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武朝風云志 > 二八七 奇葩小國
  ……

  面對劉策詢問,公羊高和葉斌互視一眼,然后公羊高率先開口:“陛下,臣也以為是該讓我朝子民休養生息了,

  自國朝初立至今,連年戰事不休,當然,臣明白有些仗不得不打,但如今大漢南北一統,

  天下百廢待興,姑且暫熄兵燹,讓天下軍民好好享受這和平盛世吧。”

  “和平?盛世?”

  劉策微微蹙眉。

  葉斌也道:“陛下,臣也以為該質戈兵燹,讓我華夏子民能喘口氣,畢竟以我朝現有的國力,

  周邊諸國根本不敢輕犯,俗話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方是上上之策,還請陛下酌情考慮。”

  劉策輕嘆一口氣,看著殿外晴空萬里,許久沒有說話。

  良久他對緩緩開口說道:“朕知道,諸位心中多慮為何,是不是怕朕窮兵黷武,最后搞的民不聊生,讓我華夏大地再度陷入沉入萬劫不復之地?”

  三人沒有說話,但臉上表情顯然是默認了劉策所言。

  劉策說道:“既然如此,那敢問三位,勃紇人挑唆金川邊民,逼使金川內異民造反,殺我族同胞,這筆賬就這么算了么?

  好,即便為了大局著想,那就這么算了,那么敢問失去的國土又該怎么辦?不知你們有何見解?”

  公羊高道:“陛下,金川之地本就是異族棲息之地,名義上歸附中原,但根本不愿接受我中原王道教化,

  當年就因為勃紇君臣殘暴,才由當地土司舉族遷徙并入蜀地,但定居金川內的牧民經過近百年后,

  依然以懦弱為恥,劫掠欺凌為榮,余刺史幾次教化都無法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性,

  如今他們在勃紇人教唆下反叛,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臣以為既然金川之地難以掌控,

  不如跟勃紇談判,以此為國界,兩國從此互不侵犯,以我大漢現有威望以及勃紇國情,臣料定勃紇君王定會答應我大漢釋放的善意。”

  劉策沉默不語,深思片刻又問道:“那么塞外慕容部改國號為燕,與我大漢呈現對立之勢,也要置之不理么?”

  葉斌回道:“陛下,對于塞外局勢,我大漢只需防范靜觀其變便成,只要河朔一地不失,無論燕國還是拓跋部,根本就成不了氣候。”

  劉策點點頭,隨即又問道:“好,誠然如你們所言,朕答應了你們的請求,先與勃紇劃分國界線,承認金川歸屬勃紇,而勃紇也同意,未來幾十年也不再南下來犯,

  然后再與燕國交好,允諾其邊境互市,兩國從此罷兵,看著拓跋部與燕國之間打的你死我活而坐觀龍虎斗,

  給我大漢爭取足夠的發展時間,那么接下來呢?是不是讓百姓按部就班生活在這個和平的國度內,盡享繁華與昌盛?”

  三人眉頭齊齊一皺,覺得劉策話里有話。

  劉策接著說道:“戶部與上月統計,目前我大漢治下人口為五億三千二百三十三萬有余,

  中原內部耕地面積二十三億畝,塞外和西域合計開墾土地為兩千二百萬畝,如果不算天災之年,各地所種植的主糧按人均分配也不過五百七十斤而已,

  土地也就這么多,即便再開墾下去,終歸會有到盡頭的那一日,畢竟幾億張口需要我們朝廷來管,各位尚書覺的一旦我朝停止向外擴張,實施休養生息,

  未來百姓的生計如何安排?難道又要回到前朝那般終日為農作之事操碎心么?”

  秦墨凝緊了眉頭,他敏銳察覺到劉策說的好像很有道理。

  頓了頓,劉策又道:“諸位,前朝,央朝,禹朝,乃至再之前的古圣三朝,兩千年來各朝各代終究因為各種緣由導致改朝換代,本因是什么?

  這不是僅僅一句天災人禍,或者朝政腐敗所能解釋的,要說主因很簡單,那便是太過安逸了,

  任何王朝成立之初,都是有著一股奮發向上的氛圍,但當局勢太平后,當權者便滿于現狀,舉國上下都開始了所謂休養生息,

  王朝也由此進入一個相對安逸時期,安逸到忘卻了曾經所經歷的苦難,安逸到腐敗在全國各地如蛀蟲一般滋生不休,

  導致帝國衰亡期那種落魄局勢一次接著一次輪回上演,這樣的歷史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遵循的意義?

  文明的進步,需要的是擁有不斷探索進取的精神,才能破除眼前所見壁障,才能打破這個痛苦的輪回,

  朕鼓勵海貿,便是希望百姓能多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大,不要以為自己所立之地便是天下中央,

  朕開辦學堂就是想讓我大漢子民啟蒙思想,會有獨立判斷對錯的能力,不再因為愚昧無知終而害人害己,

  朕支持科技,就是想要解放更多的勞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研究感興趣的事物,誰敢說他們沒有創造價值的能力?

  朕所做種種只想華夏的文明得以傳承和進步,

  你們覺得朕窮兵黷武,耗費國力四下征伐,但朕所開辟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大漢子民未來可以生存的契機,

  朕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幾位臣子心中多慮為何,但眼下,還遠不到可以休養生息的時候,

  一旦現在這么做了,或許幾十年后,我們的后輩會因為我們今日的懈怠,承受巨大的痛苦,

  既然如此,朕會竭盡所能,將后輩可能遭遇的磨難提前扼殺,將本來要走幾代人的路,爭取在這一代走完,

  等到我大漢四周再無外患,四海之內遍布我漢家兒郎身影,那時還用什么休養生息,需要什么盛世么?”

  這是自劉策稱帝后,第一次向幾位功臣袒露心聲。

  三人聽完,這才明白劉策所圖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的子民能有尊嚴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的確,歷朝歷代所謂的休養生息,無非就是讓社會保持穩定,所謂的盛世僅僅也就是餓不死人而已。

  可劉策自建立漢朝以來,雖然并沒有什么休養生息政策頒布,但百姓的基礎生活可是肉眼可見得到大幅改善,遠勝歷朝歷代,至少至今為止,劉策治下的漢地未曾再出現前周亡前餓殍遍野,白骨千里的可怖景象。

  “陛下,臣等明白了!”

  想通一切,秦墨三人齊齊向劉策拱手行禮。

  隨后,秦墨說道:“臣這就籌備平叛金川所需的軍餉物資,同時與拓跋部聯合,對燕國保持一種防范態勢,固守河朔,一切等平定大小金川叛亂后再視情況調整外交策略。”

  劉策很是欣慰,畢竟秦墨是最早跟隨自己的,一路走來由他處理內政自己可以毫無顧忌出兵外出而不用擔憂境內發生變故,就如同是曹操麾下荀彧,孫權治下張昭一般,讓人無條件放心。

  公羊高也道:“陛下所慮甚遠,臣等實在慚愧,但陛下,臣也要提醒一點,這金川之地并不好打,即便中央軍前去,怕是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攻下。”

  劉策點點頭:“朕明白,所以收復金川也不再急于一時,必須要做好充分準備,

  朕打算讓劉锜跟王宗嗣前往益州,歸張義朝調用,招募蜀地軍伍練兵,等來年氣候轉暖,再出兵平叛不遲。”

  他不是一個頭腦發熱就直接拍案開戰的人,雖然劉策不知道這個世界金川之地與前世自己所知的是不是同一個,但有一點他。

  滿清乾隆年間,兩次大小金川叛亂,跨時足足二十九年(乾隆十一年到十三年,乾隆三十四年到三十九年,第二次金川戰役足足持續了五年多)才平定,耗費國庫白銀合計九千萬兩,其中第二次更是耗費七千萬兩,這也是乾隆晚年最值得炫耀的功績。

  拋開民族成見不談,僅從戰略意義上來講,這場戰爭的確確保了滿清對高原地區的控制權,也是乾隆一生中不含水分值得歌頌的戰績,僅這點,劉策覺得乾隆再如何敗家,晚年再如何昏庸,他的戰略眼光還是很高的。

  雖然對于滿清這個政權,尤其1840年以后的歷史來看,劉策實在提不起任何好感,而且對與乾隆時期諸多政務問題導致清朝上下整體腐朽,最后丟下一堆爛攤子很是覺得惡心。

  可有一點得憑著良心來說,乾隆對外發起的每次軍事戰爭,的確非常鐵血,一舉解決了康熙跟雍正兩朝以來的邊疆外部隱患,將封建王朝的軍事戰爭推到了歷史巔峰。

  只是,這種輝煌猶如曇花一現,此時的世界格局已經產生了巨大變化,封建時代小農經濟注定被轟鳴的蒸汽機碾壓的體無完膚,儒家那套從清朝中后期開始,已然無法適應世界潮流。

  所以,劉策可不想跟乾隆朝那樣,因為皇帝自己的盲目指揮,以及地方一系列令人智熄的微操,讓這場本可以在一兩年內結束的戰爭硬生生打成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光前線文武特碼相互撕逼的折子就來回遞了超過戰爭大半時間)。

  開戰前,必須做好完全的準備,將一切可能發生因素考慮進去。

  首先就是選兵,其次便是選將,最后選擇一個可以出擊的絕佳時機,三者缺一不可。

  而當劉策開始著手準備對金川用兵時,已經足足兩年沒有消息的諸葛稚和衛稷,終于來到了拜塞帝國前哨站——安條克公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