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揚明 > 第1451章 虎口奪食?
  四月初五,清明節。

  天色才剛剛大亮,位于京師正南的永定門便是迎著稀薄的晨霧,在城池內外眾多百姓行商殷切的眼神中被緩緩推開。

  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而又盛大的祭祖節日,除卻為生計忙碌的行商之外,幾乎所有百姓都選擇一大早攜帶家中親眷出城,祭拜祖先。

  有些濕漉漉的空氣中,夾雜著各式各樣的情緒,倒是呈現出一種另類的"生機盎然"。

  隨著時間的流逝,日頭漸漸升起,選擇出城踏青的百姓越來越多,也讓城門內外愈發擁擠,一向負責維護城中秩序的五城兵馬司也是派來了士卒,與守城兵丁一同維護秩序。

  但絡繹不絕的人群中,卻是有些"有心人"意識到了些許端倪所在,心中不由得微微一動。

  依著歷年的慣例,每逢"清明",紫禁城中的天子都會專門下旨允許官員"休沐",但當下眼瞅著就要到晌午了,以往前呼后擁的那些官老爺卻是絲毫不見蹤影,甚至就連北京城中那些世襲罔替的勛貴們也是毫無動靜。

  究竟是什么原因,困住了這些達官顯貴的腳步?

  近乎于下意識的,眾人便將驚疑不定的目光朝著紫禁城所在的方向投去,心道難不成大明朝又起波瀾?

  ...

  ...

  紫禁城南書房中,大明天子朱由校身著一身輕便的常服居于案牘之后,窗柩半開,偶爾有微風吹過,都會帶來一陣微風,令人心曠神怡。

  正堂中,入目盡是緋袍官員,雖是一言不發,但一股莫名的威勢卻是撲面而來,令得角落處伺候的宮娥內侍皆是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與往常稍有不同,今日列席紫禁城南書房聽政的除卻這些指點江山的袞袞諸公之外,還有一眾身著華服的武將,胸口皆是刺著麒麟,猛虎。

  凡是對大明官職稍有了解的,便會清楚這些胸口刺著麒麟,猛虎等猛禽的武將,便是與國同休的大明勛貴。

  "總有人盼著天下大亂吶.."

  良久,一道清冷的聲音于案牘后響起,打破了南書房中維持多時的沉寂,也讓心思各異的文武官員心神一驚,不由得將思緒重新拉回到現實之中。

  "還請陛下息怒.."

  聞言,坐在文官首位的內閣首輔方從哲便是拱手起身,其飽經滄桑的臉上有一抹倦容,但更多的卻是一抹慶幸。

  雖然他一向不喜那些行事陰狠的錦衣衛緹騎及東廠番子,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次"南直隸"有驚無險的化險為夷,卻是離不開那南京守備太監魏忠賢的當機立斷。

  要知曉,自太祖朱元璋建國以來,南直隸便是大明的經濟核心所在,尤其是在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后,其地位更是與日俱增。

  一旦南直隸生亂,那對大明造成的危害怕是不亞于昔日的"土木堡之戰",大明的國本將迎來劇烈的動蕩。

  深吸了一口氣,朝著身前的首輔擺了擺手,朱由校轉而吩咐道:"著督查院匯合三法司,共同審理此次涉案人員.."

  "是,陛下。"

  朱由校的話音剛落,南書房中便先后響起幾道恭謹的應和聲,瞧其身上的穿著及所處的位置,想來應當是督查院及刑部等衙門的官員。

  "運河延安的宵小應當已然被肅清,漕運恢復正常了吧?"

  又是沉吟半晌,天色平淡的大明天子隨手將身前案牘上擱置的一封奏本掀開,凝眉發問。

  "回稟陛下,漕運總督李養正上奏,自南直隸籌措的第一批糧食不日便將押解至陜西,后續的糧食也正在籌措當中。"

  "南京守備徐允禎親自領兵,肅清運河沿岸,已然將前些天為非作歹的宵小盡數緝拿歸案。"

  這一次,倒是輪到在一眾朝臣中,顯得頗為年輕的王在晉起身作答,他是主管天下兵馬大權的兵部尚書,雖說南直隸天高皇帝遠,徐允禎又是南京守備,但其調動南京大營,卻也需要提前報予京師知曉,尤其是在南京兵部侍郎毛一鷺試圖蠱惑士卒嘩變的這個敏感時期。

  "陛下,"前段時間被擢升為次輔的"金筷相國"劉鴻訓緩緩起身,略作遲疑之后,便是在身旁眾人略顯詫異的眼神中拱手說道:"老臣斗膽,還請陛下開恩,將南直隸涉案官員的私產籍沒之后,盡數用于陜西賑災.."

  此話一出,南書房中頓時響起了窸窸窣窣的私語聲,眾人望向劉鴻訓的眼神也是頗為復雜。

  依著國朝兩百余年來的慣例,似這涉及謀逆,繼而被籍沒家產的官員,其家產一般會被一分為二,一部分充入國庫,另一部分則是又宮中派出內檔,將其盡數拍賣之后,增補進天子的內帑。

  依著南京守備徐允禎,南京吏部尚書何熊祥等人的奏本來看,此次至少有數位侯爵涉事其中。

  雖然這些世襲罔替的侯爵遠遠無法與昔日的魏國公府相提并論,但累加起來,應當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除了南京城中這些意圖犯上作亂的勛貴之外,揚州城那些"賊心不死"的鹽商,蘇州城中不知好歹的織造商們也曾于背后推波助瀾。

  這些人于南直隸苦心經營多年,有的更是傳承久遠,就算是牙牙學語的孩童,也能知曉這些人擁有多么恐怖的財富。

  次輔劉鴻訓這是在"虎口奪食"吶。

  沒有理會身旁各式各樣的議論聲,面色憔悴的老臣只是眼神堅毅的盯著案牘之后若有若思的天子,雙手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

  雖說身前的年輕人乃是大明之主,但這大明同時也是天下人的。

  像是做出了某個重大決定一般,只見得案牘后的天子沉吟半晌,方才幽幽一嘆,迎著劉鴻訓殷切的眼神緩緩點頭:"愛卿老成持重,準了。"

  聞言,劉鴻訓緊繃的心弦便是一松,自臉上露出了一抹如釋重負的笑容:"謝陛下!"

  有如此一筆滔天的財富在,應當能夠助陜西的百姓們渡過難關了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