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小說網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56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
  深夜的紫禁城萬籟俱寂,一鉤殘月,幾點零星。

  面色有些驚慌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步履匆匆,在幾名小太監的簇擁下朝著紫禁城深處而去。

  作為錦衣衛的最高行政長官,他自是清楚"深夜扣闕"意味著什么,但一想到自己懷中的幾封書信,駱思恭有些恍惚的眼神便是恢復了往日的堅定。

  如若不是親眼得見,駱思恭定然不會相信傳承兩百余年,與國同休的勛貴私底下竟會行如此勾當。

  自太祖朱元璋自南京建國稱帝起,大明宗室藩王在民間的聲明便算不上好,欺壓良善,蔑視律法,草菅人命的事情常有發生,駱思恭早已見怪不怪。

  但作為同樣世襲罔替的大明勛貴,在民間百姓的"形象"卻是好上不少,每逢天災人禍,一些心善的勛貴甚至還會設廠施粥,贏得朝野內外一片稱贊聲。

  想到這里,駱思恭的臉上便是涌現了一抹鄙夷之色,各地的宗室藩王或許在側面動搖大明的國本,但膽大包天的勛貴卻是在直接"啃食"大明的國本。

  ...

  ...

  "臣,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見過陛下。"

  望著身披長袍,臉上殘存著惺忪睡意的大明天子,駱思恭忙是一個頭磕在地上,叩首見禮。

  "免了。"

  不置可否的擺了擺手,朱由檢示意身前惴惴不安的駱思恭自行落座,一旁的王承恩早已為其搬來座椅。

  "謝陛下。"

  又是規規矩矩的行了一禮之后,駱思恭方才有些拘謹的坐了下去,心頭慶幸案牘之后的天子沒有"起床氣"。

  他可是清楚的記得,前幾年因為遼鎮戰事吃緊,他不得不深夜扣闕面圣,繼而被睡眼惺忪的天啟皇帝一通訓斥,罰俸三月。

  案牘之后的朱由檢雖然不清楚駱思恭的心中所想,但瞧得駱思恭晦澀不明的臉色也多少猜到了些許,不由得直接問道:"愛卿深夜扣闕,所為何事?"

  好歹也是執掌錦衣衛二十余年的老人,駱思恭不會不清楚"深夜扣闕"對深宮之中的天子意味著什么,這是犯忌諱的事情。

  如若不是邊鎮戰事吃緊,亦或者事關謀逆之外,縱然有天大的事情也要等到天亮之后,不能驚擾了天子的休息。

  想到這里,朱由檢心中便是一驚,殘存的些許睡意也是瞬間一掃而空,死死的盯著身前的駱思恭。

  難不成,駱思恭又有了新的發現?

  "臣奉圣諭,徹查恭順侯吳汝胤涉及謀逆一案。"

  "今日早些時候,微臣發現與恭順侯吳汝胤交好的商人俱是生活在張家口堡。"

  "但經過臣的仔細核查之后,發現這些旅蒙商人的生意除卻分布在張家口堡之外,還集中在一個地方。"

  許是知曉事關重大,駱思恭也沒有賣關子,一邊自懷中掏出幾封信件,一邊聲音急促的說道。

  "何地?"

  聞言,案牘之后的朱由檢便是連忙追問道,許是因為心情過于激動,其聲音竟是微微有些顫抖。

  "大同!"

  嘶。

  駱思恭的話音剛落,乾清宮暖閣中便是響起了倒吸涼氣的聲音,默默于角落處伺候的隨侍宦官們紛紛面露驚駭之色,隨后便是屏氣凝神,不敢發出半點聲音,但心中卻是掀起了一番滔天駭浪。

  大同,那可是九邊重鎮之首,素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名,地理位置比宣府更為重要。

  更要緊的是,大同城也是首批獲準與蒙古"互市"的地點,還是代王的封地。

  自洪武二十五年,太祖十三子朱桂受封代王就藩大同府之后,代王一脈在大同城已是傳承兩百余年。

  此時朱由檢的神色也因為憤怒而有些猙獰,在燭火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恐怖。

  雖然駱思恭沒有將話說完,但僅憑"大同"二字,他便是迅速理清了其中一切。

  無論是大同城亦或者張家口堡,都是明廷曾經設立"互市"的地點所在,自是會吸引部分商人駐扎。

  這些人因為朝廷與蒙古的"互市"應運而生,驟然而富,積累了不菲的身家,自是不甘心朝廷"閉市"。

  基于此等原因,恐怕便有些許黑心的商人將主意打到了"走私"上,或許出身蒙古的恭順侯吳汝胤便是在那個時候與這些商人產生了瓜葛。

  眼下聽得駱思恭匯報,怕是大同城中的那位代王也與其脫不開干系,至少有一個"失察"的罪名。

  試問代王府坐鎮大同城兩百余年,什么樣的商人能夠在沒有代王府的默許下,無視朝廷三令五申的"閉市",私下向蒙古韃子乃至女真韃子走私錢糧。

  "可有證據?"

  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住心中的憤怒,案牘之后的朱由檢一字一句的追問道,聲音中毫不掩飾的殺意令得暖閣中所有人心神為之一顫。

  "回陛下,尚沒有切實證據。"

  聞言,駱思恭的臉上也是露出了一抹難色,迎著天子不善的眼神,小心翼翼的說道。

  涉及宗室藩王,又是代王這等坐鎮九邊的"塞王",一旦走漏半點風聲,便會引來朝野動蕩,沒有朱由檢的默許,縱然是他,也不敢輕易涉事其中。

  "給朕查。"

  "無論涉及到誰,一個都不要放過。"

  沉默半晌,天子有些陰冷的聲音在暖閣中驟然響起,本以為恭順侯吳汝胤便是"幕后黑手",卻沒想到背后居然還站著代王這條大雨。

  這倒是映襯了一句話:風浪越大,魚越貴。

  "臣,遵旨。"

  聞聽天子沒有怪罪他無故"中傷"宗室親王,忐忑不已的駱思恭便是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雖然手中眼下尚未有切實的證據,但常年辦案所積累的經驗以及與生俱來的直覺卻是告訴他,奉天門外的那場嘩變或許真的像天子所說,背后另有隱情。

  大明勛貴和宗室藩王沆瀣一氣,私通蒙古韃子以及女真韃子?

  想到這里,駱思恭的心中便是不由得升起一股荒誕之感,但抬頭瞧得臉色鐵青的天子,便是微微頷首。

  任重而道遠吶。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