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224章 痊愈
  孫傳庭被撤職后,撫順主官位置空出,平遼侯暫時沒精力顧及撫順事務,更別說是選拔新官員上任。

  整整一個臘月,開原一團亂麻,諸事繁雜,商業凋敝,謠言叢生,陸續有漢商和外番商人遇害,張潮帶人查了好幾日,還是沒找到什么頭緒。

  平遼侯的這個年怕是過不安穩了。

  劉招孫意識到,這次在背后搞事的黑手并非等閑之輩,不是張潮能搞定的。

  開原亟需建立一支專業的情報力量。

  臘月二十四,袁崇煥和康應乾帶著三千多戰兵,返回寬甸駐地。

  臨行之際,劉招孫特意召見了袁嘟嘟。

  平遼侯對部下照例一番勉勵,勉勵袁崇煥在寬甸認真做事,繼續招兵買馬,做好屯田和馬政工作,為遼東供應更多的糧食和戰馬。

  袁崇煥向平遼侯保證,寬甸將時刻做好準備,隨時躍馬鴨綠江,拯救對岸那些受苦受難的新義州百姓。

  劉招孫對朝鮮國的策略是蠶食鯨吞,逐步消化掉這塊土地,培養代理人的方式在朝鮮是行不通的。

  徐霞客帶回來的情報顯示,薩爾滸戰后,日本在朝鮮南部活動增強,新任幕府將軍德川

  和分裂混戰的蒙古不同,朝鮮有自己獨立的文化歷史,封建化水平也不是草原部落所能比擬,更重要的是,朝鮮國體量超過千萬人,實力不容小覷,朱棣時代他們甚至有攻打大明的野心。

  面對這樣的對手,只能慢慢蠶食,若像隋煬帝唐高宗那樣舉兵攻伐,最后只能在這片苦寒之地上折戟沉沙,劉招孫不會重蹈前人覆轍。

  袁崇煥明年在寬甸的任務,便是繼續吸納朝鮮流民,進一步將對岸的新義州掏空,給漢城的朝鮮王制造壓力,待時機成熟后,便出兵吞并新義州,將其納入開原版圖。

  泰昌二年,受小冰河氣候影響,朝鮮各道糧食減產,北方的新義州更是重災區,天氣干冷,田畝拋荒,大批朝鮮百姓逃難到對岸的寬甸城。在平遼侯的指點下,袁崇煥早早在寬甸儲備了十幾萬石糧食。等明年開春,新義州青黃不接時,會有更多人渡江投奔寬甸,袁崇煥對此輕車熟路,順勢將他們編入屯堡,讓他們為開原戰車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兩人聊到最后,劉招孫想起朝鮮旁邊那個更強大更麻煩的鄰居,沉吟片刻,對袁崇煥道:

  “還有一事,需袁都察加以留心,幫本官做好!”

  “請平遼侯示下。”

  見劉招孫神色凝重,袁崇煥連忙俯首聽命。

  “袁大人可知,壬辰、丁酉戰役(萬歷援朝)后,神宗皇帝發平倭詔以告天下,號令周邊藩國與大明一道,封鎖倭國,不許片帆駛往倭國?”

  袁崇煥久在嶺南,從嘉靖年間起,廣東便屢屢遭受倭亂,粵民對倭寇恨之入骨,萬歷皇帝對經濟封鎖政策,他自然是知曉的。

  “下官當然知道,萬歷二十八年,神宗皇帝下詔,將倭國從太祖規定的‘十五不征之國’中除名,將其歸為‘元惡’,對倭國采取禁防之策,萬歷三十二年,為威懾倭國,在復州設參將,金州設守備,調登州水軍駐守旅順,又在黃骨島設水軍······同年,遼鎮單游擊在朝鮮釜山會見倭國橘智正時,讓他轉告:“告于家康,務要專心學好,不可陽與朝鮮講和,陰懷異圖。”(注釋1)

  劉招孫滿意的點點頭,對袁崇煥不由刮目相看,此人不僅有實干之才,而且博覽群書,事無巨細都有所關注。

  對于朝鮮和日本,平遼侯也需提前布局。

  此時日本正處于幕府統治初期,第二任幕府將軍德川秀忠和他父親德川家康一樣,面對國內大名林立、教亂頻仍的局面,急要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壬辰戰爭后,日本處于被東亞各國孤立的狀態。兩任幕府將軍一改豐臣秀吉時代侵略擴張對外政策,希望尋求與明朝建立直接貿易關系,力圖進入以明朝為中心的冊封體系。

  劉招孫決定利用德川幕府的這種心理,在大明與倭國之間左右逢源,攫取最大利益。

  “本官聽聞倭國商人在朝鮮多有貿易,朝鮮卻一直瞞著大明此事,神宗皇帝在位時,對我官有知遇之恩,對開原亦有再造之恩,本官不是忘恩負義的人,本官要為大明彰顯正義。你回寬甸后,派可靠人手,前往朝鮮南部,秘密打探查他們與倭國貿易的證據,將證據送回開原,等時機成熟,便可以此為借口,向李倧發難。”

  袁崇煥沉思片刻,小心翼翼道:

  “平遼侯是想取代朝鮮,與倭國直接貿易?”

  劉招孫沒有直接回答袁崇煥這個問題。

  “倭國人口數倍于朝鮮,武德充沛,當年蒙古大軍三次征日,皆慘敗而歸。本官比不上忽必烈,因此對付倭國,須從長計議,不能單靠武力,現以朝廷名義,與倭國貿易,以貿易公司為先導,通過某些利潤更高的貨物,比如鴉片,逐步侵蝕倭國商業,進而收買各藩大名,挑起各藩戰爭,最后再以武力征伐死硬派,各個擊破,將其納為開原體系。”

  袁崇煥聽得瞠目結舌,沒想到平遼侯對這彈丸小國如此上心。

  “劉總兵,當年太祖親自定下十五不征之國,這倭國可是排名第一······”

  劉招孫知道登陸日本對這個時代的古人來說太過玄幻,他本不想多做解釋,然而對于袁崇煥,對位于這個東亞文明沖突最前沿的開原主官,還是必要對他多說兩句。

  “袁都察,這世上哪有什么不征之國?無非看你能不能夠到。”

  “你博覽群書,當知二十年前,萬歷皇帝曾計劃從朝鮮出兵,登陸倭國,掃穴犁庭,徹底解決倭國禍害,可惜當時國庫空虛,群臣反對,此事最終作罷。明國未能完成的事情,以后便由我們開原來做。”

  劉招孫說到這里,意味深長道:

  “你當本官耗費重金發展水師,只是為打劫天津?當然不是,倭國人口稠密,物產富饒,銀礦硫磺儲量豐厚,必須將其拿下,將其納入開原體系,如此才能整合明國周邊勢力,用來對抗更危險的敵人。”

  袁崇煥似懂非懂問道:

  “大人是說對付紅毛人?”

  袁崇煥在廣東時見過不少歐洲傳教士,與弗朗機人、葡萄牙人都有接觸。

  劉招孫朝他點點頭,笑道:

  “好了,先說這么多,你回寬甸還是集中精力對付朝鮮,征伐倭國是大事,不是三五天能說得清的,記住,先派人去朝鮮南邊,和這些倭國商人搭上線,方便以后直接貿易。”

  隨著馬士英返回清河,宋應星返回鐵嶺,戰兵也陸續返回各自駐地,開原只剩兩個近衛軍駐守,分別為近衛第一軍和近衛第四軍。

  第四軍軍長仍為戚金,這位戚家軍老將現在主要精力放在軍隊建設上,借著近衛軍剛剛成立,平遼侯正在對這支軍隊進行改革。

  之前由戚金負責的戰兵招募和練兵等工作都交給他的副官俞佑去做。

  俞佑是戚家軍老兵,加入開原軍前為浙兵把總,跟隨戚金多年,他和林宇一樣,都是江浙人。

  平遼侯下令在近衛第四軍內進行戰兵代表制度試點。

  劉招孫和戚金經過多次討論商議,最終確立了這種類似后世黨·代表的組織形式。

  從六千將士中選拔出五十名識字的戰兵以及五名基層軍官,五十五人組成戰兵代表團,代表戰兵利益的戰兵代表,再由代表團中選出三人作為常駐代表,監督并建議主帥的決策行為,對軍餉開支、死傷撫恤,也要進行監督。

  在成為代表前,他們須當眾宣誓,向平遼侯效忠,向開原效忠。

  目前宣誓的內容還沒最終敲定,不過可以參考后世加入某麗國時的誓詞。

  如果不出意外,戰兵代表團每年選舉一次,由全體戰兵投票選舉,最終名單須平遼侯親自敲定。

  得益于平遼侯一直堅持推行的私塾教育以及各營訓導官幫助識字,開原戰兵的識字率已經提高到百分之十二,遠遠超過這個時代其他軍隊。在識字率提升的基礎上,外加強力執行,這種尚處于原始簡單狀態的選舉制度才能得到貫徹執行。

  ~~~~

  臘月二十五日,劉招孫的身體終于完全恢復,已能獨自騎馬走路。

  一大早,這位天生閑不住的統帥,便瞞著誥命夫人,偷偷帶上幾名衛兵,輕車簡從,跑去軍隊、工坊、商鋪、學堂視察。

  他先后視察了第一軍和第四軍,戰兵們見到這位勇武善戰一人斬殺數十名后金巴牙剌的主帥,立即爆發出萬勝吶喊聲,這種狂熱,很快也感染了劉招孫本人。

  在近衛第四軍。

  當戚金和森悌陪同平遼侯經過戰兵隊列前時,五十五名新近選舉的戰兵代表團站在隊列最前面,對著全身披甲,緩緩走過的平遼侯高呼萬歲。

  “開原萬歲!”

  “平遼侯萬歲!”

  在代表團的帶領下,五千戰兵爆發出山呼海嘯的吶喊,聲勢震動全城。

  劉招孫心中微微有些震動,不過表面卻是裝著沒事一樣,繼續揮手朝他的士兵們致意。

  總訓導官森悌跟平遼侯視察下來,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嘴里嘟囔道:

  “一群仆街仔,吵死了。”

  嘴上罵罵咧咧,他心中卻是惶恐不安,看這架勢,這幫什么什么代表,很快就要取代各營訓導官了。”

  臘月二十八日,又有一個女真商戶被人秘密殺死,尸體拋棄街頭。

  張潮他們仍舊一籌莫展。

  開原情報力量本就是一片空白,原先各種情報主要依靠外番商人們維護,現在得罪了這些商人,平遼侯感覺自己立即成了睜眼瞎。

  張潮雖然武功了得,然而做得了一個好衛兵,卻未必做得好一個情報官。

  開原以商立足,這樣頻繁有外番商人被殺,誰還敢來做生意?

  劉招孫望向京師方向,無可奈何道:

  “沈煉,你現在在哪里?”

  參考資料:

  注釋1:《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七冊中華書局1980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