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揚明 > 第1125章 尚無可賞?
  天啟六年,五月初五。

  今日便是立夏了,京畿之地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絲濕熱,好在前幾日"捷報"進京的時候,倒是下過一場小雨,算是帶來了一絲清冷。

  早在捷報入京當日,朝廷便是將邸報發至各府縣報捷,并且趕在太陽落山之際,督查院御史及兵部,戶部的主事干吏便是一同趕赴遼東,準備兌現天子的承諾,將立功兒郎應有的餉銀盡快分發下去,

  但除此之外,天下百姓最為關心的"封賞"卻是遲遲未決,雖然建州女真昔日不過是遼東的一個土司,但努爾哈赤終究是建國稱汗,此役勉強也算的上"滅國之戰",值得大書特書。

  尤其是此役過后,困擾大明朝廷將近二十余年的遼東邊患被徹底解決,大明的威望也是如日中天。

  以當今天子的手筆,定然不會吝惜"封侯之賞",故而京師的百姓們在茶余飯后,最為期待的便是這最后的"封賞"。

  但不知是何原因,這最后的"封賞"卻是遲遲沒有動靜,而且有消息靈通的人私下透露,近幾日不斷有御史、科道的奏本上呈,好似在勸阻天子"封賞"。

  如此風言風語不由得令得京師百姓面面相覷,遼東捷報自是做不得假,但這些御史文官們如此阻撓,卻是為的那般?

  再往深處一想,有不少心思靈通的百姓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在周圍人的催促下,一臉不敢置信的低喃道:"莫不是黨爭再起?"

  ...

  ...

  此時的乾清宮暖閣內,剛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整亂,氣氛頗有些"劍拔弩張",屏氣凝神的小太監默默的收拾著地上的狼藉,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首輔周嘉謨和次輔朱國楨臉色漲紅,望向天子的眼神十分堅決,頗有些"寸土不讓"的意思,一旁的兵部尚書孫承宗和戶部尚書畢自嚴則是眉頭緊鎖,像是陷入了沉思。

  至于工部尚書徐光啟以及督查院左都御史左光斗等人則是顯得"與世無爭",微瞇著雙眼,默不作聲。

  而前兩日才剛剛"展露頭角"的兵部右侍郎閻鳴泰則是欲言又止,數次想要"仗義執言",但瞧得面色漲紅的兩位閣臣又不免偃旗息鼓。

  "遼鎮戰事,牽扯了我大明無數百姓的神經,諸位臣工還是好好商議一番,務必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年輕的天子面色平靜,聲音清冷,全然不因剛剛的"爭吵"而有半點不耐;遼東諸將官的封賞已是爭吵多次了,但始終無果。

  "陛下,祖大壽等將固然有滔天之功,但此役斬殺的女真韃子不過寥寥,早些間更是有些許擁兵自重的嫌疑,豈可輕易授予侯爵之位。"

  "更別提,賊酋皇太極至今還在逍遙法外,愛新覺羅家族的核心成員也是一無所獲,豈可獲此殊榮?"

  聞言,面色漲紅的次輔朱國楨便是再次起身,沖著案牘后的天子"直言不諱",態度堅決,顯得"戰意十足"。

  作為執掌禮部二十余年的老臣,其最為重視的便是"規矩"二字,為此他甚至不顧熊廷弼乃是天子心腹的事實,曾數次彈劾其擁兵自重,膽怯畏戰,坐視女真來去自如。

  如今遼東經略熊廷弼率領大軍一戰蕩平赫圖阿拉,平定遼東,將奴兒干都司這片廣袤的土地重新收了回來,自是大功一件。

  朱國楨知曉,以天子一向出手"闊綽"的例子來看,此役大明怕不是要多出幾個炙手可熱的勛貴了。

  但饒是他提前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也沒有想到天子此次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出手便是三個侯爵,伯爵若干。

  為此,即將"回鄉榮養"的內閣首輔周嘉謨都是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昔日決戰的時候,被女真人視為"重要臂膀"的蒙古八旗一觸即潰,絕大多數都是四散而逃。

  至于女真主力雖然被關寧鐵騎全殲,但依著遼東經略熊廷弼所奏,應當還有一部分女真韃子被皇太極瞞天過海的派到了蒙古草原,保留了一絲國本。

  如此說來,遼東軍于赫圖阿拉城外斬殺最多的敵軍既不是蒙古韃子也不是女真建奴,而是隔江相望的朝鮮官兵。

  約莫兩萬余亂軍,僅有少數幸運兒在神機營的炮火下撿得一條性命,跪地乞降,撿了一條命回來,余下皆是永遠的留在了遼東。

  朝鮮自建國以來便是大明的附屬國,其國內軍民勉強也算是大明的子嗣,故而遼東軍毫不顧忌的屠殺朝鮮官兵,已然招來些許指責。

  雖然在"滅國之戰"不容任何人質疑的功績面前,這些指責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但"殺良冒功"的帽子還是被扣在了這些遼東將領的身上。

  "次輔,女真主力死傷殆盡,赫圖阿拉被一舉踏平,遼東失地盡回大明,這些功勞總是做不得假吧。",兵部尚書孫承宗聞言便是不甘示弱的說道。

  本以為是水到渠成的封賞卻是拖了這么久遲遲不決,若是在耽擱下去,難免會寒了那些為大明拼死拼活的將校的心。

  這些風聞奏事的御史和六道言官們才消停不久,竟是又不甘寂寞起來,居然彈劾祖大壽等人"殺良冒功"。

  戰場之上,哪里有什么宗主國與附屬國,當那些朝鮮官兵舉起刀兵,對準了大明將士的時候,雙方便是你死我活的仇視關系。

  "這些功勞自是做不得假,都是為我大明出生入死的悍將,陛下就算多封上幾個伯爵,老夫也不會多說半個不字。"

  "若是皇太極伏誅,余下的韃子們也是就此湮滅,封上個侯爵倒也未嘗不可。"

  "可眼下賊酋尚在,甚至其麾下仍有將近萬余精騎,隨時能夠卷土重來,豈可給予封侯之賞。"

  孫承宗的話音剛落,次輔朱國楨便是不假思索的說道,其言辭灼灼,聽得一直作壁上觀的徐光啟等人都是默默頷首。

  這賊酋皇太極沒有伏誅,終究是個麻煩事啊。

  興許是覺得這等理由仍是無法說服天子,次輔朱國楨自臉上露出一抹狠辣,將今日準備的"殺招"祭出:"陛下,若是今次便授予祖大壽等將侯爵之賞,來日皇太極伏誅,又該如何封賞?"

  "難不成要封國公嗎?"

  一語作罷,乾清宮暖閣的氣氛猛地一滯,就連朱由校都是微微瞇起了眼睛,若有所思。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