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揚明 > 第1452章 設立稅課司
  "如今陜西百姓民生究竟如何?"

  沉默半晌,大明天子朱由校略顯沉重的聲音于南書房中響起,其始終掛在嘴角的淡笑終是消失不見,眉頭也是皺到了一起。

  如今已是天啟七年了,于這片大地攪風攪雨的"小冰河"便會在今年開始發力;導致大明國本動蕩,并且使其轟然倒塌的"明末農民起義"也于今年正式拉開序幕。

  雖然由于蝴蝶效應等原因,于明末歷史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已是伏誅,但朱由校仍不敢有絲毫放松。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雖說如今的大明內憂外患盡去,但在陜西賑災的事情,一個處理不好,便會引來無窮無盡的隱患。

  尤其河南,山西,山東等地也是頻頻有"噩耗"傳來,朱由校實在不敢掉以輕心。

  "回稟陛下,"深吸了一口氣,同樣是臉色凝重的戶部尚書畢自嚴緩緩起身:"陜西各府縣災情不斷,糧價飆升,但三邊總督孫傳庭已然下令,出動邊軍維持秩序,朝廷自周邊幾省籌措的糧食也在源源不斷運抵陜西。"

  "料想待到運河肅清,漕運恢復正常,南直隸的漕糧運抵陜西之后,便可極大緩解陜西百姓之困局。"

  如此大規模的賑災行動,在整個大明朝的歷史上都是獨一份,尤其是集結多省之力,抽調糧食,更是容易引起地方動蕩。

  如若不是朱由校乾綱獨斷,威望甚重,畢自嚴說什么也不會同意如此孤注一擲的做法。

  不過還好,得益于朱由校上位以來整飭有方,各地官兵軍餉充足,原本灰暗的吏治也是為之一清。

  隨著南直隸那些茍延殘喘的"亂臣賊子"辛苦籌劃的陰謀被南京守備徐允禎等人粉碎,承擔疏通大明經濟命脈重任的漕運也是"重見天日"。

  如此一來,朝廷賑災的效率便會大大提高,一些莫須有的"漂沒"也將徹底成為歷史的云煙。

  "既如此,朕決議于南直隸設立稅課司!"

  嘩!

  朱由校的聲音雖然清冷,但在南書房眾臣聽來,卻不亞于一道驚雷,不少人的臉上都是露出了不加掩飾的驚容。

  稅課司!

  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詞匯,自朱由校繼位以來,便是在朝堂上不斷被提及。

  既北直隸各府縣及東南沿海港口分別設立稅課司之后,天子終于要對南直隸動手了嗎?

  國朝初年,太祖朱元璋為了快速恢復民生,定下了"重農抑商"的政策,對商人施加種種限制,但唯獨疏忽了"商稅"這一條。

  其標準之低,堪稱歷代之最。

  隨著成祖朱棣靖難成功,大明朝的政治核心也隨之遷移到了北京,進一步凸顯了南直隸經濟命脈的重要性。

  此后歷代大明天子倒也不是沒想過整飭商稅,只可惜每每提出,便會被出身南直隸的官員們以"祖制"亦或者"與民爭利"等借口擋回來。

  昔年武宗正德皇帝便是因為想要對南直隸的貴族階級動手,最終落了一個"落水而亡"的下場。

  但卻含有人知曉,武宗皇帝落水的地點,正是在南直隸淮安府的清江浦,于民間享有"漕運四都"的美譽。

  時光境遷,曾經于南直隸呼風喚雨的魏國公府已是轟然倒塌,獨領風騷的"東林君子"也是泯然眾人,甚至連富可敵國的富紳豪商們也是先后被朱由校整飭。

  從明面上來看,偌大的南直隸,好像再也找不出一股可以與天子對峙的勢力。

  "陛下圣明,老臣遵旨.."

  相顧無言間,一道堅毅的聲音于南書房中悠悠響起,抬眼望去,正是內閣首輔方從哲。

  一語驚醒夢中人。

  有了方從哲帶頭,南書房中鴉雀無聲的朝臣們很快便反應了過來,不管心中作何感想,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出身南直隸的世家大族,皆是一臉敬畏之色的躬身應是。

  至于在另一側作壁上觀的勛貴們更是眼鼻觀心,不置一詞,昔日南直隸之所以隱隱有"聽調不聽宣"的趨勢,不就是因為那些世襲罔替的南京勛貴從中推波助瀾嗎。

  他們這些人身份本就敏感,此時還是默不作聲的好。

  "既如此,著戶部,吏部,督查院即刻派遣能臣干吏,趕赴南直隸各府縣設立稅課司。"

  "從下半年開始,南直隸的稅收不再歸于地方,盡數上繳中樞!"

  片刻過后,朱由校不容置疑的聲音便是在南書房中響起,震得不遠處半開的窗柩都是隱隱作響。

  歸根結底,南直隸這些富紳豪商,達官顯貴們之所以有底氣敢與朝廷對峙,其底氣無外乎便是駐扎在城外的南京大營以及占據整個大明賦稅七成以上的稅收。

  正因如此,昔日的魏國公等人才敢有恃無恐的與朝廷對峙,因為南直隸的稅收并不直接交予中樞,而是由南京戶部代為掌管。

  這一來一回,其中的貓膩可就大了。

  "臣遵旨。"

  仍然是內閣首輔方從哲帶頭,隨后反應過來的次輔劉鴻訓,閣臣孫承宗等人也是先后應是,戶部尚書畢自嚴更是喜形于色。

  與南直隸的稅收相比,那些豪紳富商被籍沒的私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告訴陜西各有司官員,務必將賑濟糧發放到百姓手中,如若有人敢從中貪墨,朕定斬不饒!"

  只幾個呼吸的功夫,大明天子朱由校便重新將話題帶回了陜西,其清冷的聲音中更是充斥著毫不掩飾的殺意。

  縱然是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地方官員一絲不茍的執行,方才可以取得預料的成果,否則依舊是一場空談。

  對于朱由校來說,針對這場世所罕見的"小冰河"而言,"人禍"的危害性遠遠大于"天災"。

  只要國朝內部穩定,他便可以騰出手來,將精力放在其余的地方,例如在后世鬧得紛紛擾擾的"緬甸"地區,亦或者兩百余年,還曾是大明國土的"安南地區",再或者前段時間還曾遣派使臣來覲見的"烏斯藏"地區。

  坦率的來講,如今大明的版圖,還遠遠沒有昔日盛唐巔峰的地步...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