,準備歸鄉養老。

  又是高澄暗中授意,讓親信將此事傳揚出去,崔暹得知后感激涕零之余,親自登門為邢邵求情,才讓為他憤憤不平的小高王消了氣。

  這件事情過了一段時間,高澄又喚來了邢邵,當著全體幕僚,鄭重向邢邵道歉。

  高澄十分懊惱與自責,他表示自己由于對崔暹愛護太甚,情急之下,失了分寸,如今反思過后,才驚醒過來:

  若是有人只是直言親信的短處,他尚且不能容忍,往后又有誰敢當面指出自己的過失。

  畢竟是十一歲就與晉州高公比美的小高王,一篇《鄒忌諷齊王納諫》爛熟于心,又怎么會遮蔽言路。

  當時遠在晉陽的高歡聽說高澄演的這場戲,對此拍案叫絕。

  不僅一石二鳥得了崔暹與邢邵的感動,更為他自己樹立了愛護下屬,以及聞過而改的形象。

  情商這一塊屬實是被小高王拿捏住了。

  高澄文武班底的凝聚力、向心力從來不是抖露王霸之氣而獲得。

  身為高氏繼承人,可以很輕易地收獲下屬的忠心,但平素點點滴滴的施恩才能讓他們為自己賣命。

  崔暹是個實干派,若是夸夸其談也不可能得到高澄的喜愛與重用。

  他對邢邵的豁達與對崔甗的仇視形成鮮明對比,可既然決定了要毀了崔贍的前途,甚至整死崔甗一家,崔暹立即著手,試圖將此落到實處。

  事實證明,哪怕是四姓五族出身,信都建義元從,進位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黃門侍郎,封武城縣公。

  崔甗這般顯赫的官爵,也敵不過崔暹作為高澄心腹這一層身份。

  更何況,崔暹雖然不過是尚書省六部之一的吏部次官,而崔甗作為黃門侍郎,是與尚書省并列三省之一的門下省次官。

  但就職權來說,崔暹是要重于崔甗,這一點從崔昂與崔甗同為黃門侍郎就能知曉一二,崔昂在高澄心中,無論如何也比不得崔暹。

  崔暹下手狠挖崔甗一家的黑料,他發現甚至不需要自己胡編亂造,足以致崔甗于死地。

  當然,這并不包括崔甗寵妾馮氏與邢邵等人私通這種家丑。

  一堆黑料中,在崔暹看來真正能要崔甗性命的還要從其中兩條做文章,這兩條黑料都是崔甗口不擇言。

  崔甗雖有才干,但自身就是個沒把門的大嘴巴,啥話也敢往外說,但凡他能明白禍從口出的道理,也不會結下崔暹這個仇家。

  第一條黑料是入京述職的清河太守石愷為崔暹提供,他曾在清河時,往崔甗府上登門拜訪,嚇唬崔氏少年們:

  ‘你們這些兒郎以后莫要做賊,我這個太守是會殺人的。’

  結果當時歸鄉在家的崔甗聽了,當即對子嗣們說:

  ‘還不回答太守:我們家做賊,只是抓著一名天子的手臂,將他拽下殿,再捉另一名天子將他推上殿,不做偷驢摸犢的小賊。’

  這番回答足夠機智,也確實蠢。

  往小了說,這是把當年廢元恭,迎立元善見的廢立之功據為己有。

  往大了說,你清河崔氏只做廢立天子之賊,那么以后是誰要當天子,不正是高氏嗎!

  如果說第一條稍顯牽強附會,那么再與第二條相聯系,崔甗百口莫辯。

  第二條黑料由崔暹妻兄李慎告知,他曾聽人提起,高澄鎮守洛陽后,崔甗歸鄉時曾在私底下說過一嘴:

  ‘黃頷小兒也能當得起重任?’

  而且李慎還給出了一個關鍵證人,當時還未受高澄征召入幕的邢邵就在現場。

  高澄是個什么性子,伴主多年的崔暹非常清楚,在明面上,足可稱千古明主,但實則生性多疑,氣量狹窄。

  小高王多疑這件事無需多提,氣量狹窄主要是針對得罪他的人。

  比如尉景被由冀州囚送洛陽,威望掃地,在晉陽勛貴中基本處于社死狀態。

  侯景當年不聽調令,崔暹也知道高澄一直懷恨在心。

  而高陽王元斌現在還在孫騰府上為奴。

  就沖著這兩條黑料,搭上崔甗貪腐受賄的罪證,崔暹斷定崔甗不死也要脫層皮,至少他們那一家子都披不起一身官皮。

  晚上還有。

  感謝書友輕快如流、不同的塵埃的打算。

  (本章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