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52章 財政枯竭(上)
  已是十月下旬,喧囂了半月不止的北京城終于慢慢安靜下來,無論是奉天門外的那場"嘩變",還是四川白桿軍奉召坐鎮京師,亦或者一連多位前朝老臣終于姍姍來遲,進京輔政等趣聞都漸漸消失在市井之中。

  京師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許是因為前段時間遼東才剛剛取得了"寧錦大捷",兼之天子一上臺便委任了畢自肅為遼東巡撫的緣故,眼下京師的百姓們相比較前些年倒是"安心"了不少。

  如若沒有意外,想必今年終于能過個好年了。

  約莫從神宗末年開始,遼鎮局勢日益緊張,朝廷在遼東屢戰屢敗,無數遼東難民紛紛逃難,哀鴻遍野,著實沖淡了"年節"的喜慶。

  ...

  如恢復往日平靜的北京城,"熱鬧"的朝廷也漸漸的安靜了下來,朝臣們已是從先帝殯天的"陰霾"中走出,習慣了新天子的存在。

  細細想來,天子年僅十六歲,又沒有接受過"帝王心術"的教育,但其展現出來的政治手腕卻是絲毫不亞于御極多年的帝王。

  非但有驚無險的"化解"了如日中天的"閹黨",更是令蠢蠢欲動的"東林黨"一無所獲。

  除此之外,就連牢牢被勛貴把控百年不止的軍權也被天子重新拿了回來,讓人嘆為觀止。

  不少朝臣私底下都在議論,當今天子或許真的是大明的"中興之主",說不定真的能令茍延殘喘的大明"起死回生"。

  現如今,"中興之主"朱由檢卻是無心理會案牘上如小山一般的奏本,只是面帶愁容的望著眼前的老臣。

  畢自嚴,萬歷二十年的進士,初授松江推官,后因為善于綜理復雜的經濟事務,于泰昌元年升任太仆寺卿,位列九卿。

  天啟年間,因遼鎮戰事吃緊,奉命巡撫天津,與登萊巡撫袁可立互為犄角,整飭海防,修戰船、建水軍,曾先后鎮壓河北、山東的白蓮教起義。

  后因不滿魏忠賢專政,公開反對其"專制",被迫辭官還鄉。

  "卿家的意思是,九邊缺餉嚴重?"

  沉默了少許,案牘后的朱由檢終于從失神的狀態中醒轉過來,聲音略微苦澀的問道。

  雖然知曉崇禎朝內憂外患不斷,國庫空虛,九邊軍餉拖欠嚴重,但朱由檢也沒有料到自己皇兄留給自己的竟是這樣一個"爛攤子"。

  如若不是及時起復畢自嚴,召其回京中輔政,怕是其中"隱患"至少要拖到數月之后才能解開。

  聽得天子問詢,暖閣中頗有些局促不安的畢自嚴不敢怠慢,忙是聲音急切的回道:"陛下有所不知,自神宗末年開始,九邊重鎮便是連年欠餉,遼沈之變后,遼東軍費更是與日俱增。"

  "前段時間的寧錦之戰也是斥資無數。"

  一語作罷,乾清宮暖閣中只剩下畢自嚴的聲音在悠悠回蕩,令得一旁默默伺候的司禮監秉筆王承恩都是微微動容。

  他雖是一名閹人,但也清楚軍隊連年欠餉意味著什么,試問邊軍士卒連肚子都填不飽,拿什么保家衛國。

  難怪遼鎮連年失利,根源原來在這里。

  許是怕天子不信,一襲紅袍的畢自嚴忙是自懷中掏出一封奏本,雙手呈遞:"陛下,這是戶部和兵部歷年下撥的軍餉以及九邊重鎮的兵冊,還請陛下核對。"

  一旁的王承恩見狀忙是快走兩步,小心翼翼的接過畢自嚴手中的奏本,將其擱置在朱由檢面前。

  "陛下,老臣在入京的路上,便是聽說您委任臣弟為遼東巡撫,并開內帑補齊軍餉。"

  "前幾日,又將京營士卒歷年所拖欠的軍餉一并補齊。"

  "但眼下眼瞅著年關將近,邊鎮將校卻是毫無所獲,老臣只怕厚此薄彼,會鬧出些亂子來..."

  趁著朱由檢翻閱奏本的當口,下首的畢自嚴又忙是拱手說道,臉上涌現了一抹為難。

  犒賞有功士卒,補齊士卒歷年被拖欠的軍餉本是能夠有效樹立"皇權"的手段,但若是"厚此薄彼",便容易導致人心不穩,尤其是在年關將近這等關鍵時刻。

  聞言,朱由檢將目光自手中的奏本中收回,頗為沉重的點了點頭,他聽懂了面前老臣的言外之意。

  九邊重鎮的士卒本就被拖欠軍餉,人心浮動,若是聽說中樞"厚此薄彼",將一直在京中"養尊處優"的士卒軍餉補齊,卻是對他們不聞不問,定然會心生怨氣。

  若是再加上"有心人"從中蠱惑,怕是即刻便會鬧事嘩變。

  深吸了一口氣,朱由校已是認清其中的厲害,忙是向下首的畢自嚴投去了求助似的眼神:"愛卿可有良策?"

  在兼領天津巡撫的那幾年,畢自嚴始終不忘身上戶部侍郎的差事,一門心思的為朝廷籌措軍餉,保證了遼餉的供應,或許會有良策。

  沉默了少許,畢自嚴面露難色,有些遲疑的說道:"為今之計,臣請陛下在開內帑。"

  雖然戶部尚書馮嘉會尚未"辭官回鄉",但也終日抱病在家,畢自嚴已是成為了實際上的戶部尚書。

  這幾天,他也梳理了一番這兩年的財政情況,知曉國庫早已空虛,縱然心中有諸多改革稅收,緩解財政枯竭的良策,但短時間內卻是難以建功。

  眼下,最能立竿見影,起到效果的便是皇帝的"私房錢"。

  聞言,朱由檢便是吧唧了一下嘴,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

  雖然萬歷皇帝素有"貪財"之名,但其留下的千余萬兩白銀卻是被自己的"父兄"揮霍一空,留到自己手上的尚不足百萬兩。

  前段時間,畢自肅趕赴遼東上任,令其帶走了五十萬兩白銀,幾乎便是令內帑為之一空。

  好在后來通過"抄家"獲得了百余萬兩白銀,這才讓朱由檢重拾了些許底氣。

  但依著眼下的形勢來看,這些錢還沒捂熱乎,就又要送出去了?

  一時間,君臣二人皆是沉默不語,乾清宮暖閣內的氣氛也是頗為冷凝,唯有粗重的呼吸聲次第響起。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